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擦亮生态名片,加快绿色崛起,以实干实绩为支点建设争光添彩

新闻中心 > B首页 > 要闻

2025-02-18 16:46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恩施是湖北进渝入川的咽喉和全省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恩施彰显“土、硒、茶、凉、绿”五大优势,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达到1661亿元。新的一年,恩施如何在支点建设中扛牢使命、展现担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

  变“山区腹地”为“开放前沿”

  恩施许家坪机场。

  问:全省“新春第一会”吹响了支点建设的冲锋号,恩施州将如何融入全省“一盘棋”,主动服务支点建设?

  答:全省“新春第一会”,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发展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中谋划湖北发展,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的政治担当、登高谋远的宏阔视野、引领发展的奋进姿态。我们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知重而行,知责而担。

  一是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树牢全省“一盘棋”意识,积极融入汉襄宜“金三角”,强化链接武汉都市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节点功能。对标先进、加压奋进,力争2028年GDP突破2000亿元。

  二是全力打造武陵山区重要枢纽。加快推进宜涪高铁恩施段、巴张高速沪蓉沪渝连接段、恩施机场迁建、新机场高速、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铁水公空邮立体交通网。深入实施强州城战略,全力打造集交通、教育、医疗、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武陵山特色型区域中心城市。

  三是全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内外联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格局,航空口岸正式开放,边检站挂牌成立,许家坪机场成为全省第4座国际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7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办好“硒博会”“凉交会”等展会,一体提升内外贸,让恩施从“山区腹地”变成“开放前沿”。

  在绿水青山中收获更多“金山银山”

  俯瞰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

  问:聚焦支点建设,恩施将如何践行“两山”理念,建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

  答:恩施州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长江入鄂第一站、清江发源地,生态保护红线面积9870.84平方公里,居全省首位。我们将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践行“两山”理念上立标杆、做示范。

  一是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做示范。生态优良是恩施一张靓丽的名片,州城空气质量连续6年稳居全省国考城市第1位,25个国控、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污染防治攻坚战连续5年获省级考核优秀等次。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加快建设美丽恩施。

  二是在发展绿色产业上做示范。我们立足优势、因地制宜,突破性发展富硒产业和生态旅游康养产业,2024年度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48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1000亿元。我们将积极对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富硒、生态旅游康养、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绿色新兴产业,加快构建具有恩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做示范。深入开展GEP核算,全州生态价值达7525亿元,全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在巴东签约,全州首批“鄂西林碳”森林碳票发行,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我们将加大GEP核算成果应用,坚持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不断把GEP转化成GDP,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绿水青山时收获更多“金山银山”。

  全力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

  问:恩施是很多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在建成支点的新征程上,恩施州如何谋篇布局,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答:恩施旅游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咸丰唐崖土司城址、世界地质公园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4张世界级文化旅游名片,建成3家5A级景区、25家4A级景区、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我们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推进文化恩施建设,深入开展文化基础性研究,筹备建设清江博物馆,改造提升州博物馆,活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创建武陵山区(鄂西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擦亮“恩施女儿会”文化IP,打造“大清江—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世界地质奇观之旅、“恩施冰雪风情游”等精品线路,推进避暑经济、冰雪经济、民宿经济、夜间经济提质增效,全力打造千亿级旅游产业。树牢“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理念,优化提升全域旅游配套与服务,加强“直尕思得·恩施要得”国内推介和“秘境恩施”国际营销,拓展国内国际旅游航线,加快建设“居者幸福、行者向往”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让恩施的灿烂文化和山水美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海内外游客走进恩施、爱上恩施。

  做实“土特产”文章

  鹤峰县走马镇木耳山有机茶园。

  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北“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强县工程,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恩施州将采取哪些举措?

  答:恩施是农业大州,农产品绿色、有机、富硒,茶叶、烟叶、高山蔬菜、中药材、马铃薯种植规模均居全省第一。我们积极助推全省打造“楚天好茶”省域公用品牌,强力推进名优茶出省、大宗茶出海,恩施硒茶品牌形象店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超过千家。去年,全州茶叶直接出口1.64万吨、创汇5828万美元,分别占全省的58.57%、48.57%,均居全省首位。

  我们将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发挥县城联农带乡作用,积极发展富民产业,做实“土特产”文章,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强“茶烟菜药”等农业主导产业链。持续擦亮“恩施玉露”“利川红”“巴东红”“来凤藤茶”等知名品牌,大力推进“硒品出山”,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清江留胜景,奋进正当时。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支点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标先进,奋起直追,全速冲刺GDP2000亿,推动“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成势见效,以实干实绩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争光添彩。(记者 张泉)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