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勇海
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有关情况的发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这是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中的一件。(见1月21日《光明日报》)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看病就医是群众的“心上事”,也是政府部门的“上心事”。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近日公布,包括儿科服务、心理健康服务、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无偿献血者权益保障等。其中取消门诊预交金、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等实实在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举措引发广泛关注。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医疗机构相继设立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制度。现实中,很多人对于住院预交金比较熟悉,比如有些家庭困难的患者因凑不够住院预交金而发愁。门诊预交金则因医院而异,一些医院鼓励患者在就诊前预先为就诊卡充值,以便就诊过程中直接扣除相关费用,从而提高就诊效率。当然,也有不少医院没有这项要求,因此很多人表示“从没听说过”。
“预交金”减负,对患者而言显然是好事。一来,直接减轻了经济的负担,免去了办理“多退少补”等繁琐环节。二来,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可从一定程度上防止过度医疗。现实中,一些医院让患者多充一些住院预交金,有的患者到出院时可能预交金都还未用完,于是个别医院就搞过度诊疗等违规行为,力争把患者的钱花完。
此番卫生健康系统推出的为民服务八件实事,尤其是涉及“预交金”减负等直接关乎患者钱袋子的举措,各地应尽快落实落细,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相应管理。比如,门诊预交金已被取消,但很多人对这项收费的知晓度不高,涉及余额退费问题可能就完全不知情。日前有媒体报道,某地部分医院门诊开展试点“先诊疗、后付费”方式免交预交金,当地发布公告提示市民,就诊卡若还有门诊预交金余额的可办理退款。然而,媒体随机采访发现,市民几乎都不知道这件事。
总之,把好事办好、把好政策执行好,还需要多下一些精细功夫,比如在制度框架上不断完善,以适应新情况新问题;在督促落实、提醒公众“查收礼包”等环节多一些“接地气”的考量。实事见实效,我们共同期待着。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