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一部通史解码中国为什么能

长江时评 > 焦点

2020-08-25 10:16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武力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李煦

  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目前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研究”首席专家。

  紧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

  在2020上海书展期间,由中宣部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写的《新中国70年》引起了人们关注。该书主创、负责全书统稿的武力应邀登上讲坛,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新中国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完成了建立工业基础、创立基本制度、巩固国防安全等一系列历史任务;又如何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经济腾飞;又如何在前两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之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综合国力蒸蒸日上,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这部著作共40余万字,记述时间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到2019年10月,是迄今为止涵盖时间最长的新中国史著作,被列为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推荐图书。

  《新中国70年》作为一部通史,紧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形成和完善过程,以经济建设作为主线,全景记录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

  全书分为探索篇、改革篇和强国篇。探索篇(1949-1978)讲述了新中国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从而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巩固了国防安全,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起步,使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实现了“站起来”,同时也为各领域的全面进步和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

  改革篇(1978-2012)讲述了新中国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确立起“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突破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调动各种积极性,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增长的奇迹,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整体上实现了“富起来”。

  强国篇(2012-2019)讲述了新中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包括经济建设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历史性突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

  生动体现“3件大事”

  该书出版后,《求是》发表书评称:“《新中国70年》是国史学界多年来努力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做了3件大事: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成功‘解题’,使具有170多年历史的科学社会主义在近14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这3件大事,生动体现在《新中国70年》探索篇、改革篇、强国篇之中。”

  《求是》文章写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新中国70年》抚今追昔、以史为鉴,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创造的新版;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壮大了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与促进繁荣发展的力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阅读这部著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杂音所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上海书展结束后,武力接受了长江日报读+采访。

  【访谈】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跨越了“贫困陷阱”

  

  《新中国70年》当代中国研究所 当代中国出版社 著

  ​读+:这本书记录了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如何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新中国第一个三十年?

  武力:我认为,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走进当时的历史场景,看到当时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最紧迫的任务,才能够正确回答这个问题。

  新中国成立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国实行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和方针政策,即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在经济运行上,实行政府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发展经济的总方针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在具体路径上,党内主持实际工作的同志最初倾向于按照“农-轻-重”的顺序发展,既可以改善人民生活,又有投资少、收益高的优势。但是,抗美援朝战争使新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1952年,美国钢、煤、原油、电力的产量分别为中国的62.6倍、7.0倍、703.3倍和63.4倍。朝鲜停战之后又爆发了越南战争,二战后的两次局部热战都发生在中国周边,严峻的安全形势要求中国必须尽快建立国防工业。

  1953年毛泽东亲自修订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提纲就指出:“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这种痛苦我们中国人民已经受够了。如果现在我们还不建立重工业,帝国主义是一定还要来欺侮我们的。”

  1952年,中国经济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开始转入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但是此时国内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国内资本积累能力非常低。中国大陆的人均GDP仅为119元人民币,人均储蓄存款仅为1.5元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仅为1.39亿美元,财政总收入183.7亿元人民币,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尚不足100亿元人民币。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对当时的国情、世情、党情,选择了可以发挥政府优势、集中有限财力和保证社会稳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此时苏联又答应全面援助中国经济建设,特别是尖端科技和国防工业,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从1953年起,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根据发展经济学和“贫困陷阱”假说,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投资超过GDP的11%。旧中国经济最好的1931—1936年,资本积累率6年中有4年为负数,最高的1936年也仅为6.0%。而新中国1978年以前的资本积累率远远高于11%,最低时为1963—1965年的22.7%,最高时为“四五”计划时期的33.27%,被认为最合理的“一五”计划时期则为24.2%。

  从“一五”计划开始,经过20多年的工业化建设,我国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发展作为“硬道理”

  读+:作为史学专家,您如何阅读改革开放的历史大逻辑?

  武力:197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城市居民消费处于温饱阶段,农村居民则处于贫困阶段。而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了。1977年,法国马赛钢铁厂,从采矿到轧钢,年产350万吨钢,职工只有7000人;而当时武钢年产230万吨钢,职工6.7万人。日本丰田汽车厂,职工4.3万人,加上直接协作的工厂不过15万人,年产汽车270万辆;而长春汽车制造厂,4.3万人,1977年生产汽车4.3万辆;全国汽车行业70万人,1977年生产汽车总共也只有13万辆。中国的汽车跑10万公里就要大修,而日本车能跑40万公里。

  迅速改善人民生活的迫切愿望,特别是开眼看世界后发现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差距正在拉大的巨大压力,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的最大动力。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此后邓小平率先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引导中国社会主义走向创新发展的最重大命题,使中国迎来了活力迸发、财富涌流的时代。在有利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对内“搞活”,通过“放权让利”和引入市场调节机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形成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招商引资、制度创新等方面积极作为,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协同作用,将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要素普遍调动起来。

  中国还通过扩大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这种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国内国外资源市场“统筹兼顾”的方针政策,使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1978—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高歌猛进,年均增速接近10%。1978年,中国的GDP为3678.7亿元,居世界第11位;2010年突破40万亿元,居世界第2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推进,中国的产业结构持续升级。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增加值最大的产业。中国的城市化率也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2年的52.57%,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读+:历史给我们以智慧和启示。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起点,如何从历史展望未来?

  武力:经过新中国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不仅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整体达到了小康水平,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而且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国,第一进出口货物贸易大国,第三对外投资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效显著,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而以信息化、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兴起,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了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如何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理论路径和战略问题,以及未来世界发展的目标和方案,从而不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和理论。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发挥中国作用,在合作共赢中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开始改变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自西向东传播并处于主导地位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

  新中国70年的生产力发展成就向世界证明:一是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中,并不是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二是衡量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的好坏,一个重要标准在于是否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编辑:李尔静 朱曦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