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文旅发展十年巡礼:阔步向更有诗意的远方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漳文旅发展迈入新征程,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文旅融合加速推进,文旅产业持续由“量增”向“质变”跃变,加快了南漳由文旅资源大县向文化强县、旅游强县的跨越。
十年来,南漳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春秋寨、香水河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长渠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打造了“相约樱桃红·悠然见南漳”全国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拥有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四贤庄等5个省级、五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等18个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农家乐56家,星级酒店5家,直接从业人数近万人。
十年来,南漳县旅游接待总人数由2012年的113万人次,增至2021年的5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5.5亿元增至35亿元。接待游客增长5倍,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6倍。南漳县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36家,文化产业增加值2021年预计13亿元左右,占GDP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上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十来年,文旅品牌实现新提升,“心氧氧·去南漳”享誉荆楚大地,精心创作《等候》微电影和系列歌曲,积极开发“南小漳”文创产品。参加首届中国(武汉)文旅博览会,成功举办“百媒千旅看南漳”、氧心南漳“豫”您相约—南漳文化旅游(南阳)推介会,持续开展樱桃采摘节、有机采茶节和有机年货节等文旅推介活动,不断增强南漳文化旅游传播力和影响力。
南漳文旅乘风起势,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一幅诗与远方的画卷正在南漳大地壮丽展开。
起步篇 无中生有,擘画文旅发展新画卷
南漳,自古享有“八百里金南漳”之美誉。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100多年,是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故事源头、和氏璧故里。
这里山川秀美、风光如画。被现代著名作家碧野先生誉为“金山银水”般的旅游胜地。
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造就了309处可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赋予了南漳巨大的文旅产业发展潜力。
改革开放初期,南漳旅游业尚属空白,水镜庄、三道河等景点仅被纳入隆中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且分别划归原县建委和三道河工管局管理。除了偶尔有外来工作的客人闲情雅致时“到此一游”,全县再无拿得出手的旅游产品。
1997年8月,南漳县旅游局正式成立,掀开南漳旅游产业发展新的一页。
这一年,荆山深处的香水河被世人发现,美轮美奂的飞瀑,诗情画意的流水惊艳四方。
此后不久,雄踞在群山之巅的春秋寨、卧牛山寨被中国地理杂志报道,耸立于云雾之间的1000多座古山寨随之揭开面纱,显露峥嵘,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东方的马丘比丘”,引起了海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
沉睡的“桃源胜景”一旦被叩醒,蓄积的力量就喷薄而出,再也止不住前进的步伐。1999年,南漳县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50万元。
发展篇 有中生优,形成大文旅发展格局
旅游产业的崛起,逐渐成为南漳第三产业发展的引擎。这也提振了南漳各级领导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信心与决心。
2000年初,南漳首次召开全县旅游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旅游兴县”的工作思路。此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旅游活县”作为全县发展的重点。旅游产业进入大发展时代。
2006至2021年,南漳境内的水镜庄、春秋寨、楚桑丝博园、香水河、天池山、翡翠峡先后获评3A或4A级旅游景区。
南漳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入围第二批湖北省“荆楚文旅名县”“湖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东巩镇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镇”“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李庙镇鱼泉河村、板桥镇九龙观村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村”。
南漳文化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强力推动。县委书记、县长亲任文化旅游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建专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先后出台了多个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15年以来,县政府每年财政预算1000万元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支持文化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南漳县先后投入财政资金1.3亿元,高标准新建了县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不仅成为南漳的地标式建筑,也是外来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投资1180万元、占地 31000平方米的城南大型公共运动场,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武汉三特、襄阳七彩实业等企业,累计投入13亿多元开发旅游资源,旅游品质得到提升。先后投资37亿元,实现了全县所有镇(区)和重点旅游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培育了盛琪大酒店等5家三星级饭店、十姑仙等56家星级农家乐,“八大碗”成为南漳经典美食,“南小漳”文创产品渐露头角。新建旅游厕所86座、旅游驿站18座、旅游标识牌190块。开通全域全景旅游云名片,实现“一部手机游南漳”。开通襄阳至春秋寨、香水河旅游公交专线,“荆山两日游”环线已具雏形。
融合篇 优中融合,创新文旅发展新模式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南漳不断丰富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拓展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体系,深入推动文化旅游与各行业、各领域广泛融合。
“旅游+文化”。2019年南漳县文化和旅游局正式组建,“诗和远方走到一起”,坚持以文塑旅。大力开展景区文化探源、文艺创作和“非遗”进景区活动;以乡风文明为主题,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创作的大型现代花鼓戏《情醉清凉河》,在全县11个镇区巡回展演20场次,深受广大群众好评,荣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2022年,作为湖北省唯一地方戏,应邀参加第八届江西艺术节·第十二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演出,使襄阳花鼓戏名扬省内外。
以南漳县博物馆为中心,打造了“1个县级综合馆+3个专业馆+2个特色馆”的“博物馆群”,让游客在旅行中感悟南漳厚重的历史文化。
“旅游+农业”。创建了以天池山、楚桑丝博园等为代表的全国“三产”融合发展示范点,四贤庄等5个省级、五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等18个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了东漳丝博园→南漳樱桃谷→天池山→印象老家全国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常态化开展有机采摘节、有机年货节、农民丰收节等农旅节会活动。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占全县旅游总人数的七成以上,综合收入达18.5亿元。
“旅游+工业”。楚桑丝博园成为全国首家以“楚桑文化”为主题的三产融合旅游景区。
“旅游+体育”。建成龙王峡漂流2A级景区,开发春秋寨飞拉达等体育项目,成功举办了湖北省少儿阳光体育大赛、春秋寨铁人三项赛、百里长渠徒步文化旅游节、清河半程马拉松、“魅力南漳”全国库钓大赛等体育赛事。
通过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全域旅游创建、文旅精品线路推广、节会活动品牌培塑和文旅交流合作等六大文旅融合重点工程,南漳持续聚焦文旅融合,推进业态创新。
一系列“文旅+”体系因地制宜,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实效,文旅产业与一二三产业、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等行业和领域跨界渗透融合功能加快释放,助推南漳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另外,持续开展武汉、南阳等主要客源地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创作南漳旅游《等候》微电影和《南漳恋》等歌曲,推出《余琴说古迹》等品牌栏目,形成了一首歌、一台戏、一本画册、一个云名片、一套解说词、一条宣传语、一部宣传片、一张导游图、一个公众号、一个抖音号“十个一”对外宣传矩阵。“南漳文化旅游”视频号连续两次斩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类政务号第一名,荣获“湖北十佳政务微信(旅游)”称号。
心氧氧,去南漳。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一个山水城互动、文旅农互融、多产业互补、县内外互通的秀美南漳正在荆楚大地上绿色崛起。
跨越篇 优中做强,跨入50亿级产业集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漳文旅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县文旅产业发展速度和总体实力处于全市第一梯队,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11%,远超GDP同期增速。
2022年,南漳县预计接待游客总数突破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将突破50亿元大关,即将步入50亿级文旅产业集群,这一亮眼的成绩是南漳文旅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注脚。
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表示,南漳作为生态大县、文旅资源大县,要以打造“襄宜南”宜居生活和都市休闲组团为目标,突出“襄阳好风日·醉美金南漳”定位,充分发挥“襄十随神”中间节点作用,积极融入襄阳市都市圈建设,确保“荆楚文旅名县”创建成功,积极争创“湖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目前,南漳正对全县已掌握的309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挖掘、细分类、大盘点,聘请专家和专业机构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南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加快推动五星级酒店、春秋寨景区生态停车场、香水河景区张家老屋开发、天池山精品民宿等12个重大文旅项目建设,积极引导新引进的襄阳梦幻森林动物园创建3A级景区。认真谋划推进5A级景区创建目标和路径,力争实现五星级酒店和5A级景区建设“双突破”。
展望未来,南漳文旅正阔步向更有诗意的远方奋进!
编辑/楚小游
来源/湖北日报、南漳文化旅游
编发/湖北文旅之声
- END -
本公众号为公益文旅宣传,如有图片侵犯您的权益,请致电删除。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