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长江话题

武汉市委书记苗圩:

 

 

        我市对外宣传工作中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我市对外形象。他指出,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是当今年轻人的天下,我市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强化网络文化阵地,塑造武汉良好形象。『详细

第四批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1、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2、宋庆龄汉口旧居
3、姚家山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旧址群
4、驻黄陂部队上甘岭英雄主题陈列区 5、林家大湾反抗日寇暴行纪念碑
6、凤凰烈士陵园
7、将军山革命根据地

8、涨渡湖抗日英雄纪念碑         

武汉市委宣传部长朱毅

 

 

        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未来我们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提高管理水平,着力加强能力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市委的要求,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详细

                             

9、新洲邾城“五·八”惨案纪念碑
10、保福天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11、田汉大剧院
12、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
13、汉南区国旗文化馆
14、武汉盆景奇石根雕艺术馆
15、洪山高中校园雷锋纪念馆
16、盘龙城古文化遗址博物馆
17、武汉市城市规划展厅
18、武湖现代农业科技园

 

一、学习宣传十七大经很兴起热潮。召开全市宣传部长及武汉地区社科界、文艺界、先模代表等社会各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系列座谈会,运用各级党校、培训基地等阵地,举办全市党员干部、理论骨干各级各类学习十七大精神培训班、读书班、报告会,培训党员领导干部2300多人,基层理论骨干400多人。组建十七大精神市委宣讲团,分赴全市各区、市直单位、社区、企业、学校宣讲15场,参与群众5000多人。

  理论武装整体推进。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群众,构建“领导带动、组织推动、上下联动”的全市立体化理论学习平台。

  大众公益性文化宣讲平台--“名家论坛”,以“关注民生、陶冶情趣、名家名嘴、大众表达”为宗旨,自2007年5月起每周六在市图书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全年共举办讲座40场,参与听众2.4万人次,中央及省市各级媒体报道150多次,长江网“名家论坛”专栏点击率超过1300万次,访问的独立IP达186万多个。“名家论坛”已成为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有效载体。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题报道  全新“名家论坛”开坛

二、主题宣传高潮迭起。党的十七大主题宣传按“喜迎十七大”、十七大期间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三个阶段有序推进,共刊发报道2000多篇。

“创新武汉”报道800余篇 “和谐武汉”报道1000余篇

“八艺节”    报道2000余篇 “四城同创”报道400余篇

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报道10000多篇、专版280多个,顺利完成“六城会”107场直(转)播任务,成功接待国内近300家新闻媒体1200多名记者到我市采访。

  社会热点引导有力。针对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及突发事件,指导协调新闻媒体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新闻管理规范有序。坚持党管新闻、党管媒体的原则,加强新闻管理和队伍建设,强化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开展“和谐媒体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媒体和谐的突出问题。

 

 

中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                ◎“相约新武汉 迎接八艺节”

三、主题教育形成声势。广泛开展以“迎接十七大 共创和谐武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纪念建军80周年及全民国防教育日集中宣传活动,全市设立集中宣传点50多个,发放国防教育宣传资料45万多份,播放革命军事题材电影200余场次,新命名汉口心思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18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典型宣传影响广泛。加强典型宣传,弘扬时代精神。执法爱民的好警察刘继平被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国、全省先进典型,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推出了社会慈善家甘金华、优秀进城务工青年李江军、优秀教师代表桂贤娣等一批事迹突出、时代感强、群众基础好的市级重大典型,产生热烈反响。

 

甘金华先进事迹专题              执法为民 真情民警刘继平

李江军先进事迹报道              以情感育人优秀教师桂贤娣

四、“八艺节”盛会成果丰硕。以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位契机,充分展示我市和谐文化建设成就。参赛剧目(节目)和作品喜获丰收,共获奖34项,获奖数量和档次均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首位,凸显了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特大城市的文化实力和影响力。       

  场馆建设硕果累累。新建和维修改造琴台大剧院、中南剧院等23处文艺场馆,修缮各城区中心文化广场,专业舞台和群众文化阵地都得到了极大拓展。       

  群众文化活动掀高潮。组织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天天演”等五大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演出500多场,群众演员超过10万人次,观众超过300万人次,使“八艺节”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竣工并开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启动,农村乡镇文化工作逐步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启动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村村通”有线电视新联通自然塆700多个,编辑出版图书482种。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专题                       ◎中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

五、“四城同创”迈出新步伐。全面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导的“四城同创”工作。组织“四城同创”暨“一会一节”夏季联合战役、加强施工渣土运输污染环境管理、设立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联合执法点、召开“四城同创”现场会、全市相关单位学习“四城同创”知识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区创建、文明行业创建。成功承办全国“和谐社区论坛”,全面推介武汉百步亭和谐社区建设的经验。

  文明素质教育取得新进展。大力开展以“做文明市民、创礼仪武汉”为主题的市民素质教育工作,组织“文明过马路”等系列贴近实际的活动。全面启动市民礼仪培训,编发《武汉市民文明礼仪读本》,开展“迎会节、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组织开展全国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武汉地区7名同志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吴天祥、黄来女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新成果。推动完善全市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建设。组织全市青少年开展“倡文明、我先行”道德实践和“信念之夏”等五个系列6158项暑假活动,覆盖全市1000余个社区、全市36万(人次)青少年参加。

四城同创-构建和谐武汉           武汉市“讲文明学礼仪课堂”开讲

六、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出台《市委宣传部<关于深化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市直文艺院团从改革用人机制、完善分配机制、完善艺术生产机制和市场营销机制、完善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等五方面入手,全民啊推进各项改革。

  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联合举办首届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与青少年创意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推动成立武汉动漫协会,协调推进光谷动漫产业基地建设。组织文化项目招商。在“八艺节”上促成文化招商引资项目4个,协议投资总额1.78亿元。协调落实列入武汉市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及首届中部文博会签约项目共20个,到位资金12.6亿元。协调推进有关单位合作开发新加坡国际创意产业园。  

 

武汉歌舞剧院排演场竣工           ◎武汉京剧院喜迁新址

七、对外新闻宣传提升武汉形象。组织开展赴粤港招商、女足世界杯等八次对外宣传战役。促成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片在香港--北京“国行之旅”专列上播出,制作出版中英文《中国武汉》宣传册和电视片《跨越长江香江》。积极协调、配合中央媒体宣传武汉报道发稿2300余篇(条),省主要媒体宣传武汉报道30000余篇(条),形成了集中宣传武汉报道多、综合消息设计武汉频次高等特点。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营造和谐环境。成功举办“营造和谐网络文化环境”暨全国百家媒体武汉行活动,与人民网等37家国内知名网站共同签署“共建和谐网络”《武汉宣言》。

  对外文化交流扩大武汉影响。受文化部委托赴冰岛成功举办“冰岛·中国文化节”,组织优秀剧目《地母节的妇女》参加希腊戏剧节,引进百老汇经典剧目《42街》等优秀剧目来汉演出,有效地提升了武汉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全年共引进来自10个国家16批次艺术团队来汉演出,派出26批次赴1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

 

 

 

监制:严宏 谢东虹  

策划:季亚明  

制作:熊文涛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