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武汉已经成为高流量城市。今年一季度,近2亿人来鄂旅游,武汉是首选。“五一”假期即将到来,武汉再度名列全国十大旅游热门目的地。游客来到武汉,还要吸引他们多停留、多体验,做好“留住”文章。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做好“留住”文章,是把大流量转化为大产业。今年1—3月,武汉文旅产业成为武汉增速最快的企业门类,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倍。武汉生态资源优势显著,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如此丰厚资源要整合成可观、可感、可体验的文旅精品、名品,打造更多世界知名的文旅品牌。文旅产业覆盖面广,涵盖景区、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大资源要转化为大品牌、大供给、大产业,对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做好“留住”文章,书写的是城市新形象。城市形象在一次次美好体验中,在近悦远来的口口相传中升级迭代。就以武汉“樱花”来说,已不只是季节性流量,而成为武汉重要的文旅品牌。春天里的武汉,洋溢着盛大、鲜艳、生机勃勃的气息,不仅在旅游、消费等方面带来经济效益,还涉及招商引资、城市竞争力等多个层面,最终整体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成为城市宝贵的无形资产。
做好“留住”文章,关键是丰富文旅供给。供给足够丰富、新颖,慕名而来的游客就能在城市多驻留。做好“从有到优”,升级既有景点也是增加供给,例如黄鹤楼,通过开发夜游项目,丰富了旅游体验。做好“从无到有”,大手笔打造极具想象力的标志性景观,“从0到1”创造文旅热门,国内外一些城市都有成功做法。做好“从1到多”,如果说游景点是1,那么“吃住行游购娱”就是多。比如上午游东湖,下午逛商圈,晚上听一场音乐会,文旅的链条就拉长了。
将“流量”变成“留量”,是当下许多城市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的“共答题”。武汉禀赋优异、势头良好,只要我们抓住打造世界知名文旅目的地的机遇,就完全能精彩书写“留住”这篇文章。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