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大思政课也“大”在一体化

长江时评 > 大V在此

2023-03-23 16:2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作者:李芳 曲凯梁 陈凌继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也大在一体化、全链条。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其在“拔节孕穗期”茁壮成长。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思政课教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为保证思政课教育教学与时俱进,必须及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央明确要求,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对相关教材修订工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思政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首先就是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堂、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上引导学生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育是纵向衔接、依次递进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也要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规律,既不能单一割裂,也要避免简单重复。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就是要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主线,针对不同学段,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符合学段要求和学生学情的教学要求,既不能揠苗助长、操之过急,又不能刻舟求剑、故步自封。按照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注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的思路,打造起主线贯穿、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实现整体设计、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切实提高各学段思政课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效性。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招一式能办好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干成的,更不是一蹴而就能实现的,必须打好“组合拳”,练好“慢功夫”。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四年来,全国各地各学校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一些难能可贵的工作成绩。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教育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注重以点带面、分层分类,支持建设了一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为深入推动全国大中小学开展思政课教材、教师、教学等一体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性研究型工作平台。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新契机,共同体可以充分发挥名校优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课程共建、资源共享、结对共进,形成师师共研、生生共学、发展共进的良好态势,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由“链式”推进,拓展为“面式”发展,扩宽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格局。共同体建设要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工作资源,发挥协同优势,探索彰显地方特色、发挥学校优势、结合学生特点的建设举措,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讲好思政课提供工作平台、实践经验、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不断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