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昨天寻市场,政府今天送资源上门,养鱼的难题解了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日讯(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吴卉)6月1日的对接会还没结束,华为(武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运营总经理王丹凤,就与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雷斯琦互换了联系方式,双方将围绕使用华为技术合作进行“智慧养鱼”进行深入探讨。
5月31日中午,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区企业人才中心”)收到创新中心发来的一份文件,文件里列举了277家武昌区规模较大、行业排名靠前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名单。希望能与这些企业取得联系,向他们推介华为的技术和服务。

武昌区多个职能部门与企业代表组团拜访华为(武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记者覃柳玮 摄
创新中心总经理邓鹏程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2021年9月29日落户武昌区后,截至目前,创新中心已为20多家企业提供了云服务,为相关企业降低人力成本约40%,提高管理效率约20%。虽然经营一直顺畅,但创新中心的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创新中心现在服务的20多家企业都是科技企业,但华为的技术可以服务金融、商贸、生活等各行各业,企业急需扩大市场。他们便给区企业人才中心发去了这份文件。
接到企业诉求,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湖北厚裕律师事务所、海创云国际企业中心、斗转科技园、武汉人瑞人力等名单里的8家相关企业。同时,与区科经局、财政局、大数据中心、首义路街、税务局等进行了对接。1日,各职能部门与企业代表组团拜访创新中心,进一步了解创新中心的需求。王丹凤对记者感叹:“我昨晚10点半还在和区企业人才中心对接相关信息,没想到今天上午他们就带着资源来了。”

华为(武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向其他企业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记者覃柳玮 摄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加了当天的对接活动,该公司专注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细分领域。工作人员雷斯琦介绍,公司希望通过算法实现“智慧养鱼”。“传统养殖中,鱼浮出水面,我们才知道缺氧了,但这时候鱼其实已经不舒服了。我们希望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溶氧、亚硝酸盐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实现系统自动补水等功能。”
王丹凤则表示,华为曾做过“智慧养猪”项目,“智慧养鱼”也可以实现。创新中心可以对企业以往的数据进行训练,开发新的算法和软件。雷斯琦说:“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技术公司,今天和区企业人才中心一起拜访创新中心,我们找到了渠道,对接高效,可以实现双赢。”

王丹凤(左)和雷斯琦互换联系方式。记者覃柳玮 摄
区企业人才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企业人才中心还将继续联系相关企业与创新中心对接,为他们开拓更多市场,进一步做好“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
【编辑:郑晓晓】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