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歌璟 卢斌典 (作者单位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七个聚焦”之一,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的详细部署,为新时代我国文化领域的建设发展锚定了前进方向。
■ 彰显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自觉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历史自觉。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突出任务,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推进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路径。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确立了文化强国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将文化强国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列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之一。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党深刻把握这十多年来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文化建设工作作出了新一轮的战略部署,表明了党对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决心与信心,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彰显了党领导文化领域建设的历史自觉。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伴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文化格局也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变化,在这一时期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举措是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推动国内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同时,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向深处。另一方面,没有文明的底蕴就没有历史的厚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是打造世界大国的不二选择,也是赓续中华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我们所要谱写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是充分借鉴融合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文明,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守文化主体性,立足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实践,既要充分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也要熟练运用“两个结合”,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发扬光大,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 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多样化发展
我们所持续推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在世界文化更加多样化、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偏航、不迷航,就要自始至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筑牢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毫不动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落实到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不仅贯穿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发展之中,也贯穿于对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之中,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向更加繁荣兴盛的未来。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同样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持续加深,传统文化同现代生活广泛交融,成为当今文化消费的主流。文化强国建设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等多元主体的供给优势,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新兴文化业态的支持力度,积极破解现有部分文化产业内容同质化局面;同时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大对数字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与内容,解决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提升文化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进程中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来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
信息化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技术赋能国际传播,使“中国故事”插上智能双翼,能够打破传统国际传播下线性、单向的内容生产与传输模式,推动传播内容生产从“被动输出”转向“主动适应”。一方面,国际传播借助于科技赋能得以在全球语境下实现中华文化的精准表达,推动中国叙事和中国话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认同,更加鲜明对外展示我国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平台的技术赋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实现对全球受众的广泛覆盖和有效触达。同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不仅要关注广度和深度,还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强化国际传播的安全保障与治理能力。在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同时必须依靠加密技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等手段确保传播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文化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加快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