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李琨 方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

长江时评 > 求知

2025-01-06 09:5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作者:李琨 方欣 (作者单位为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当前有特别迫切的需求。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以更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培育。

  ■ 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有利于破除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各类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健全基础前沿研究投入支持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的投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

  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夯实人才资源基础。

  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着力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要健全要素优化配置体制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出数据、信息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促进传统生产要素、新型生产要素各种要素之间进行高效组合,自由有序地流动,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要素潜力。健全要素优化配置体制机制,要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重要基础,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完善要素激励、收益分配的长效机制,健全要素市场体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中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的跃升,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中,产业逐步向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方向演进,需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加快实现先进生产力的跃迁。“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人才资源布局、要素配置有差异,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体布局,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引领和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系统论、结构论和优化论,坚持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一项将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进行深度融合的整体性工程,要统筹布局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稳扎稳打,以重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整体制度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没有统一模板,也没有标准答案,各地区必须坚持立足自身实际、先立后破,找准自身优势、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地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以适应先进生产力的跃迁。要科学施策、分类指导,做到具体产业具体分析、具体布局,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情况等,有选择地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不同产业、不同要素的发展路径。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