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万建辉) 2024年11月,顶流网红李子柒视频展示了漆器制作的四十余道工序,其中式美学令无数网友沉醉。日前,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推出《丹漆随梦——江西萍乡非遗漆画作品展》,精彩呈现长江流域漆艺非遗文化,让武汉观众一饱眼福。
《丹漆随梦——江西萍乡非遗漆画作品展》在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开展。记者万建辉 摄
3月17日上午,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院内春光明媚,长江网记者在晴川阁主楼一楼和二楼展厅见到这批展出的漆画作品。49件(套)漆画作品,涵盖花儿系列、老房子系列、四季系列、建筑装饰系列、花草系列、风景系列等,初看上去像油画,仔细看发现作品材料丰富,具有层次感,形态质感富有想象力,无论在视觉还是触觉方面,都展现了独特的绘画语言与艺术感染力。
参展漆画作品。记者万建辉 摄
观众在作品前。记者万建辉 摄
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保管陈列部主任张引娣介绍,漆艺在中国历史悠久,极富东方神韵,是文化传承、追随先哲的文化印记,也是文化艺术传承的信物,所呈现的画面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装饰美化,更有对美学观念的思考和漆画本体语言的追索。
1977年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将中国漆器的历史提前至六七千年前。它的出现,表明中国人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认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参展漆画作品。记者万建辉 摄
脱胎于传统漆艺的漆画,是漆艺和绘画的结合体,在中国古代广泛应用于家具、器物和建筑装饰,具有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传递着东方文化质感和温度,是世界了解中国独特文化的一个窗口。
萍乡漆画作为位于赣西地区的萍乡市非遗代表项目,不仅继承了传统技艺,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辅以金、银、锡以及蛋壳、贝壳等,还融入了萍乡现代的艺术元素,将青山绿水、城镇建设、风土人情等元素融入其中,展现了漆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观众在展厅观展。记者万建辉 摄
此次展览的这些漆画作品,由江西著名漆画艺术家、江西省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委员李志刚先生捐赠,萍乡博物馆馆藏,具有独特的绘画语言与面貌。作为一名对漆画艺术理想的践行者,李志刚先生数十年在漆画领域里耕耘探索,将古老技艺与现代创意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中国漆画家作品展等国家级展览,并受邀参加国际艺术交流活动和展览。
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张丽红告诉记者,漆层如历史,打磨需匠心,此次与萍乡博物馆合作推出萍乡漆画作品展,展示了长江流域漆画的精髓,作品中流淌的楚风赣韵与晴川阁的荆楚底蕴,共同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深化了长江流域文明间的对话。
参展作品《京剧脸谱》。记者万建辉 摄
萍乡博物馆文物征集与展览策划部主任胡志群表示,本次联展通过49件(套)非遗漆画作品,呈现赣西传统髹漆技艺的创新转化,展现“千磨万彩”的匠造精神,希望借助武汉平台推动非遗活态传承,让传统工艺在当代焕发新生,让广大观众近距离欣赏这一古老又充满魅力的非遗文化,促进长江流域非遗文化共享共情。
(值班总编辑 王雪 值班主任 张萌 值班编辑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