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保利首演 | 十三位主创共同揭开舞剧《咏春》的神秘面纱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2-12-23 09:34 来源: 武汉琴台大剧院
【字体:

  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保利文化旗下保利

  剧院公司担任全国巡演总运营的 舞剧《咏春》 于2022年12月22日-25日在深圳保利剧院首

  演 。

  超全主创 · 群访首发

  带你深度了解关于《咏春》的点点滴滴!

  -舞剧《咏春》主创导赏见面会-

  舞剧《咏春》 总编导: 韩真、周莉亚 舞美设计: 胡艳君 灯光设计: 任冬生 服装设计:阳东霖 执行编导&特别出演: 何俊波 张振国 多媒体设计: 谭英杰 助理编剧&宣传顾问:徐珺蕊 领衔主演: 常宏基、张娅姝、冯浩然、许天慧 为线上线下的观众进行精彩的导赏分享

  -主创问答-

  主持人: 提到“咏春”,大家会很快想到叶问,我们这次的舞剧《咏春》也是以叶问为主 要核心的故事吗?

  总编导韩真回答道: 确切地说,舞剧《咏春》的故事是一个拍摄《咏春》电影的片场中发生的故事。所以当然是以叶问为精神核心,同时我们也讲述了电影片场的造梦人 如何追逐光,靠近光,用光去雕刻、塑造英雄的身影,虽然希望自己站在光里,但是最终照亮别人 的故事。

  主持人: 听导演讲,这是一个“双线”的故事,一边是叶问的故事,一边是记录叶问故事的人。可不可以请主创老师们为观众解读一下“双线”叙事的结构是怎样的?

  助理编剧 徐珺蕊回答: 其实我们是一个“戏中戏”的套层结构,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空。电影中,叶问初到他乡,为了在武馆街给“咏春”开一扇门;电影片场中人,是为了追寻心目中的英雄,拍成了《咏春》这么一部电影。

  戏里的核心是精神的追寻,戏外是无数光环之外的平凡人的奔赴。双线共同前行、共同交织、彼此奔赴,用咏春的精神核心引领电影人完成梦想。

  而现在的我们也离剧中90年代的电影片场有了30年的距离, 其实我们剧组也是第三层精神结构 ,我们和电影人一同奔赴梦想,虽然时空在变迁,但我们追寻梦想、追寻光的精神今天依然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两条线的精神核心是共同的,两拨人境遇的跌宕起伏也是交织并行的。双线叙事的目的是 为了实现两个时代精神追寻的共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武林,少数人成为英雄,大多数人成为了照亮英雄的光。当无数个微弱的光点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光是由无数个平凡人组成的,英雄的形象也是由无数的平凡人塑造的。

  (周莉亚导演和“叶师傅”常宏基现场亲切互动)

  主持人: 谢谢老师的分享,在剧中,双线结构是一种创新。而影视作品对“叶问”的形象也有不少呈现,那么在这次的舞剧创作中,是怎么去挖掘和呈现这个叶问这个人物,呈现出我们的新意?

  叶问饰演者常宏基表达 : 舞剧并没有“神化”叶问,而是展现他身上更人性化的点。 这个叶问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他也会陷入普通人追寻理想时经历的困惑。他是追寻的“进行时”,而非英雄的“已完成时”。包括他面对自己资质不一的徒弟的心境,并不是把他们划为“三六九等”,而是抱着“众生平等”的态度因材施教。

  演员在饰演叶问时,也能感受到他身上带动所有人的精神力量,以及无私给予的特质。主创们亦是在创排的过程中慢慢勾勒完善心目中的叶问形象。

  主持人: 这次活动我们的演员都有来到现场。现在可不可以请演员们谈谈自己饰演的角色,为大家先揭秘一下人物?

  叶问饰演者常宏基回答: 在创排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是对动作速度的要求。不同于电影可以NG、可以通过镜头的切分进行武戏的组接,在舞剧中,演员在台上3分钟要做出上百上千个动作,对不同的门派要使出对应的不同招式,不仅是对演员的体力、更是对记忆力的极大考验。

  不同于舞蹈的呼吸,武术的呼吸更加短促,对体力的消耗更大。 剧中叶问挑战四大门派的“打通关”更是持续18分钟多,演员几乎一直在台上进行高强度的演绎。

  另外就是演员与角色的年龄差距,23岁的常宏基要饰演36岁的叶问,而饰演叶问妻子张永成的许天慧也是刚毕业的年纪,两人要营造出多年夫妻相濡以沫的氛围无疑是一道难题。

  本剧中饰演片场女导演的张娅姝和饰演片场灯光师大春的冯浩然都通过对影史背景的了解在补足人物前史,包括女导演的武行身份、武林世家背景等。 他们向往叶问,想要成为英雄,最终选择成为再现英雄的电影人,他们给叶问打下一束光,同时也为广大观众们成功造梦。

  主持人: 之前的联排中,整场演出最终的呈现,贯穿着非常精美的舞美、灯光、多媒体等巧思 ,很多时候也起着推进剧情的作用,可以和观众们分享下吗?

  服装设计阳东霖回答: 如何从服装设计的角度找到属于《咏春》这部剧的独特性,是我们这次服装造型的创作中一直探寻的。

  首先,就是我们是 极度克制 ,并且让每个人物都 具有生命力 。剧中的许多小人物,都是平凡时代里的不平凡。剧中“七十二家房客”这群人通过我们服饰、色彩的搭配,让他们极具时代港风特质;其次,与之相对的,武林宗师的服饰是 统一且克制的黑 ,我们想通过演员的表演、舞美老师的配合让这个“黑”变得五彩斑斓。

  最后,我们既然要做《咏春》,就要加入深圳地域特色。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与深圳香云纱服装品牌见萩合作定制了大量我们舞台需要的 香云纱 ,这也是一种记忆的传承。

  舞美设计胡艳君说: 场景设置上,舞台需要用一个整体的结构去展现两个不同的时代空间,我们也找了很多深圳当地的传统建筑作为取材元素,进行重新解构。最后让灯光老师这个场景和装置打光加入灵魂。

  灯光设计任冬生表示: 双线叙事+旋转舞台+灰白布景+黑色服装,让《咏春》的整体打光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一分钟内场景的变化多达五、六次,与此同时,场景在转动,演员也在来回移动。

  多媒体设计谭英杰补充: 多媒体总体定调是怀旧写意风格,也是在各种细节上不断沟通、否定、重申。多媒体老师也亲手用书法展现“打通关”那一段每个拳种的力量感,为符合其调性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

  在舞蹈剧中呈现一个武侠世界,是一个开创性的表达。

  在这样一种有机的、复杂叙事中,所有的服化、场景、灯光都在进行一个分裂和聚合的工作。我们希望在这个流畅的故事当中,让两条线时而闭合,时而分开,最后融入到一块儿,是要表达中国功夫里最内核的东西—— 一种自强不息的、内心壮大的力量与武德。

  而制作组中的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内心的强大,能做到不断地否定自己、推翻自己。勇于自我否定,更强、更快、更好,这也是功夫的内涵。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在座的观众呈现一次最完美的舞台体验。

  -保利首演-

  舞剧《咏春》震撼上演!

  作为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剧《咏春》融合了国家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力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形态表达。在这场舞与武相遇的艺术盛宴中,观众除了可以深刻感受到“咏春”精神与舞剧碰撞的独特魅力之外,也会被这部致敬平凡人的英雄故事所感动流泪。

  硬核实在的功夫对决,极具巧思的舞美道具

  舞剧《咏春》 期待院线巡演

  期待明年武汉站

  来源:深圳保利剧院演出资讯

  编辑:保利文化党群工作部

  点击海报查看更多演出信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信购票平台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