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刘功虎
武汉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致力让游客满意,也必然让市民满意。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目的地”是游客心向往之的去处,也是市民生活于斯的住处;是游客的乐园,也是市民的家园。对城市来说,景区景点不是单划出来的“圈圈”,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武汉文旅的一大特点,是很多顶流景点、文旅设施就在城市之中甚至居于闹市,与市民工作生活交融错落。即便距离较远的一些文旅项目,既是游客去处,也是市民的“后花园”。世界知名的文旅目的地建设同时是城市家园建设,是文旅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增进的是市民和游客的共同福祉。
“目的地”有看得见的目标,更多是看不见的所在。硬设施与软环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文旅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城市的认知探求早已超越景区景点边界,而深入城市角角落落,每个细节都潜藏着美的身影。打造世界级文旅目的地,“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要精心营造、悉心呵护,绣花功夫要下在任何可能的空间与时点。
“目的地”的建设离不开市民和游客参与,二者不可或缺。市民是长驻的游客,游客是暂住的市民。或许重心、内容、角色有不同,但建设城市、维护城市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城市美誉度、知名度的提升,更离不开各方的首肯传扬。洁净、有序、优美的城市环境,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不仅对游客友好,更惠及市民。“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常住的、长留的就构成当下最广大市民群体。
文旅业是展现城市形象和治理水平的重要窗口,从外面看进来与从里面看出去,风景不同、质地如一。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