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今日冬至:南汤圆、北水饺,其实都是家的味道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2-12-22 17:44 来源: 武汉图书馆
【字体:

  农历十一月廿九

  日短之至,阳气始生

  节气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跟夏至相反,冬至之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一年中在这一天的白昼时间最短。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开始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习俗

  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所以古人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 在时年八节当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

  冬至节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都十分重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朝把冬至称为“冬节”,官府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拜节。

  祭祖

  浙江绍兴民间在冬至是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庙里去祭祖,谓“做冬至”。当地老百姓一般于冬至前剪纸做衣服,冬至在先祖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

  吃饺子

  每年冬至这天,无论贫富,饺子是不可替代的节日饭。谚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江南地区最为流行,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吃“冬至团”。

  冬至养生

  冬至在中医养生中历来都被视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气,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冬至阳生”。

  晚间泡脚

  晚间泡脚。中医认为,寒气是可以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多泡脚对保暖十分有效。泡脚一定要坚持每天进行,这样才能达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养肝护肝

  肝脏对于女性来说作用格外重要。中医认为,女性肝为主,有疏通经血之用。一旦伤肝,女性就会出现妇科方面的疾病。所以,女性要注意养肝、护肝,不可动怒。平时应多吃有益于肝的食物,如菠菜、芹菜等。

  多温补少寒凉,多样化少辛辣

  冬至以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所以在这一天前后进补非常合适。

  这个时节的饮食一定要遵循“三多三少”原则,也就是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类、脂肪、盐分含量高的食物。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宜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最好吃一些温热食品保养脾肾,少量多餐。

  好书荐读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宜忌》

  传统中医养生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与四季相应的二十四节气与人体的养生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顺应四时以养五脏,能使人阴阳平衡,重获健康。

  本书将二十四节气的气象特点和养生保健要点相结合,详细介绍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饮食起居、日常保健与疾病预防,为您提供日常自保自疗的养生宜忌建议,让您每天健康一点点,无忧无病到天年。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