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菜薹”不是谁都能叫,今后得符合这些标准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9日讯(记者周劼)从种子到成品,从土壤到加工,覆盖洪山菜薹全产业链的1+4标准将于近期发布。这是长江日报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洪山菜薹品牌打造及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获悉的。
作为湖北久负盛名的地方瑰宝,洪山菜薹素有“金殿御菜”之美誉,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鄂·洪山菜薹”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张名片,2022年进入湖北省十大农业产业链蔬菜链的建设内容。
洪山菜薹品牌保护及打造,既要规范品牌管理,也要提升品牌价值,都离不开标准的制定。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副所长周国林向记者表示,省市相关单位正在加紧制定洪山菜薹的1+4标准体系,近期会陆续发布,让符合标准的菜薹才能叫洪山菜薹。1+4标准是指洪山菜薹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品种和良种繁育标准、产地环境标准、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及分级包装标准等。
同时也是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试验站团队成员的周国林介绍:这些标准中,产地环境标准是首次制定,它将严格规定洪山菜薹种植的产地和土壤环境,想要打洪山菜薹的品牌,就要土壤检测过关;栽培技术的标准重点规范洪山菜薹生产投入品、栽培程序,为生产高品质菜薹提供保障;产品分级标准就是要按照质量将洪山菜薹分不同的等级,产品要按发源地(宝通禅寺)、原产地(石牌岭)、辐射地(江夏和蔡甸)、高山合作基地等来源及产品质量进行分级包装,提升品牌价值。等级越高标准越严,而且越高的等级必须包含越多的文化要素。
据悉,自2005年以来,相关单位陆续发布过《“洪山菜薹”湖北省地方标准》等标准,对于洪山菜薹原产地域保护、品牌打造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经过十几年发展,洪山菜薹在全省种植面积达1.48万亩,大多都是农户或合作社小规模种植,也带来品种退化、生产过程标准不一,生产出来的洪山菜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秩序混乱、品牌价值没有充分体现等问题。
此次1+4标准体系就是在原有标准基础上,更全面、更细化、更系统地制定和修订,从品种到产地、从栽培到销售方方面面,做到统一种源、统一包装、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宣传,保证洪山菜薹的品牌质量,促进洪山菜薹的产业发展。
“洪山菜薹品牌打造及产业发展”研讨会由武汉市农科院和洪山菜薹产业协会联合举办,省蔬菜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市标准研究院、市农科院蔬菜所以及知识产权公司、品牌策划公司、洪山科投公司、洪山菜薹产业协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会议。
【编辑:汪宇瑾】
作为湖北久负盛名的地方瑰宝,洪山菜薹素有“金殿御菜”之美誉,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鄂·洪山菜薹”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张名片,2022年进入湖北省十大农业产业链蔬菜链的建设内容。
洪山菜薹品牌保护及打造,既要规范品牌管理,也要提升品牌价值,都离不开标准的制定。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副所长周国林向记者表示,省市相关单位正在加紧制定洪山菜薹的1+4标准体系,近期会陆续发布,让符合标准的菜薹才能叫洪山菜薹。1+4标准是指洪山菜薹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品种和良种繁育标准、产地环境标准、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及分级包装标准等。
同时也是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试验站团队成员的周国林介绍:这些标准中,产地环境标准是首次制定,它将严格规定洪山菜薹种植的产地和土壤环境,想要打洪山菜薹的品牌,就要土壤检测过关;栽培技术的标准重点规范洪山菜薹生产投入品、栽培程序,为生产高品质菜薹提供保障;产品分级标准就是要按照质量将洪山菜薹分不同的等级,产品要按发源地(宝通禅寺)、原产地(石牌岭)、辐射地(江夏和蔡甸)、高山合作基地等来源及产品质量进行分级包装,提升品牌价值。等级越高标准越严,而且越高的等级必须包含越多的文化要素。
据悉,自2005年以来,相关单位陆续发布过《“洪山菜薹”湖北省地方标准》等标准,对于洪山菜薹原产地域保护、品牌打造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经过十几年发展,洪山菜薹在全省种植面积达1.48万亩,大多都是农户或合作社小规模种植,也带来品种退化、生产过程标准不一,生产出来的洪山菜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秩序混乱、品牌价值没有充分体现等问题。
此次1+4标准体系就是在原有标准基础上,更全面、更细化、更系统地制定和修订,从品种到产地、从栽培到销售方方面面,做到统一种源、统一包装、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宣传,保证洪山菜薹的品牌质量,促进洪山菜薹的产业发展。
“洪山菜薹品牌打造及产业发展”研讨会由武汉市农科院和洪山菜薹产业协会联合举办,省蔬菜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市标准研究院、市农科院蔬菜所以及知识产权公司、品牌策划公司、洪山科投公司、洪山菜薹产业协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会议。
【编辑:汪宇瑾】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