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李晨馨:从菊花看文化主体性

长江时评 > 求知

2024-12-16 09:2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作者:李晨馨 (作者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菊花是中国古老花卉,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菊花有着独特地位,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体现的高洁品格,也寄托了“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的精神追求,在传统民俗中还是吉祥长寿的象征。

  直至19世纪,菊花渐渐传入欧洲。因为在秋季开花,西方文化解读为忧郁、凋零之意,于是逐渐成为西方葬礼上的主要花卉,在西方丧葬文化中出现。在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席卷全球之后,国内一些年轻人通过西方电影、小说等作品,接受了菊花作为丧葬之花的寓意,对中国传统菊花意象的高洁、吉祥等文化内涵既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心有灵犀”了。

  菊花到底寓意着什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主体性所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近代以来,西方凭借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与扩张,使其在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在文化交流中逐渐呈现为一种单向输出的模式,西方文化价值观被广泛传播并在一些非西方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东西方之间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西方国家在影视、网络等文化传播媒介上长期占据优势地位,使得中国文化向外传播时受到传播渠道、范围的限制,产生误读或片面解读。在中国文化自身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本土文化保护意识一度不足,对自身文化价值缺少有效推广。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下,使得一些像菊花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在进入西方文化视野后逐渐被扭曲。

  文化主体性和话语权作为一种无形的国家力量,在国家发展和国际较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坚守本土话语立场、对外传播自身文化、维护本国文化安全的权利。从国家层面看,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从文化传统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尽管内容不断更新,形式不断演变,但最核心的优秀文化要素始终存在、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塑了一种独立的、自成一体的民族心态与文化心理,造就了中华文明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这种文化生命力对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