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提升发展“含文量”丨长江评论

长江时评 > 100℃

2025-03-16 10:3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赋能”就是赋予能量,提供动能。近年来,我们从“悟空”游戏、“哪吒”电影等文化产品的爆发上可以看到,文化具有何等的能量规模、经济效应。“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使我们对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对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都有了新的认识。

  图源长江日报

  过去,文化与经济发展,是“搭台”与“唱戏”的关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度是流行的风景,文化实质是配角,唱的是经济的戏。后来,有人提出“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但总体上,文化与经济是“搭台的不唱戏、唱戏的不搭台”。今天的文化与经济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强调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是强调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反作用,精神文明的发展会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我们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才能都增强。

  文化有观念性、精神性的一面,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之中。例如,物品“能用就行”可能就不够了,还要讲设计、讲审美、讲文化品质。

  文化也有具象性、物质性的一面。文化产业变成支柱产业,文化产品消费以及文化新经济成为新增长点,这种文化力量就直接显示为经济力量。

  文化不仅赋能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赋能社会发展,成为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培育社会心态,弘扬时代新风,促进社会治理,增进社会团结,都离不开文化的赋能。

  谈起经济社会发展,一般多讲科技赋能、绿色赋能,说的是发展的“含新量”“含绿量”。今后我们还要讲“含文量”,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含文量”。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