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刘昆) 2025年“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4月启动,在此背景下,两场兼具历史深度与文化温度的主题阅读活动本周末接连登场。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新书分享会海报。
4月18日,独立学者孙立天携现象级著作《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做客武汉图书馆;4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记者董倩带着新书《董倩爱问・每一次抵达,终有意义》亮相江汉大学。两场活动由武汉市新华书店联合商务印书馆、陕西人民出版社、武汉图书馆与江汉大学等单位举办,以“历史解码”与“现实观照”为双主线,串联起古今中西的文明对话与职业哲思,为江城读者打造沉浸式的思想交流平台。
4月18日下午,历史学博士孙立天将在武汉图书馆报告厅开启“全球化视野看历史:从《康熙的红票》谈起”主题阅读分享。作为独立学者,孙立天深耕中外交流史研究,其2024年推出的中文新作《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甫一问世便引发关注,斩获豆瓣年度历史・文化图书、刀锋图书奖年度好书等十余项大奖,发行逾10万册,成为兼具学术深度与阅读趣味的口碑佳作。
该书以2019年拍卖会上惊现的康熙朱批“红票”为切入点,揭秘1716年康熙皇帝派往欧洲的特殊使命。作者通过梳理清初宫廷与西方人士的互动,重构了一幅别样的历史画面:从历算之争到边界谈判,从官方往来到民间交流,展现了清朝与世界的多元联结。不同于传统叙事,书中对“闭关锁国”等历史论调提出新思考,许倬云、杜家骥等学者评价其“为清史研究带来全球化新视角”。
孙立天将围绕“康熙为何派遣西方人士出使欧洲”“中外技术交流如何影响宫廷决策”等话题,结合“佟氏家族与外来技术”“边界谈判中的多元角色”等书中精彩章节,解析宏观历史进程中的个体命运。分享会将通过40分钟主题演讲与20分钟互动环节,带领读者揭开红票背后的历史迷雾。
《董倩爱问・每一次抵达,终有意义》讲座见面会海报。
4月19日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记者董倩将走进江汉大学科创大楼江大厅,带来《董倩爱问・每一次抵达,终有意义》讲座见面会。作为从业近30年的资深媒体人,董倩以“温柔而犀利”的提问风格闻名,曾深度参与港珠澳大桥竣工、APEC峰会等重大事件报道,始终致力于在新闻现场捕捉时代脉搏与人性光芒。新书凝结其25年职业积淀,被称为“中国新闻界的心灵独白录”。
《董倩爱问・每一次抵达,终有意义》精选近40篇人物故事,既有对政商领袖、文化名人的深度对话,也有对平凡人的细腻观察。董倩以记者的独特视角,剖析新闻背后的生命韧性——汶川地震中坚强重建的母亲、坚守边疆教育的教师、疫情中逆行的医护人员……传递“抵达不仅是物理到达,更是心灵共鸣”的人生哲学。书中首次披露央视一线采访幕后,展现新闻人如何在舆论浪潮中保持客观温度。
活动现场,董倩将分享“重大事件中记者的责任与共情”“如何用提问挖掘故事背后的真相”等从业心得,结合书中案例解读新闻工作的“平衡艺术”:如何在犀利追问中守护人文关怀,在舆论压力下坚守专业初心。观众互动环节将邀请现场读者上台与作者互动对谈,并赠送签名版藏书票,现场还将限量发售作者签名书。
据悉,两场活动作为“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从历史纵深与现实观照角度诠释“阅见长江・读懂家乡”的精神内核:孙立天博士以文物实证与全球视野,展现清代汉口在中外交流中的历史定位;董倩以新闻人的敏锐洞察,呈现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武汉印记与个体故事。
(值班总编辑 王雪 值班主任 张萌 值班编辑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