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陈潭秋:一封家书诉说家国情怀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4-09-26 17:36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记者叶军 李沁雪 实习生张子晴

  “三哥、六哥:流落了七八年的我,今天还能和你们通信,总算是万幸了。”这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1933年2月22日一封家信的开头。近日,长江网记者前往黄冈陈策楼,听陈潭秋故居纪念馆讲解员、“红色主播”张圆娓娓讲述这封家书背后的故事。

  陈策楼上谁陈策 

  陈潭秋故居纪念馆讲解员张圆正在讲述陈潭秋家书背后的故事。

  陈策楼村位于湖北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1896年1月4日,陈潭秋出生在村东一户人家。

  “陈潭秋的祖父是前清举人,在当地颇有名望。父亲一生守田躬耕,家境仍算殷实。”在陈潭秋故居纪念馆里,张圆介绍,陈潭秋在兄妹十人中排行老七,自小便受到五哥陈树三影响。陈树三是同盟会成员,参加过辛亥革命。

  1911年中秋,陈树三回乡过节,陈父携树三、潭秋、荫林三兄弟登楼赏月。陈树三出上联:“陈策楼上谁陈策”。陈潭秋看见月色朦胧中的独尊山,当即答道:“独尊山前我独尊。”“这则轶事表现出少年陈潭秋超拔不群的志向。”张圆说。

  1912年,陈潭秋考入湖北省立武昌第一中学;1915年进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补习;1916年至1919年就读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为求学,陈潭秋不惜变卖自己分得的六七亩田、两间房,还负债数百元。“可见陈潭秋求学意念之坚决。”张圆说。

  记者看到,在故居北侧有一座青灰小楼名叫陈策楼。张圆介绍,这里原是陈氏家族祭祀祖先的祠堂。1920年起,陈策楼成为陈潭秋等人秘密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这里诞生了鄂东第一个党小组,成为黄冈革命的发源地。

  武汉是他走上革命生涯最初的舞台

  “1921年夏天,在上海法租界蒲柏路,私立博文女校的楼上,在7月下半月,忽然新来了9个临时寓客……有的湖南口音,有的湖北口音,还有的说北方话。”在陈潭秋故居纪念馆内,保留着陈潭秋写下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鲜活地记叙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的场景。

  “那一年,他只有25岁。”张圆说。

  “陈潭秋与武汉的关系非常密切”,张圆告诉来自武汉的长江网记者。在武汉上中学和大学时,陈潭秋就表现突出,他善思辨、广交友,不仅是中英文俱佳的才子,还是足球健将和长跑能手,经常在绿茵场上展露英姿。大学毕业后,他担任湖北人民通讯社记者,与董必武一起创办私立武汉中学,与董必武、刘伯垂等人一起创建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并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湖北女师学潮等革命运动。

  1921年7月,他与董必武一起作为湖北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在武汉,陈潭秋还邂逅了美好的爱情。他与从事妇女运动的中共党员、武昌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徐全直相识相爱。徐全直勇敢刚烈,与他志同道合。两人于1925年结为夫妻。

  在武汉市武昌都府堤20号,矗立着中共五大会址,这里同时也是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记者前往探访时发现,纪念馆里复原了陈潭秋夫妇的卧室。房间虽然俭朴,但是透过一桌一椅,一张床,一个书架,一方绣花桌布,仍能感受到难得的和谐与温馨,仿佛可以看到为了共同理想走到一起的两个年轻人相依相偎的情景。

  “现在生活困苦,决不是一人一家的问题”

  陈潭秋写给三哥陈春林、六哥陈伟如的家信。

  婚后,陈潭秋与徐全直为了革命事业奔走于大江南北。起先,他们还带着孩子一起。1933年,他们要随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苏区,此时徐全直正处于临产期。为了不影响革命工作,他们决定将一儿一女送往外婆家抚养。

  “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生活南北奔驰,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所以决心将两个孩子(指女儿徐赤军和儿子陈鹄)送托外家(指岳母家)抚养去了。两孩都活泼可爱,直妹本不舍离开他们,但又没有办法……”

  在陈潭秋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封家书,正是陈潭秋在此时写给故乡两位哥哥的。“这封家书的原件,如今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馆。”张圆介绍。

  在信中,陈潭秋请求两位哥哥“外家人口也重……我们殊感不安,希望两兄能不时的帮助一点布匹,给两孩做单夹衣服,我们这种无情的请求,望两兄能允许。”“再者我们希望诸兄及侄辈,如有机会到武汉的话,可以不时看望两个可怜的孩子”。夫妻二人决定,陈潭秋先去苏区,徐全直生产后再去与他会合,生下的第三个孩子也托付给家人照看。陈潭秋在信中求助:“不知六嫂添过孩子没有?如没有,能否接回去养?”字里行间,尽显舐犊深情。信的结尾,陈潭秋写道:“现在生活困苦,决不是一人一家的问题,已经成为最大多数人类的问题了。”一语道尽自己“艰难抉择”的缘由,饱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

  牺牲一年多的他当选为中央委员

  张圆介绍,徐全直生下三子陈志远不久后被捕。在狱中,她坚称自己叫黄世英,始终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名字和身份。虽然母亲多方努力,但徐全直坚定表示:“不去反省院,宁为革命死。”据狱友回忆,敌人为劝降竟说徐全直丢下婴儿不顾:“你的母爱哪里去了?”徐全直怒斥:“你们这种人有什么资格谈论母爱!”回到牢房后,一向坚强的徐全直不禁嚎啕大哭。1934年,徐全直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年仅31岁。

  得知妻子牺牲的陈潭秋悲痛不已。为怀念妻子,他化名“徐杰”,继续革命斗争。

  1935年2月,陈潭秋在闽西突围战中,率一个警卫班掩护谭震林、邓子恢带领大部队突围。生死一线的关口,陈潭秋急中生智,将随身携带的银元抛洒在地,趁敌兵哄抢之际滚下山崖,以挂掉右耳的代价,保全了性命。“这也就是后来陈潭秋很多照片面向左边拍摄的原因。”张圆解释。

  1942年夏,新疆反动军阀盛世才公开走上反共道路,党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陈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1942年9月,陈潭秋被捕,在敌人的酷刑折磨下,他坚贞不屈。1943年9月,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新疆迪化(即今天的乌鲁木齐),年仅47岁。

  “由于战争中消息隔绝,陈潭秋牺牲的消息一直不为人所知,1945年,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仍然被推选为中央委员。代表们不知道,此时距陈潭秋牺牲,已经过去一年零九个月。”张圆说。

  一家六人为“最大多数人”洒尽热血

  陈潭秋纪念馆里矗立的陈潭秋雕像。

  陈潭秋家境尚好,才华横溢,可以有很多人生选择。当年为什么会选择走上艰苦卓绝的革命道路?

  张圆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潭秋的弟弟陈荫林,从北京大学英语毕业后任教武汉中学,同时多处兼课,薪水丰厚。起初,他对陈潭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颇为反感。有一次两人下棋时,陈荫林“绕着弯子”批评陈潭秋说:“有一个德国家庭,父亲是保守党,哥哥是社会民主党,弟弟是共产党,各人参加自己的政治活动,回家只谈家事,不言政治。”陈潭秋听懂了,但并不计较,而是抽空与陈荫林回忆家庭逐渐衰败和家乡凋敝的原因,剖析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中国才有出路的道理。陈荫林最终放弃教育救国主张,投身湖北农民运动,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潭秋不仅影响了陈荫林,还使他的二哥陈防武、三哥陈春林也成为革命者。除了陈潭秋,其夫人徐全直、二哥陈防武、八弟陈荫林、侄子陈华烺也在革命中献出生命,再加上为推翻满清王朝建立共和而牺牲的五哥陈树三,陈潭秋一家有六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洒尽了热血。

  “其实,陈潭秋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对亲人的爱炽烈而深沉。”张圆说,陈潭秋的长子陈鹄一直珍藏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一岁半时的照片,上面有父亲陈潭秋的亲笔落款“秋直”。“秋,就是陈潭秋;直,就是徐全直。”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副处长王韦说:陈潭秋毕生奋斗在党的创建与发展、青年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统一战线、对外联络等多条战线,足迹踏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他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一生。透过陈潭秋的家书,我们可以看到他为了“最多数人”无私奉献的信念和意志。陈潭秋革命的一生常与艰险相伴,但他始终向往光明,初心如磐、矢志不渝,为实现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他曾经说过:“我死后要化成一抔黄土,铺在通向胜利的路上。”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潭秋同志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这样的共产党员,人民不会忘记他。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 值班主任 张萌 值班编辑 代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