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春节假期第一天,全省各地文化和旅游行业围绕首个“非遗版”春节,精心组织、认真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落实系列安全工作举措,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为群众营造平安、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
一、推出系列文化活动,营造春节良好氛围
春节期间,全省文旅部门以知音湖北 ·2025欢喜过大年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拉动文旅市场增长。 一是开展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 各市州 以 “春节、年味、民俗”为主线 , 开展 “古城过大年”“点亮中国灯”“赶个年味集”““年画进万家”“非遗馆里过大年”“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发布”“四季非遗购物月” 等 九大主题活动 100余场 。如荆州古城和荆街, 推出 舞龙舞狮、火壶、打铁花 等特色表演 ;襄阳、荆州、宜昌、潜江等地 举办 大规模新春灯会, 让游客感受 浓浓年味 。 二是开展 博物馆里迎新春系列活动 。 围绕蛇年生肖主题,春节前至元宵节期间,湖北省博物馆及各地博物馆将推出文物展览展示、社教活动等 300余场,充分展示春节文化新风尚、新风貌,积极营造浓烈多彩的节日氛围。 三是开展 群众文艺迎新春活动 。 各市州举办 1000余场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如武汉市“年味武汉”文化下乡、宜昌市“群众大舞台”群众广场舞展演、黄冈市“东坡庙会”、荆门市全民艺术普及成果汇演、咸宁市系列“村晚”活动等。 四是开展 荆楚百团上山下乡暨新春演出季系列惠民演出活动 。 全省春节期间,开展 1000场次文艺惠民活动。组织文艺院团下基层,将近年新创作及经典的的舞台艺术作品送到社区、农村、学校、军营等基层场所以及湖北对口支援的新疆博州、西藏山南。组织精品剧目进剧场,如省京剧院“2025新春京剧惠民演出季”、黄冈(浠水)杂技春节演出季,潜江市“花鼓迎春”戏曲迎新惠民演出等,为群众提供高雅艺术大餐。
二、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一是推出 系列惠民促消费举措 。 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动各市州组织开展 “知音湖北 欢喜过大年”文旅惠民活动。1月10日至2月28日,面向全国游客发放600万张文旅惠民券(电子券),游客可通过报名预约的方式,免费游览体验湖北重点景区、主题乐园、温泉、滑雪场、剧院、演艺项目等。截至目前,预约人次超过500万。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旅游惠民活动。随州 炎帝故里景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恩施土司城、龙麟宫景区等多个景区推出除夕、春节免门票措施; 咸宁、黄石推出 “大学生惠游活动”,在校大学生可免费游玩多家景区;荆门漳河风景区、极客公园对、属蛇及名字中有“蛇”音字游客免门票。 二是开展 “乐游湖北 春光无限”景区度假区文化系列主题游 。 春节假期,全省 269家景区、度假区、街区推出新春庙会、花灯会、音乐节、烟花秀、春节民俗文化节等系列专业演出、民俗表演、非遗展示、新春游园等活动,吸引全国游客在湖北景区、度假区、街区游园赏景、新春祈福、品鉴美食,感受浓浓的过年氛围。 三是大力推广滑雪、温泉冬季系列旅游产品。 宜昌市 开展第二届大众冰雪季活动 , 推出 “冰火之旅”四条冬季精品旅游线路,形成“滑雪+温泉+民俗+特色美食”玩法。 襄阳横冲国际滑雪场在开板首日就迎来了省内外近千名游客打卡。咸宁 碧桂园凤凰温泉、崇阳浪口温泉度假区 等多个以汤泉为主题的酒店、景区成为文旅热点。携程数据显示, 2025年1月1日至2月28日,湖北滑雪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82.89%。
三、加强宣传推广, 提升 旅游服务保障
咸宁市面向重点客源地精准营销,围绕武汉、长沙等周边重点客源地,投放咸宁形象广告内容,增加咸宁文旅的曝光量和吸引力;武汉市以央视春晚分会场落地武汉为契机,推广 “跟着春晚游武汉”。宜昌三峡机场在北上广深等方向增加航班,可直飞泰国曼谷、新加坡、中国香港等重点境外及地区客源城市。荆州、宜昌等地推出春节免费停车活动,机关、事业单位院内和中心城区道路停车泊位 免费 开放 。 各地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新媒体等发布春节假期旅游安全文明提示,及时转发气象、应管理急等部门的天气预警信息,提醒游客文明旅游、安全出行。
四、强化行业监管,确保 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节前,召开全省旅游安全工作部署会和专题工作会,及早谋划部署假日市场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压实压紧各级文旅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和各类公共文化场所、文旅经营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坚决守牢文旅行业安全底线。节日期间, 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 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 认真履责, 严格落实假日 24小时值班 、领导带班 制度 ,及时了解假日文旅市场动态,全力保障文旅市场秩序。 1月28日 , 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共出动执法人员 1274 人次,检查文化和旅游单位 741 家,指导整改问题隐患 43 处。全省未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事件,全省文化旅游市场情况正常,无突发事件,总体平安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