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实施产业倍增 夯实支点之基

新闻中心 > B首页 > 要闻

2025-02-09 12:01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当前,全省上下正强力推动、向高而攀,坚持以“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为抓手,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区域竞争中奋勇争先,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夯实底盘支撑。

  关键词:布局抢滩

  传统新兴未来产业“三线并进”

  烽火通信数字工厂完成数字化改造后,智能产线和5G机器人成为生产主力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张真真

  武钢与中国联通合作打造“5G智慧钢厂”,实现一键式炼钢,铁水运输效率提升10%,荣获2024年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最佳移动互联经济创新奖”,标志着湖北5G+冶金行业创新成果得到全球认可。

  中国电信与美的集团在荆州合作打造5G全连接冰箱工厂,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52%、产品交付周期缩短25%、质量缺陷降低64%,项目入选第8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

  “中华老字号”马应龙携手湖北移动打造全国首家5G全连接中药企业,产品交付周期缩短一半以上……随着我省“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落地见效,大批传统企业掀起“老树发新枝”智能升级热潮。

  房地产和建筑业是我省的传统支柱产业,去年税收占全省税收的18.2%、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3.2%。“新春第一会提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湖北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转型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丰雷说,下一步将顺应群众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宅供给,激活“三个置业”需求,推动房地产从“卖房子”向“卖服务”转型。要打造“湖北建造”升级版,依托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推进BIM融通和国产化替代,加快建筑机器人、3D打印等高端装备体系建设,推动建筑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为社会供给更多高品质建筑产品。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剑华表示,将加快数字建造、低碳建造、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攻关,在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等领域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助力传统基建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针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春第一会”提出了“在重点领域聚势突破、布局抢滩”的新要求。烽火通信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军表示,将充分发挥科技央企的引领带动作用,布局抢滩万兆光网、海洋光通信、车载光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空天地海全场景的光通信产业布局,为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作贡献。

  “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新春第一会催人奋进。”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说,未来三年,高德红外将加强研发投入,持续突破高端红外探测、智能感知融合等前沿技术,加快推动脑神经医学、低空经济等领域创新成果转化,用“硬核科技”筑牢湖北产业根基。

  “加快传统、新兴、未来三大产业‘三线并进’,数字底座是根基。”中国信通院工物所中部运营中心副主任黄子沛介绍,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武汉顶级节点,中国信通院将进一步助力湖北做实工业互联网数据枢纽。湖北铁塔党委书记、总经理蒋勇表示,作为5G新基建“主力军”,湖北铁塔将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通过“铁塔+5G+AI”打造集视频、物联设备、雷达、气象、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多源数据的空天地全域感知网,为湖北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聚链成群

  “三链”融通助现代化产业向新攀高

  2月4日,湖北诺德锂电铜箔产业园,一台台生箔一体机高效运转,员工加紧赶制订单。该公司预计一季度完成产能1.2万吨,全年总产值实现翻番。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周巍 张春玲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刘天纵

  2月8日,在武汉市长江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正泰高压电气设备(武汉)有限公司5G+绿色智慧工厂繁忙有序。这是国内高压配电行业首个数智化工厂。

  “2月份的订单已经排满,营收同比增长36%以上。”该工厂工艺经理朱春烽介绍,2024年8月,在湖北移动助力下,工厂完成5G数字化改造。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年产值增加3000万元,还为离散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湖北移动是我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之一。得知产业链伙伴改造后生产火热,湖北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魏春辉的底气更足了:携手更多产业链伙伴深化“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融合创新,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AI+”行业应用标杆。

  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要坚持以“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为抓手,在链群协同上狠下功夫。“新春第一会”提出,完善“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加快促进产业聚链成群。魏春辉表示,湖北移动将聚焦人工智能、6G等重点领域,依托强大的智算能力及九天大模型体系,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行业引领优势和带动力,加快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助力湖北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链。

  作为汽车制造产业链龙头企业,岚图汽车同超过300家零部件与供应链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将积极开发本土供应商,不断提升供应链近地化配套率,助推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补链、强链。

  有了“链主”引领,还得有“链创”支撑。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是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创机构,该院院长助理、创投转化部总监刘昊表示,将聚焦“紫东太初”大模型创新,持续迭代技术能力,推动其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多领域应用。同时扩大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合体规模,通过组建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发起产业投资基金,开辟产业应用新赛道,构建产业协同新体系,与“链主”企业共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树牢集群发展意识,持续深化‘三链’融合机制,‘一链一策’推动新兴特色产业提速扩量。”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刃表示,作为重点产业链牵头部门之一,省经信厅将会同“链主”企业和“链创”单位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增强“三链”融合协同力。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资源优势,为产业链发展领航助力。强化“链主”导航引领作用,推动上下游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激发“链创”协同攻关潜力,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前沿引领技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现代化工及能源产业是湖北今年的准“万亿级”产业,应城市现代化工产业去年入选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应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梁新宏表示,将精准对接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完善“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做大做强新都、双环等“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做实做强盐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工产业聚链成群,全力建设全省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

  关键词:雁阵梯队

  打造“皓月当空”“满天繁星”的企业生态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员工在检查即将出厂的多模光纤产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张真真

  走进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一根粗壮的光纤预制棒犹如“水晶金箍棒”,置于印有“YOFC”标志的洁白展台上。

  这根碗口粗的光纤预制棒,创造了全球最高拉丝速度,单根预制棒可生产长达1万公里的光纤,是全球行业的顶尖水平。

  一旁的空芯反谐振光纤,是长飞光纤抢占全球光通信技术制高点的又一力作,其颠覆性使用空气纤芯替代玻璃纤芯,相当于在头发丝细的光纤里建“隧道”。相较于传统实心光纤,空芯光纤的传输时延降低约34%,在远程手术、高频金融交易、AI超算网络等应用场景中非常关键。

  长飞光纤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说,湖北“新春第一会”明确了“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的目标,这为全省企业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信心。长飞光纤作为光通信行业领军企业,将聚焦空芯光纤、多芯光纤等前沿技术,并联合上下游推进其商用进程,继续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抢占数字时代通信产业战略制高点,推动湖北光通信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头雁强,雁阵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湖北电信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敏说,作为数字湖北建设的国家队,湖北电信将发挥开放生态平台作用,以“5G+云+AI+应用”和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为主线,围绕人工智能、6G、北斗、量子等领域,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开放、协同、包容的数字产业生态圈,让龙头企业顶天立地,让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挺起支点产业发展的“硬脊梁”。

  世界一流产业必须有世界一流企业梯队。武汉东湖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统筹规划产业集聚区、人口居住区、综合服务区,打造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产业创新街区,争创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科创企业“育苗计划”,见苗浇水支持1000家种子企业;实施科创企业“跃升计划”,开展科技金融赋能“春雨行动”,实施“春雨”项目300个;实施科创企业“引领计划”,加快培育千亿级上市公司,努力打造“皓月当空”“满天繁星”的科创企业生态。

  为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2025年,湖北省数据局将加快建设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中部枢纽,深入实施算力枢纽工程,做强做优数字产业集群,围绕新一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倍增目标,“一群一策”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万亿、千亿、百亿级数字产业集群,为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作贡献。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