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敏
一本定价15元的教辅,3块钱左右要用作“回扣”;纳入目录的100多种教辅材料,30多种是靠“打招呼”入选……近期,多地查处的一些涉及教辅领域违规征订、行贿受贿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教辅材料过多过滥问题依旧屡禁难止。
教辅“滥、重、乱”,不仅加重学生学业和家长经济负担,加深教师教辅依赖,加剧社会“刷题式”教育焦虑,也成为校园减负的“拦路虎”。因此,加强教辅的规范管理一直是教育领域的整治重点。不仅国家相关部委多次出台相关规定,许多地方也明确规定,一门科目最多订一本教辅。可是,记者调查却发现,哪怕在教育“双减”背景下,一些地方教辅订购数量和金额也不减反增。
从近期通报的相关案件中,不难发现教辅变“教腐”的症结所在。我国中小学生人数众多,看似不起眼的教辅实则是一个不小的产业,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链条。而教辅材料有自己独特的销售方式,国内大多数省份采取省级教育部门推荐书目,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评议、每科选定一两种教辅形成目录,县区中小学校按目录统一征订的模式。这也意味着,只要进入目录,就几乎垄断了这一区域的教辅市场。在这样的产业模式下,在一些地方,对于推荐目录有着决定权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自然也就有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从查处的案件中所见,在个别地方,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领导,学校校长、任课老师,都可能成为教辅代理商的“围猎”对象。
由教育部门代为制定教辅目录,本来是为了择优把关、遏制学校乱收费,可是,在实行过程中,评议过程不透明,加上监督不到位,让教辅成为腐败重灾区。“哪些教辅能入围,虽得经专家评审,但基本上是教育局里两三个关键干部说了算。”一位因收受回扣入狱的原某市教体局局长坦陈教辅征订目录产生的过程,“看上去程序都到位,实际上只要打点到位就能选上。”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事实上,在校园的集中采购中,从校服到学校营养餐的贪腐事件频发,症结大都相同。
破解“教腐”乱象,需要相关部门利剑高悬斩断贪腐链条,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教辅材料征订、选用、销售过程的公正、透明。但要从根源上解决教辅过多过滥的问题,还需要标本兼治,改进教育评价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一些学校和家长“刷题式”的教育方式,让教辅材料这棵“树”不会疯狂无序生长。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