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毅 柯利华
全省新春第一会对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了全面部署,老区如何担当作为、奋勇争先?黄冈市委书记李军杰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
多彩旅游路串联大别山美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薛婷 通讯员 方俊 实习生 曾清荷 摄)
问:黄冈作为革命老区、武汉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认识支点建设?
答:新春第一会上,忠林书记清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成支点、建成什么样的支点、怎样建成支点等重大问题,体现了高度政治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对全省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黄冈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董必武等革命先驱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从武汉带到红安,并以燎原之势迅速传遍大别山区,创造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红色传奇。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弘扬大别山精神,坚决贯彻省委关于支点建设的战略部署,全力以赴提升黄冈发展能级,全力以赴推动武汉都市圈发展势能向大别山地区传导,全力以赴扩大战略支点向东、向北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黄冈是版图大市、人口大市,面积和人口均占全省十分之一左右,又地处鄂豫皖赣交界地带,是鄂东门户。黄冈工作干好了,对支点贡献大,干不好,对支点影响大。我们将在深度参与支点建设中加快实现“两个更好”,决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大别山“云端高速”如玉带。(视界网 赵广亮 摄)
问:在全省支点建设大局中,黄冈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黄冈、信阳、六安是大别山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体量加起来接近9000亿元,人口超过1600万,是鄂豫皖边界举足轻重的发展区域。去年国家出台专项规划,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高度重视。大别山地区周边有武汉、郑州、合肥三大都市圈,其中武汉都市圈体量最大,能级最高,距离大别山区最近。黄冈正处于武汉都市圈连接大别山的中间地带,众多战略机遇叠加,我们有条件把武汉都市圈的能量转移到黄冈,再通过黄冈辐射到大别山区,带动鄂豫皖边界地区高质量发展,这就是黄冈在支点建设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功能。
我们把“依托都市圈、辐射大别山”作为主要战略,系统承接都市圈交通物流、科创产业、公共服务、文旅消费等要素赋能,带动大别山毗邻地区发展,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着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列高铁列车即将抵达浠水南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问:向着建成支点奔跑,黄冈明确了什么发展路径?
答:我们的发展路径是对内整合、对外开放,山货出山、消费进山。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一是构建对外开放通道。推动京九高铁、沿江高铁建设,快速链接国内主要城市群;谋划武汉至安庆铁路,加强武汉对大别山区域的辐射;配套完善空铁联运体系,提升花湖机场辐射范围。围绕大别山地区鲜活农产品出山,我们建设黄州—巴河—散花临空物流枢纽;围绕大宗物资北货南运,我们加快建设麻城陆港枢纽和武穴水港枢纽。这三个重要交通节点,既是黄冈10个县市区对内整合的主要载体,更是整个大别山地区加入现代供应链大循环的对外开放通道。
二是科技赋能和产业升级。忠林书记要求黄冈打造科技创新协同区,我们牢牢抓住科技同创、产业同链这两个关键点来构建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节点。我们提出,东湖高新区的龙头企业就是我们的龙头企业,我们的化工园就是东湖高新区的化工园。去年我们围绕长江存储、华星光电、712所,定制专业园区,一口气引进了26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30亿元。
大别山区资源物产丰富,粮食、中药材、石材建材产量或储量大、品质好,但缺深加工和大流通。黄冈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主攻深加工基地和大流通平台。目前,麻城石材、蕲春蕲艾、武穴新材料、红安泛家居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在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础。当前要集中精力加快打造绿色建材、生命健康、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产业,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3个500亿产业集群。
三是大文旅一盘棋发展。大别山精神是黄冈打造全国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精神内核。我们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弘扬大别山精神,加强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树立支点意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城市。将文旅产业提升到培育支柱产业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以红色文化为统领,10个县市区一起干,整合东坡文化、李时珍文化、移民文化、禅宗文化、黄梅戏文化和山水生态资源,下大力气完善服务功能、提升运营水平,叫响“大美黄冈、此心安处”文旅品牌。与此同时,深化环大别山地区旅游合作,联通沿江与大别山,导入周边都市圈、长三角消费群体,为全省培育万亿级文旅产业贡献黄冈力量。
四是提升公共服务能级。黄冈目前还是人口流出大市,提升公共服务能级是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依托黄冈中学优质基础教育品牌和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契机,深入推进教联体、医共体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主客共享、消费进山。
总书记要求,湖北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黄冈是农业大市,还有一半人口在乡村,我们的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等比较优势也集中在农村。我们将始终锚定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这个主攻方向,加快探索符合黄冈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麻城十万亩杜鹃花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 肖杰 陈攀 摄)
问:推进支点建设,归根到底要靠实干担当、靠过硬作风。黄冈如何弘扬大别山精神,在全省支点建设中勇于担当、多作贡献?
答:勇当前锋、不胜不休,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内核。黄冈人民有这种不胜不休的斗志和韧劲,认准的事情,一定会坚定不移干下去。我们将锚定五年冲刺5000亿的目标,继续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好于全省、奋勇争先的竞进态势,推动麻城、武穴挺进百强,形成龙头引领、你追我赶的竞进格局。
我们将2025年定为“项目建设年”,全力开展项目谋划、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争资争项。继续实施市管干部“一人一档”,以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用人导向,为干事创业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
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700万黄冈儿女将大力弘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勇担使命、不胜不休。
2月12日《湖北日报》02版
审核人:范学鳌
责任编辑: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