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在武汉过早,有多少种秘诀?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2-08-31 14:30 来源: 一部手机游武昌
【字体:




  一众美食中,“过早”是在全国版图上走得最远的武汉方言,一个月不重样的传说早已闻名江湖。
  选好过早,文旅君有八大秘诀,来自最会吃的武汉人。他们说,拿板凳当桌子的,就是好店。
  明天正式开学,新一批学生将在武汉开启新生活。 解锁武汉的第一步,从一份好吃的过早开始。这些干货,请收好。
  #什么样的过早会好吃?


  总有种迷信:把塑料板凳当桌子的过早店,都不会难吃。
  早上九点,沈阳路的「汪记鲜鱼糊汤粉」门口,高矮板凳一字排开。
  食客两手指扣着热乎乎的糊汤粉碗,小心翼翼地在人群中挪动,口中不停说着“借过”,像捧着玉玺一样虔诚,只求在一个板凳上坐下。
  不管是身高一米八的壮汉还是一米二的小朋友,都得缩进一高一矮板凳间过早。




  作为武汉过早店的“台面”,板凳摞得越高,排开的场面越大,江湖地位就越高。
  “去晚了连板凳都没得坐”,编辑们经常用这句话来形容一家店的火爆。如果你看到许多武汉人甚至站在门口、端着碗狼吞虎咽,恭喜你,这家店味道错不了。


  美食编辑阿宽的推荐店铺:
  汪记鲜鱼糊汤粉(沈阳路总店)
  水陆李记秘制牛肉粉
  余艳梅拌面世家
  三毛热干面老店


  从事的士行业多年,对于张师傅来说,24小时营业的过早店,是每天清晨的第一道曙光,是疲倦下钟时的温柔乡。


  ○ 小红书@“是鱼丸呀”打的时看到的美食推荐清单,来源于的士师傅,得到评论区许多武汉本地人的认可。
  王记生烫、淘气牛杂、薛记襄阳牛肉面、余艳梅拌面世家……这些店能开24小时,总归是食客们捧场,不舍昼夜。
  就像一份全年无休、抵死缠绵的爱情,你开店我来吃,你搬家我追随,拥有许多这样的死忠粉,好味道才能在凌晨里继续飘香。


  的士司机张师傅的推荐店铺:
  王记生烫牛杂馆(台北路店)
  淘气牛杂馆(解放公园路店)
  薛记襄阳牛肉面(姑嫂树店)


  有名气的店,本地人都抢着时间买。
  常常有吖头发不梳、拖鞋不换,借了邻居的小电驴,天一亮就去排队,呼哧呼哧8个烧麦下肚,再来碗花红叶子茶解腻,心满意足回家再睡一觉。
  如何识别本地人呢?
  穿着睡衣、拖鞋,骑着小电驴来买的人肯定是,又或者是排队一买买一堆的婆婆爹爹。手拎五大碗汤包、米粉,小指头另挎两杯豆浆,被惊奇时抿嘴含蓄一笑,“屋里吖爱吃撒!”




  在以前,分辨武汉人的办法更多。
  小时候,时兴自带饭碗买过早,人人拿着大锅小碗排长队,就为了买上一两样早点。
  边走边吃也是武汉人的传统艺能,如果看到有人单手骑车、单手坚持吃过早 (有人称之为武汉人的科目三),嘿,我的饕餮之心就忍不住了,方便的话把人拦下来,问问他吃的是哪家好东西。


  1984年,纪实摄影师谢国安在武汉拍下的年轻人,边骑车边过早。网友点评《中 国 功 夫》
  新武汉人小李的推荐店铺:
  严老幺烧麦(前进四路店)
  袁大头包子(解放公园店)
  王师傅豆皮馆(高雄路店)


  你有没有进过这种店?
  一进店门,清一色的黑衣浓眉花头老杆,个个不苟言笑,眉眼一抬自带霸气,人人都能出演《天龙八部》里的大哥。
  「老炎成牛肉米粉」就是这种店。在六渡桥开了36年,生烫牛肉和牛骨头是明星单品,特别提供早酒,1块钱一杯。




  ○ 牛骨头辣卤入味,吃起来还有点炸过的焦香,嗦一口骨头,收获醇厚牛油香,下酒正好。
  老式的饭票、被酒浸润得发亮的竹舀子、老巷子里排个队,人手一碗牛肉粉就白酒,开启新一天。
  第一次意识到老年人才是这个城市最会吃的人,感悟就来源于老炎成。
  退休后,有钱有闲无事操心,戴玛瑙手串银戒指的大爷们走街串巷寻觅美食店,一旦发现好吃的就全军出击。 (狠狠羡慕)


  武昌土著孙静的推荐店铺:
  黄记·老炎成牛肉米粉
  小秋水饺(大成路总店)
  蔡林记(连锁)


  艾米特别钟爱老的过早店,经历过街坊邻居的千锤百炼,实惠,分量扎实,味道还好。
  有时候,店老不老看招牌就知道。
  聋子/花子/三狗/潘驼背,拿自己的小名 (混名)当店名,一听就是有岁数的人开的第一家店,随意中透着一些亲切。












  还有的老店保留了“饭票”。手握一个小牌牌,凭票兑物,这种原始体验让人秒回上个世纪的粮票时代。
  撕票、给牌牌,或用钢碗、瓷碗装食物,都是一个老店的情怀,足以打动每一个人。














  ○ 老炎成的收银桌子上有个碗,专门收纳撬下来的瓶盖
  私房菜菜馆厨师艾米的推荐店铺:
  刘记三狗牛肉面馆(兰陵路店)
  丽华早点(大成路店)
  五十年聋子热干面馆
  潘驼背秘制配方特色腰花馆
  安记波儿面(福客茂店)


  酥脆的面窝,圆滚滚的糯米鸡,Plus版“甜甜圈”油墩子,鲜香的糊汤粉,这些小众过早你吃过没?
  除热干面、牛肉面等大众过早之外,武汉还有许多小众地道早点,有的年轻人听过没见过、见过没吃过。
  术业有专攻,能把小众餐品放进招牌里的,不容小觑。不信,去江汉路的「李氏酥饺」门口看看,排队的队伍像开了挂的贪吃蛇,越拉越长。
  因为自家独创的小众单品「油饼包烧麦」太过火爆,粮道街的赵师傅干脆改名,现在叫「家阳赵师傅油饼包烧麦」。








  如果你爱吃生烫、牛肉粉、糊汤粉等,那这条秘诀还有个妙用——
  面窝、油条、油饼是泡在粉面里吃的黄金搭档,当粉店门口有一家炸物摊子,这家粉肯定好吃。
  生长在这条街上的炸物摊主们,寻宝能力比普通食客更强,事关收入哩。


  65岁退休爹爹老汪的推荐店铺:
  李氏冰粉·(水塔总店酥饺)
  新口味泡蛋苕粉(集贤里店)
  家阳赵师傅油饼包烧麦(粮道街店)
  沈阳路熊阿姨面窝


  在大多数武汉人眼里,犄角旮旯店的美味程度和环境干净程度成反比。
  极端如厕所鸡排。
  也有不那么极端的,「五五二生烫」由自行车车棚改成,因在552路公交终点站得名,老店,做的是街坊生意。
  一碗牛肉生烫才14元,肉在碗里都冒尖尖,妙处是一字排开的DIY调料台。加上孜然粉、花椒粉和香菜,一碗鲜香热辣的完美生烫就诞生了。




  「月宫食堂鸡冠饺」,前身是硚口礼堂的部门月宫食堂,满屋的蒂芙尼蓝让老食堂的烟火梦幻又浪漫。
  油锅里泛起晶亮油光,鸡冠饺形如天上的月亮,十分美妙。


  川菜餐饮店老板麦麦的推荐店铺:
  五五二生烫
  月宫食堂鸡冠饺


  蒋婆本是汉口芙蓉酒楼抄手部老师傅,“单飞”后做得风生水起。
  蒋婆抄手蛮好玩,以前的招牌上写“抄手这家独好”,菜单旁写“顾客的福音”,如今直接一首《蒋婆抄手赞》挂在店里,自我介绍“大凡吃过的人,无不啧啧称赞:‘真正名不虚传!’”
  自夸得毫无违和感。


  和蒋婆这种王婆卖瓜式的自夸类似,过早人深谙广告心理,卖面窝的说“一个面窝三种口感”,卖热干面自耀“热干面大赛第一名”……
  在对产品的碎碎念中,感受到了武汉人的可爱。




  ○ 图下/很厉害的爆炸头
  资深吃货老王的推荐店铺:
  汉马哥秘制牛骨面门口的面窝摊
  罗氏热干牛肉面馆(玫瑰街总店)
  老吴记水饺馆(前进五路店)
  蒋婆抄手(兰陵路店)
  /








  什么是一座城市生活气息最直观的体现?对武汉而言,就是出门过早。
  杠着迟到风险也要买烧麦的小白领,冷风吹到噻也要腾出手拌匀热干面的嫂子,烈日炙烤下摇着蒲扇嚼面窝的大爷。
  武汉人对过早的热爱全世界无敌,正如 食神蔡澜所说, “ 把早餐当成一件隆重的事情看待,这在当今已经是很少有了,我喜欢武汉人的生活方式。”
  *文旅君提示:请广大市民朋友做好个人防护,继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不扎堆、不聚集,文明用餐,注意咳嗽礼仪。进入景区、文博场馆等场所,请严格遵守“六必”防控措施(即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场所码必扫、健康码必亮、大数据行程码必示、核酸阴性证明必查)。
  编辑| 朱庆凡
  摄影| 廖晨阳
  设计| 境 南
  ✨ 来源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