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生态保护:从守住底线到重塑生态价值的新探索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宜居频道

2022-10-16 18:54 来源: 武汉自然资源和规划
【字体:


  当来自各地的人们漫步在东湖、后官湖绿道、木兰山景区等地时,无不感叹大自然对武汉的偏爱有加。武汉以“江城”闻名天下,生态格局可以概括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北峰南泽”。
  在城市历史中,历轮总体规划都强调对生态空间的保护,提出了禁限建分区、生态框架、绿地系统、山水园林城市等众多规划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守护武汉这一城山水?武汉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用十年时间给出了一份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武汉很多做法走在了全国前列。在编制规划上,对接武汉市规划编制体系,建立了一套全国创新的生态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法定规划层面,先后编制完成了武汉市都市发展区1∶2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全域生态框架保护规划等,首次划定了全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锚固了全市生态框架结构,实现了对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的应保尽保。专项规划层面,联合行业部门编制了山体、湖泊等各类生态要素专项规划。实施性规划层面,大力推进生态空间内郊野公园等功能区规划编制。
  经过多年努力,武汉逐步实现了生态领域从规划编制、法规政策到实施监督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让东湖绿道成为享誉世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范例;修复75座、1.3万亩破损山体,群山归来呈现一片青翠;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汇集93万余个调查图斑,全面查清全市国土利用状况……天更蓝了,水更清了,亲近自然的环境更多了,这是武汉人这些年最直观的感受。


  ▲在山水间骑行。
  2019年,按照中央部署进行机构职能调整后,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肩负起新的生态综合保护和利用职能。武汉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提出将以“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工作思路,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系统性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龙阳湖公园,城市“疤痕”变“绿肺”的硃山生态修复,原为污染土地修复后迎来新生的硚口区132亩土地,均为这一思想指导下的成功案例。
  同时,52家联盟成员单位组成武汉市生态规划设计产业联盟,编制全市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绘制全域全要素“生态资源现状一张图”等多项工作稳步推进。
  新的努力还在继续,生态文明建设也将迎来新的局面。未来,武汉还将通过挖掘武汉市生态资源的内在价值,促进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发挥,实现武汉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武汉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也将继续保持这份眼光和定力,守住生态这一城市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资源,让武汉的可持续发展远景可期。
  【城市蝶变】


  ▲2015年,江夏灵山修复前旧貌。


  ▲2022年,修复后的灵山成新晋旅游地。
  基本生态控制线
  基本生态控制线是指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的界限。
  2012年3月,《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市人民政府第224号令)正式公布并于5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我市首次实现生态框架的制度化管理。依据政府令的相关要求,结合规划管理的实际需求,该规定划定全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总面积为6391平方公里,约占武汉全域面积75%;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新建项目实行严格控制,不符合准入要求的实行“零审批、零进入”,并鼓励既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逐步搬迁。
  2013年6月26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实施的决定》,这是全国城市中第一个关于生态控制线的“人大决定”。2016年10月,《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施行,该《条例》是全国首部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地方立法。可以说,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和实施为武汉保有“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山体修复“群山归来”
  2013年至今,武汉市对75座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累计修复面积1.3万亩,修复规模、效果及范围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均居首位。
  为破解我市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投入不足、治理目标单一、系统性不足等问题,2018年,武汉市申报江夏区为湖北省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县)区,以灵山矿区为先行试点,积极探索“政企联合”的工作机制,以“全生命周期”为规划引导,探索废弃矿山复垦利用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新路径。目前矿山生态公园景观基本形成,实现废弃矿山“痛点”变“亮点”的转变,赢得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如今,在东湖高新区,曾被挖断山脊的黄龙山植被繁茂、绿道成环,吸引周边居民来此散步;二妃山近7万平方米垃圾场经掩埋处理,重披新绿,闻不到丝毫臭味;蔡甸龙霓山因采矿形成的20余个巨坑被一一填埋、修复,不仅建成了军运会射击射箭馆,还兴建了年产值约5亿元的工业园,“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城市
  2017年,武汉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城市,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生态”等地质要素,组织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实施系列调查工作。
  获批成功后,近些年来我市查明全市地下空间结构特征,评价了工程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分析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禀赋,取得中深层地热勘察重大突破;开展长江、汉江沿岸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地质调查,助力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岩溶地面塌陷精细调查,支撑地灾科学防控;完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保障城市发展安全;建立多级三维地质模型和地质信息平台,服务智慧城市建设。


  ▲新型基础测绘应用系统展示图。
  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试点城市
  2019年,自然资源部复函同意设立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武汉试点,武汉成为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设立的首个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试点城市。
  按照自然资源部对国家新型基础测绘武汉试点批复的总体要求,我市已形成了按需供给的产品体系、智能生产的技术体系、协同共享的管理体系、健全使用的标准体系。武汉市新型基础测绘试点成果由自然资源部向全国推送,为全国各地区开展新型基础测绘建设提供了“武汉经验”。
  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设计产业联盟
  2021年3月,中国武汉第一届生态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举行。来自多个领域的13位院士、大师、专家受聘担任武汉生态规划设计产业高层次专家组专家,成立了武汉首个跨行业生态联盟——武汉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设计产业联盟,50多家成员单位将紧密合作,探索多部门协同下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新路径,寻求生态保护的“武汉模式” 。
  生态规划设计联盟将积极探索武汉生态修复新路径,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坚持生态保护的系统性、持续性、全过程三大原则,通过建体系、促实施、搭平台等三大举措,力争实现在生态保护与修复利用工作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分散单一”向“系统整体”转变,由“划线管控”向“主动建设”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多方参与”转变。同时搭建了生态资源现状“一张图”,构建全市生态保护修复利用规划体系,推动项目实施落地。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爱好者李学党:为生态“留白”更多鸟儿在汉安家
  我在武汉工作生活了近50年,我老家在河南南阳,1974年因入伍第一次来到武汉,当见到长江的那一刻,内心极其震撼,过去只在书本中看过、脑海中想过长江的影像,而如此宽广的大江穿城而过,亲眼所见时感觉整个心胸都变得开阔起来。
  15年前我喜欢上摄影,走南闯北也去过不少地方,武汉是自然资源极丰富的城市,一城江水半城山,湖泊的保护、山体的修复、绿道的修建、郊野公园的布局,让人们多了亲近自然的机会,也给我们摄影爱好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我的拍摄类别中不少涉及生态的内容,长江边、各大公园里、东湖绿道、后官湖绿道、府河湿地、涨渡湖湿地等。近些年来,对于生态变化最深的感受是“鸟不怕人”了。武汉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带上,每年11月近十万候鸟相聚江城,这些年城市对湖泊湿地的保护,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鸟儿不再那么有警惕性,我们也能更近距离观鸟。鸟的种类也在增加,连全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也在武汉安了家。今年,武汉市观鸟协会的摄友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澥湖附近,就发现了一处青头潜鸭集中繁殖地,几个月来,协会成员们见证了青头潜鸭相亲、产卵、孵蛋、带娃的全过程。
  我拍照比较多的地方是府河和涨渡湖湿地,东湖和后官湖绿道,这些地方留有自然野趣,容易出片,它们未被高楼大厦“侵蚀”,是城市中“留白”之地。我关注最多的是长江武汉段的生态变化,我希望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不一样的美,放弃浮光掠影的拍摄方式,带着感情去发现,去体验,记录人、城市、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就像美妙的音符一样,前后呼应、抑扬顿挫。这些生态和谐的画面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影像是武汉环境提升的一种记录,留下美的环境,将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持续受益。来源: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长江日报
  编辑:郑莹 赵卉
  审校:姚峰
  运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


  我就知道你“在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