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闹新春,荆楚年味浓。 2025年春节8天假期,湖北各地到处洋溢着新春 欢乐气息。在国家240小时过境免签、春节申遗成功、武汉成为春晚分会场等效应的强力带动下,全省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扩大一系列优质文旅产品供给,落实一系列安全工作举措,文化和旅游市场火爆出圈,迎来“开门红”。
一﹑提前谋划,营造春节浓郁年味氛围
2025年春节假期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假期,全省统筹谋划,提前做好春节假日各项工作准备,精心组织开展“知音湖北·2025欢喜过大年”春节主题文旅活动,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慕名前来 游园赏景、新春祈福、品鉴美食 ﹑ 体验荆楚年味 ,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湖北 度过一个喜庆年、文化年、旅游年。
一是组织 “知音湖北·2025欢喜过大年”新春文旅消费季活动。 1月22日晚,“知音湖北·2025欢喜过大年”新春文旅消费季活动在襄阳盛世唐城景区举行,全省围绕 “知 音湖北 · 2025欢喜过大年”新春文旅消费季 ,开展新春演出季、群众文艺迎新年、非遗贺新春、博物馆里过大年﹑旅游迎春休闲过年、惠企乐民欢度春节 6个板块2500余场精品活动。 联动各市州组织开展文旅惠民活动,面向全国游客 发放 600万张、总额1亿元的文旅惠民券, 游客通过报名预约的方式,可免费游览体验湖北重点景区、主题乐园、温泉、滑雪场、剧院、演艺项目等。目前,预约人次已超过 500万。当天,“知音湖北·2025欢喜过大年”系列之“非遗贺新春”活动在潜江市启动, 以 “春节、年味、民俗”为主线,开展“古城过大年”“点亮中国灯”等九大主题活动100余场。 同时,叠加 “引客入鄂”惠企政策以及各地、各景区的惠民举措, 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升温,助力 文旅市场持续火爆, 在 “鄂”欢喜过大年成为春节期间游客的重要选择。
二是组织 “春满荆楚 大地情深”群众文艺迎新年活动。1 月 11日,在咸宁市嘉鱼县举办“2025全省百姓舞台・四季村晚文化惠民活动”启动 式。省、市、县、乡、村、社区联动 ,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四季村晚”、灯会、庙会、赛歌会、票友会、 舞 龙舞狮等文化惠民活动超过 1000场次。
三是组织荆楚百团 上山下乡暨新春演出季系列惠民演出活动。 1月20日,“知音湖北 ·2025欢喜过大年”系列之 第 33届荆楚百团上山下乡暨新春金秋演出季系列惠民演出活动在十堰市启动。 春节期间,全省组织文艺院团下基层,将近年新创作及经典的舞台艺术作品送到社区、农村、学校、军营等基层场所以及湖北对口支援的新疆博州、西藏山南,为群众提供高雅艺术大餐。
二﹑借势引爆,春晚及电影效应带动湖北文旅出圈 出彩
2025年春节假期,春晚的文化影响力和热门电影的取景地效应,让武汉和襄阳两地的旅游热度显著提升。
一是春晚地标 引发 旅游热潮。 武汉首次作为央视春晚分会场 , 8分钟惊艳亮相,让荆楚大地的文旅热度直线上升。“跟着春晚游湖北”成为热门话题,为全省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携程数据显示,武汉搜索量同比暴增 1160%; 去哪儿网数据显示, 春节假期武汉旅游市场增长强劲,游客预订量同比增长 117.65%,增幅在全国十大热门城市中位居第二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 , 1月28日春节长假首日,武汉用车需求同比增长超60%。 为让广大游客打卡作为春晚取景地的 “黄鹤楼、光谷星河广场、江汉路、吉庆街” , 武汉 市精心 策划 “跟着春晚游武汉”三大主题线路,覆盖武汉各大经典地标。 黄鹤楼景区 从初二至初五每天接待游客近 2.8万人,同比增长12.15%。春节 湖北省博物馆 游客 屡创新高,日均约 3万人,大年初三进馆观众3.2万人,刷新去年五一2.49万人单日最高记录。光谷空轨作为科技新地标,吸引大量游客体验“未来感”十足的观光之旅。春晚中惊艳亮相的汉口里山陕会馆和长桌宴成为新晋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跟着春晚游长江”“打卡春晚同款游船”成为新风尚。武汉的文化魅力与都市活力在这个春节得到充分展现,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
二是电影 激发 “武侠流量”。 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热映带动了全国游客 纷至沓来,感受郭靖、黄蓉守襄阳的故事场景。襄阳在昭明台广场前设置拍照打卡框,并安装郭靖、黄蓉的卡通立牌形象,在襄水街绘制长度超百米的巨幅《射雕英雄传》武侠风壁画,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 1月29日至2月3日期间,襄阳推出“看射雕、吃牛肉面、守襄阳欢喜过大年”系列宣传及惠民活动。游客凭机票、高铁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电影票根在景区可享打折。全市超3万个停车位全部开放,开通襄阳东站至奇幻谷度假区免费专线和唐城免费循环摆渡专线。
三﹑文化赋能,彰显 荆楚 大地 深厚文脉
全省 各地文 旅场所和景区 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互动形式, 带领广大游客深入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是 “博物馆里过大年” 持续火热。 春节 期间 ,全省博 物馆 纷纷举办 “知音湖北·2025欢喜过大年”系列之 “巳巳如意 生生不息”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围绕蛇年生肖主题, 开设 类型丰富的基本陈列、临时展览,精心策划新春市集、民俗文化体验、 社教 活动 ﹑ 数字化沉浸体验等 200余场, 让 荆楚瑰宝 “活”起来, 持续推动 “博物馆热”。湖北省博物馆春节期间推出“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等多个基本陈列和临展,以丰富的展品实证了荆楚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精心策划新春特别演出, 围绕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 主题 ,让观众在金声玉振中赴一场古今交融、科技与文化碰撞的视听盛宴 , 春节期间,每天演出7场,场场爆满。 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的 “红巷苗苗说年俗”活动,让青少年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深入了解传统年俗文化,激发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二是文化遗产迸发活力。 武当山 举办 “非遗武当年·绽放中国年”主题活动,开展非遗市集、武当庙会、手工非遗体验、中医义诊、祈福迎祥到武当等系列活动 , 玉虚宫游园灯会、 “武当一梦”“太极之夜”等项目人气持续高涨,平均每日接待过万游客。 明显陵文化旅游景区中莫愁村开展系列民俗文化表演活动,歌舞表演、竹竿舞、杂耍、篝火晚会等民俗体验活动每日不停, “寻梦荆楚 心系莫愁”大型沉浸式演绎秀以荆楚文化为底色,以莫愁女爱情故事为线索,有机融入古楚巫傩文化与钟祥IP的方式重新呈现,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娱乐、体验中品味文化、娱乐中感悟风情。 荆州市楚王车马阵推出 “穿越千年 楚风迎春”活动,带领游客梦回楚国,同时体验新春剪纸、写对联、做灯笼、拓印等传统民俗项目。
三是文化演艺盛宴受游客追捧。 武汉市黄鹤楼景区《梦回太白》诗词互动主题活动、《鹤舞楚天》编钟乐舞展现了浓郁的楚风楚韵。襄阳古隆中风景区推出 “遇见诸葛亮”主题演绎精彩剧目,尽显襄阳民俗风情。黄冈市 举办 “赤壁矶头,遇见东坡”主题活动,赏“遇见”东坡场景,逛“东坡集市”,文化业态氛围浓厚。鄂州市吴都·乔街“市井三国、浪漫三国”主题街区,还原汉唐、明清和民国时期的风貌,游客们穿梭其中体验三国文化独特魅力。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推出首部博物馆舞台剧,跨界打造文博消费新场景,5000余名游客在沉浸式观看和体验中领略华夏青铜文化魅力。
四是图书馆里过年成为新年俗。 全 省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春节期间正常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参观、读书、艺术培训等文化生活需求。湖北省图书馆联动全省百余家公共图书馆,在大年初一开展 “春韵赏年俗”“春风伴书香”“春聚闹元宵”阅读推广活动400余场,确保在春节期间日日有活动、处处盈书香,丰富各年龄段读者文化生活,让广大读者既能在年俗市集里寻找年俗记忆,也能在书香墨韵中感受浓浓年味。武汉市图书馆开展小图爱阅“春沁书香”AR4D阅读分享活动,通过春节文化主题绘本讲读和AR互动游戏,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也为亲子共读创造良好契机。襄阳市图书馆推出“瑞 蛇迎春·光影贺岁”优秀电影展播,邀请市民游客在图书馆里享受视听盛宴、感受浓浓年味。
四﹑非遗助力,春节民俗 活动 丰富多彩
全省各地积极将非遗项目 融入到春节民俗活动中,展示和传承非遗项目,让非遗文化与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是民俗表演精彩纷呈。 全省各地舞龙舞狮等各类民俗活动精彩纷呈,体验民俗 ﹑ 赶大集成为新春旅游热点。 荆州古城和荆街,推出舞龙舞狮、火壶、打铁花等特色表演 。荆门 园博园 “非遗中国年,幸福在荆门”主题活动,开展“春联相送・福满人间”“新春祈福大典”“财神驾到”、猜灯谜等民俗活动传递新春祝福,通过现代科技赋能文化创新、非遗技艺彰显民俗魅力。恩施市在清江沿线打造非遗长廊,8县(市)非遗传承人自正月初四开始表演利川灯歌、肉连响等精彩非遗节目。孝感云梦祥云湾景区举办“云梦奇幻夜 祥云中国年”活动,给游客带来三节龙、民俗杂技、楚剧皮影等表演。黄冈市黄梅县东山问梅村轮番上演“贺岁巡游・戏梦东山”“白蛇传・东山渡情”等精彩大戏 ,国风舞蹈、民乐演奏、黄梅戏曲、火秀铁花,令人目不暇接。
二是技艺体验生动有趣。 宜昌博物馆结合四楼 “古城记忆”展区的长盛川茶艺、花馍、漆扇、版画、棕编、彩陶等非遗消费场景,打造逛展、互动、猜灯谜、抽奖等活动,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 随州草甸子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展示剪纸、糖画、竹雕、根雕等精妙技艺,为游客提供射箭、投壶、蹴鞠等传统活动的沉浸式体验。十堰郧西各类国家级、省级非遗在郧西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区亮相,众多外地游客以 “游玩+体验”的方式感受文化,郧西三弦唱响非遗传承,为非遗春节增添新韵味。
三是游园灯会 热闹非凡。 武汉花博汇举办 “花火富贵年”新春系列活动,打造全长2公里的数十组大型主题花灯,并开展非遗火壶、火魔方等火秀表演。黄石青铜源·铜绿山首届新春灯展以将中国彩灯非遗文化的中式浪漫和东方美学巧妙融合,专属于黄石的青铜特色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天门开展“北湖夜游小灯会”活动,围绕“赏灯会”“品民俗”“过大年”的主题,提升群众非遗文化体验,让街区“热”起来。 襄阳、宜昌、潜江 ﹑ 仙桃 等地举办大规模新春灯会,让游客感受浓浓年味。
五﹑ 丰富供给,文旅市场持续 火爆
春节期间,为丰富和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全省文旅部门积极 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不断 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一是特色惠民演出年味足。 春节期间,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艺术单位精心策划 1000余场特色群众文化活动, 为广大人民群众奉上满载喜庆与和谐的诚挚祝福,让八方游客在荆楚大地感受浓浓的年味与喜悦。 省京剧院举办 “2025新春京剧惠民演出季”,武汉市开展“年味武汉”文化下乡,宜昌市举办“群众大舞台”群众广场舞展演, 黄石市开展 “我在黄石过大年 磁湖之春”群众文艺展演主题活动, 荆门市举办全民艺术普及成果 汇演,咸宁市组织系列 “村晚”活动,黄冈(浠水)开展杂技春节演出,潜江市举办“花鼓迎春”戏曲迎新惠民演出等。
二是精彩夜游人气旺。 春节期间,武汉市夜游经济持续升温, “不夜武汉”魅力尽显。知音号 接待游客1.4万人次,同比增长17% 。 夜上黄鹤楼热度一路狂飙,已成为来武汉游客新春打卡顶流圣地。即使天气寒冷,长江大桥上依然人山人海,游客争相欣赏璀璨的江城夜景。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春节期间在奇幻谷连续六天举办烟花空中大秀活动,用瑞彩祥云瀑布烟花 敬一年的灿烂时光。 宣恩县在仙山贡水旅游区,沿 “一河六街五点”,打造以福为主题的灯组、灯笼以及创意福字打卡点,营造一河福境、六街福味、满城福气、灯火绚丽的喜庆浪漫场景,并获央视重点推介。
三是滑雪温泉亮点新。 春节期间,全省温度小降,部分地区迎来新春初雪,滑雪、温泉等冬季文旅活动受到游客热捧。襄阳横冲国际滑雪场开张首日就迎来省内外近千名游客打卡,登榜湖北热门滑雪景区 top10。宜昌举办第二届大众冰雪季活动,推出“冰火之旅”四条冬季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滑雪+温泉+民俗+特色美食”休闲文旅产品,成为春节期间 爆款文旅产品。恩施州“知音湖北 2024—2025南国冰雪季”活动和2025 中部六省大众滑雪湖北邀请赛效益持续释放,巴东绿葱坡滑雪场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神农架冰雪旅游供给丰富,春节期间滑雪赏雪游客超过3万人。咸宁市际华园滑雪场开展“冰雪狂欢季·龙腾蛇舞闹新春”活动, 在雪地尽情撒欢后,泡个通体舒适的温泉,已成为冬日冰火碰撞的不二选择。咸宁碧桂园凤凰温泉中心景区升级打造中药浴、红酒浴、牛奶浴等 50个特色泡池,推出糖画、投壶等亲子活动。荆门天沐温泉准备了一系列新颖别致的新春活动,如川剧变脸、杂技表演、唐风舞蹈、齐天大圣表演等,让游客在享受温泉的同时,也能沐浴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之中。 携程数据显示, 2025年1月1日至2月28日,湖北滑雪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82.89%。
四是入境旅游态势好。 为满足境外游客来鄂旅游便利化需求, 全省 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已完成外国人持永居证的线上购票及刷证入园等应用 , 发布面向港澳和海外学生的游学旅游线路,湖北深度游线路在港澳台地区和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家 成功落地。宜昌三峡机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方向增加航班,可直飞泰国曼谷、越南胡志明和河内、新加坡 和 中国香港等重点境外及地区客源城市。宜昌东站为入境游客量身制定最优出行方案,办理往返车票,开辟团体专用绿色进站通道,组织专人全程帮扶引导乘车,优化接驳大巴线路,提供公铁接驳专用通道。 1月14日 至 17日,“知音湖北”文旅宣传推介走进东南亚越南、泰国、老挝三国,重点推介了湖北主题旅游线路,传承弘扬中国春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年初二,湖北省组织策划 “欢乐春节·五洲游客湖北过大年”活动,来自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250多名游客 在 武汉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新年的浓郁氛围,有效增强湖北文旅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春节 期间武汉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48%。
六﹑全面保障 , 假日文旅市场平稳 有序
假日期间,全省各地全面落实假期旅游服务保障工作,给广大游客营造了一个安全、整洁、舒适、有序的旅游环境。
一是正面引导舆论宣传。 自春节假期以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央媒高度关注湖北,共推出重头报道 108篇(条),聚焦央视武汉分会场文旅动态、非遗展示、春节各地民俗活动以及文旅假日消费。1月26日至2月4日,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财经频道等累计播发湖北春节文旅报道35条次。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湖北春节主题稿件78篇次。央视《新闻联播》以“欢乐迎新春,喜庆过大年”为题,报道武汉众多“春晚地标”旅游热度持续攀升。黄石在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未苏湾精心策划非遗闹新春活动,组织王贵武龙灯、阳新采茶戏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民俗展演活动,被央视《晚间新闻》《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专题报道。咸宁通城药姑古瑶村摆起长桌宴,跳起拍打舞,喜迎八方游客,上千名当地村民、游客感受民俗喜庆氛围,受到央视CCTV-13新闻频道“喜乐安宁中国年‧非遗陪您过大年”栏目关注,进行题为《品长桌宴跳拍打舞 古瑶村里年味足》的报道。《恩施年味》宣传短片亮相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年味里的非遗》,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土家稀奇哥”组合在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上演唱恩施民歌《六口茶》,推动恩施文旅火爆出圈。央视《金蛇狂舞 中国年味》节目,以“探访中国年味”为主题,在仙桃沔阳小镇和梦里水乡拍摄取景。《经济日报》2月1日头版以《 ‘冰雪赛道 ’掀消费热潮》为题,对宜昌五峰国际滑雪场 “冷资源”转化成“热经济”作出重点报道。新华社用国际化视角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 “黄鹤楼中吹玉笛——国际壁画师绘出唐诗里的武汉”,同时联动海外平台发布《希腊街头壁画艺术家体验中国年》《俄罗斯游客湖北过大年》等内容。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发布《免签效应持续显现 境外游客“热”游湖北》等稿件,覆盖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受众。
二是推出系列惠民促消费举措。 在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基础上,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旅游惠民活动。 襄阳谷城狮子岩生态旅游区、石花生态白酒庄园、南河小三峡景区、班河大峡谷景区等 A级旅游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免费送出数千张门票,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推出在宾阳楼、关帝庙、张居正景区售票处背诵指定诗词,可免费游玩景区;春节假期,属蛇或名字含拼音“she”汉字的游客,凭身份证原件,免景区首道门票。 随州炎帝故里景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恩施土司城、龙麟宫景区等多个景区推出除夕、春节免门票措施。咸宁、黄石推出 “大学生惠游活动”,在校大学生可免费游玩多家景区。
三是打造文明旅游环境。 节前,向文旅企业发出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提升倡议,呼吁聚焦服务质量,广泛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 各地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新媒体等发布春节假期旅游安全文明提示,及时转发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天气预警信息,提醒游客文明旅游、安全出行 。此外,各地还通过新媒体矩阵提供准确、及时的旅游信息,确保游客能够充分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交通状况、天气情况等;除传统的电话和网上投诉外,各地文旅部门还积极探索和推广多元化的投诉渠道,如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电子邮件、信件、上门等方式,方便游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诉方式。
四是严守安全底线。 1月28日,省委主要领导对武当山、大峡谷景区情况进行调度,并对全省假期旅游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省文旅厅主要负责人对木兰草原、省博物馆等多个景区进行视频和电话调度,强调要加强假日期间文旅场所的安全管理和文旅市场秩序管理,严查违规经营行为,让广大游客和群众感受到湖北的热忱和温度。春节期间,全 省开展 “查险除患 安全迎新 ”跨年专项整治行动, 未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事件、安全事故和社会 舆情,文化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