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钟鸣楚天元宵夜”,数万人齐聚省博猜灯谜、品非遗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5-02-13 17:39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张靖 通讯员黄敏 艾文斌) 2月12日,正值乙巳蛇年元宵节,湖北省博物馆北广场灯火辉煌,锣鼓喧天,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群众艺术馆联合承办的“钟鸣楚天元宵夜”非遗主题展演活动盛大启幕。此次活动通过“文物活化 + 非遗市集 + 舞台展演”等多元形式,为公众打造了一场传统与现代深度交融的文化盛宴,正月十五、十六两天内吸引超6万人次参与,也为“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活动现场。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供图

  科技赋能,文物“活”起来

  夜幕笼罩下,博物馆北广场流光溢彩,四组文物立柱显示屏与彩灯长廊相互映衬。借助数字技术,省博馆藏文物重焕生机:漆龙蛇豆仿若游动,鳞片光影闪烁如星河;浮雕鸟纹双蛇盖漆木匜式杯上双蛇盘旋,在AI互动中“讲述”楚地礼乐文化;彩漆木雕小座屏化为动态画卷,虎座鸟架鼓、越王勾践剑等文物IP以国漫风格呈现于屏上,游客还能通过AR合影实现“古今对话”。现场一位游客感慨:“文物不再是玻璃柜里的‘老古董’,孩子边玩边学,连我们都大开眼界!”

  虎座鸟架鼓、越王勾践剑等文物IP以国漫风格呈现于显示屏上。通讯员黄敏 供图

  此外,在北馆台阶上,以情景表演形式呈现2025年央视春晚上湖北音乐人创作的新歌《世界赠予我的》,在探索新叙事形态的同时,借助高科技提升作品感染力。北馆大厅内,乐舞从馆藏文物到舞台演绎,实现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新紧密结合。

  非遗入集,市井“潮”起来

  “龙狮舞动,蛇鸟展翅。知音湖北,钟鸣楚天。”南北广场上,憨态可掬的“金狮”翻腾跳跃,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环形广场东西两侧,非遗市集人头攒动。

  游客赏花灯。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供图

  东市“匠造荆楚”区域,老河口木版年画拓印吉祥纹样,恩施玉露茶香四溢,大冶刺绣飞针走线,红安绣活再现“指尖上的党史”,武汉面塑艺人捏出Q版“越王勾践剑”;西市“舌尖记忆”处,五芳斋汤圆、德华楼美食、孝感麻糖、黄石港饼、龙须酥等传统小吃香气扑鼻,现煮汤圆摊位排起长龙。互动专区内,千盏花灯组成谜墙,猜中者可获编钟书签、漆器纹样口罩等文创礼品,非遗体验券发放超3000张。

  非遗集市上,小游客们看捏糖人。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供图

  舞台演绎,文化“燃”起来

  启动仪式上,嘉宾敲响编钟,“知音湖北 钟鸣楚天”之声寄托美好期许。由光影勾勒的神鸟凤凰振翅凌空,寓意昂扬向上。气势磅礴的古典舞《激楚》震撼上演,舞者以楚国宫廷乐舞体态,引领游人梦回先秦楚国,领略楚人独特文化。

  活动现场。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供图

  中央舞台上,非遗元素贯穿始终,好戏连台。黄梅戏《夫妻观灯》唱响荆楚乡音,诙谐演绎元宵民俗;武当武术《神韵》刚柔并济,尽显道家哲学;杂技《转碟流光》惊险炫技,引爆观众喝彩;民族器乐《九州同》融合编钟、古琴,奏响中华文化共鸣。一位90后观众举起手机全程直播,感叹:“原来非遗可以这么‘飒’!”

  此次“钟鸣楚天元宵夜”活动以“非遗+”模式突破传统展陈,通过技术赋能、跨界融合、年轻表达等方式,探索“文物活态化、非遗场景化、节庆IP化”路径。

  活动现场。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供图

  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张晓云表示,今年是春节申遗后首个非遗春节,省博在春节前推出“巧夺天工——湖北工艺美术精品展”首个非遗类基本陈列,元宵节又策划举办形式更加活泼多样的非遗主题展演,积极探索“文物活态化、非遗场景化、节庆IP化”路径,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

  (值班总编辑 蔡早勤 值班主任 张萌 值班编辑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