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武汉,TA美得不可方物
一场秋雨过后,武汉气温从20多度,骤然降至个位数,接下来几天最低将跌破0℃,武汉一夜入冬,真正演绎了什么是 “垮塌式降温”。
为什么今年的冬日红“杉杉来迟”
首先,是今年武汉的冬天来得稍晚了一些。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秦鹏程称,预计11月30日,湖北全省平均气温将降至10℃以下,将达到入冬标准。常年湖北平均入冬时间是11月22日。 预计今年较常年将推迟8天左右。
武汉的冬日,赏叶比赏花更浪漫,不管是“满城尽是黄金甲”的银杏,还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枫,都因明艳绚丽的色彩而吸引了千万目光。 而在这些植物中,水杉算是秋冬系列中较为冷门的一种。
往年,水杉11月份开始变红,今年大部分水杉还处在红绿黄渐变色初步阶段。惊喜的是,我们竟在南湖找到了一片完全绿色的水杉林,映着碧绿的浮萍、水藻,让人感觉不像是在水边,而是置身在在草地上,宛如一块块巧克力抹茶蛋糕。
另外,水杉喜光的特性也决定了它今年红得慢半拍。 水杉属于落叶乔木,属于喜光性的树种,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叶子变红之后便是成熟的标志,冬季将全部脱落。在南湖岸边没有建筑物遮挡、朝阳的两面,水杉已基本变红,而在内侧阴面的水杉仍保持嫩绿。
由于水杉外形太过“高挑”,很难做到“人在其中”氛围感,所以在冬日出镜率普遍不高, 但它对武汉人来说,并不仅仅是风景。
你以为的水杉 可能都不是
水杉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在白垩纪时期就有,在冰川期同类植物几乎绝迹时,只留下了水杉, 残留的水杉林是在湖北发现。
为了纪念这一古老树种在湖北省的首次发现, 1983年,武汉市将水杉定为市树,以其刚毅坚强、刚直不阿的特征来象征武汉,但大家对水杉的了解确是少之又少。
几年前的调查中,显示七成武汉市民都不知道水杉是“市树”,甚至在我们经常看到的所谓的水杉大概率不是水杉。
比如东湖湖中道的两排树,网红打卡地涨渡湖“水杉林”,包括青龙山森林公园的“水杉”,其实都不是水杉,而是池杉。
图为2021/11/29涨渡湖
容易与水杉混淆的有池杉、落羽杉,远看十分相似, 区分它们最快的方式就是看叶片。 一眼识别水杉
水杉:叶子形状如同羽毛,叶片成对长在枝干上
池杉:叶子细小,凌乱无章
落羽杉:外型像更长的羽毛,叶子交错生长
另外,池杉和落羽杉还会在水边地里 长出大量呼吸根,像围在一起站立的人形,而水杉则没有。
目前武汉水杉最集中的地方是 谌家矶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旁的水杉林,多达8000株, 还有青山江滩天兴洲大桥两侧。
“水杉”成为武汉的“大熊猫”
水杉在武汉数量这么多,为什么还要进行保护?其实, 亟需保护的是水杉的原生种群,水杉的研究和保护, 对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质学,以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在武汉,水杉经市民高票选出成为市树,也如成都的“大熊猫”一般, 不仅成了武汉的一张新名片,而且成为中国与世界传播友谊的使者。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还把自己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以此纪念中美关系友好的开端。
从濒临灭绝到在武汉“出圈”,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绝处逢生顽强的生命力,历经千百般磨难幸存下来,与英雄城市武汉的气质十分契合,相信英雄的武汉人民即使面对冬日严寒重重考验,定能如水杉一般,坚定地站在一起,迎来春暖花开。
编辑/楚小游
来源/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编发/湖北文旅之声
- END -
本公众号为公益文旅宣传,如有图片侵犯您的权益,请致电删除。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