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节气·冬至丨冬至大如年,数九过寒冬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2-12-22 11:30 来源: 武汉革命博物馆
【字体:

  中国传统节气

  冬至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12月22日,2022年的冬至如约而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2个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民间素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谚语,冬至过后,白天逐渐变长,夜晚渐渐缩短。

  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冬至逢壬数九,民间进入“数九寒天”。就像那“九九歌”所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九九一数,春天都仿佛近在咫尺。

  随寒冬渐深, 武汉革命博物馆的“家人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加温神器”。树冠上橙红透亮的叶片聚拢起来,目之所及都暖洋洋的,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红火的年代,映红了我们那颗依然炽热的心。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麇角解

  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山中泉水开始有涌动之势。 冬至·习俗

  农

  俗

  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也要做好防冻工作。

  食俗

  01包饺子 / 吃汤圆

  “冬至饺子夏至面”,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在南方,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02冬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节气非常重视,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冬至畅饮的同时,人们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走寒冷,更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03吃赤豆粥

  冬至日,各地有食赤豆饭、赤豆粥的习俗。在江南水乡,如浙江嘉兴,人们习惯在冬至日的晚上吃赤豆糯米饭。民间认为冬至吃赤小豆粥可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民俗

  潮汕人家在冬至时会备足猪、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一般都在中午祭拜完毕,午餐时家人团聚。并且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不仅要祭祖,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古时还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

  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养生

  从冬至到大寒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天冷易冻伤,要特别提高警惕哦!

  数九寒天,起居需注意早卧晚起,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健康人群可以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冷水洗脸等,保持机体的耐寒能力。此外,寒冷冬季还需要注意老年人的低体温现象,老年人的居室须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冬至前后是进补的好时机。饮食宜多样,谷类、果蔬、肉类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冬令养生忌无病进补,药补也并非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是有害的。

  审核:张帆

  责编:彭博

  摄影:刘翔

  文字:武颖昭

  编辑:邵嘉慧

  武汉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下辖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武昌起义门管理所、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地址:武昌红巷13号

  电话:027-88850322、027-88851096

  开放时间:9:00-17:00

  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公交576、916、14、25、514、530、539、542、566、576、607、804路

  地铁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

  武汉革命博物馆

  更多资讯,长按扫码关注

  咨询预约电话:027-88850322

  武昌农讲所 |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 毛泽东旧居

  陈潭秋早期革命活动旧址 | 起义门管理所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