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民呼我应”法治化的启示

长江时评 > 100℃

2021-05-30 19:2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作者:杨于泽
  2019年北京市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建立民呼我应、接诉即办机制,现在这一改革结出一枚硕果,《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 于27日提交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进入一审程序,民呼我应、接诉即办的为民服务机制有望以地方立法形式实现法治化。

  接诉即办改革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实践,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紧紧围绕群众诉求研究政策、制定措施、开展工作,确立了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的工作导向,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力量下沉,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北京推进“接诉即办”地方立法,目的就是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的成果固定下来,并进一步对“接诉即办”的内涵、形式、程序、时效分级、效果考核评估等作出进一步规范。比如草案规定,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应当通过语音、文字等方式全面、准确、规范记录诉求提出的时间、诉求事项等要素,形成诉求工单;对投诉进行限时办理,建立诉求分级分类快速响应机制等,使“接诉即办”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的理念,他提出,“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不变宗旨,现在不仅是教育我们的干部要牢记这一宗旨,而且将这一宗旨作为日常工作的要求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尤其是对精准性和实效性提出了要求,实现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与时俱进。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不是对北京一地的“个性化”要求,立法实现民呼我应、接诉即办机制的法治化、规范化超过了地域界限,具有全国推广意义和价值。不管是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还是提升营商环境,本质都是为民服务,体现人民至上理念。落实民呼我应、接诉即办,既是让人民群众高兴和满意、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按照《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规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体现在对各种非应急市民服务热线的整合上,原来52条热线全部整合到12345市民热线服务,所有工单由12345热线派单,接单单位不得推诿;治理能力现代化,仅举一例,它要求建立健全以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为核心的接诉即办考评机制,考评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使为民服务实现量化管理、量化考评。

  这是北京在为民服务法治化上的一次先行先试,对于其他地方来说,可资借鉴。在当前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需要加快推动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展是第一要务,落实民呼我应、接诉即办的要求即是提升营商环境,是为高质量发展“强基”。更重要的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民群众满意。

  【编辑:余淮 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