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简介
水文情况
蔡甸区境内长江过境流程19.5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0913立方米/秒;汉江过境流程37.5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784立方米/秒;通顺河由仙桃市入境,过境流程77.3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82亿立方米。境内降雨以蔡甸站数据为标准,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10402.9万立方米,汉江多年平均过境客水量536亿立方米,雨水丰沛,地表水资源较丰富且地下水贫乏,地表径流总量(即全区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47321万立方米。
境内河汊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大小湖泊28个,承接了区内绝大部分地表径流产水,面积118平方公里。其中后官湖、西湖、小奓湖、桐湖、官莲湖、沉湖等主要湖泊正常蓄水位在19.5~22.8米之间,正常蓄水量约1.3亿立方米。在汛期时为洪水调蓄区,其中后官湖与长江相通,西湖与汉江相通,小奓湖、官莲湖、桐湖与通顺河相联,沉湖与杜家台工程分洪道为一体,汛期洪水可排,枯水期江水可引,调度运行十分方便。有塘堰3725口,蓄水容积2605万立方米。
动植物
蔡甸区主要动物资源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养畜禽,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鹅等;二是野生动物30余种,以山禽和水禽为主,其中白鹳、黑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小麂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客禽有天鹅、野鸭和雁等。
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芝麻、花生、红苕、杂豆、蔬菜、冷食瓜、莲藕等。蔡甸是全国最大的区县级莲藕生产基地,被誉为 中国“莲藕之乡”。
植被有25种,其中,灌木类有盐肤木、山胡椒、胡枝子、杜鹃、栀子、六月雪、南天竹、冬青、竹类、野蔷薇、野花椒、芫花、白栋、奓木、野山楂、野柿子、紫藤17种,草木类有丝茅、蕨类、藓类、狗尾草、苔草、菝葜、葛藤8种。树种有69科,140属,250种,主要用材树种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马褂木、杉木、水杉、池杉、侧柏、川柏、樟树、檫木、法桐、枫香、意杨、榆树、柳树、楠竹、泡桐等。主要经济植物有柑橘、银杏、梨、桃、枇杷、茶叶、葡萄、李等。
水产品有鱼类16科,77种,其中鲤科鱼类48种,青、草、鲢、鳙、鲤、鲫、鳊、鳜、乌鳢是主要经济鱼类。主要经济水生动物有甲鱼、河蟹、黄鳝、泥鳅等。
矿产资源
蔡甸区境内有矿床(矿产地)80处,矿产12种。其中,煤1处,储量167.3万吨,主要产于奓山街陈家山;熔剂用石灰岩矿1处,储量208.2万吨,主要产于索河镇嵩阳山等地;玻璃用石英砂岩3处,储量1740万吨,主要产于军山街大军山、永安街雷公山、索河镇嵩阳山;建筑用砂岩矿储量6312.8万吨,主要产于奓山街奓山、千子山,索河镇龙霓山,大集街伏牛山,侏儒街横山等地;水泥用石灰岩矿储量1054.2万吨,主要产于侏儒街东子山、军山等地;制灰用石灰岩矿储量2731.5万吨,主要产于侏儒街军山、土龙、中刘等地;建筑石料用灰岩储量352万吨,主要产于侏儒街军山;砖瓦用黏土矿,主要产于蔡甸街、奓山街、张湾街等地;耐火黏土矿,主要产于大集街姜湾等地;砖瓦用页岩矿,主要产于奓山街老世陈、玉贤镇蝙蝠山、大集街伏牛山等地;陶土,主要产于玉贤镇农力等地;水泥用黏土矿,主要产于张湾街梅丰等地。
自然环境
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郊,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江汉平原东部,地跨东经113°41′~114°13′、北纬30°15′~30°41′之间。北傍汉江,与东西湖区唇齿相依;南临通顺河,与汉南区山水相连;东濒长江,与江夏区隔水相望;西与汉川市交错接壤;东北邻汉阳区;西南邻仙桃市。318国道横贯全境,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区内交会,构成东西贯通、南北相连的交通网络;汉宜铁路穿过汉江横跨张湾街。境内地势由中部向南北逐减降低,中部均为丘陵岗地,坡度较缓,最高处九真山海拔263.4米,为全区群山之首。北部为平原,地面高程多在20~24米之间,土层深厚,土肥沃。南部为洼地,属于汉水;于长江两河漫滩之间的湖洼低地,高程在19~22米之间。北有汉水逶迤西来,南有长江浩瀚东去,东荆河自西向东横切全境,构成三面环水之势,全区地貌是以垄岗为主体的丘陵性湖沼平原。旅游资源丰富,武汉最大的生态“绿肺”沉湖湿地坐落其间。“蓬莱仙境”九真山、“佛山仙境”嵩阳山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莲花湖碧波荡漾,清香四溢,湖中有城,城中有湖,风景怡人。
境内河汊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大小湖泊57个。蔡甸是全国最大的区县级莲藕生产基地,被誉为 中国“莲藕之乡”。“蔡甸莲藕”受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蔡甸区气候属北、中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具有热丰、水富、光足的气候特征。
行政建制及发展概况
蔡甸区,湖北武汉市市辖区,原名汉阳县,位于武汉市西南部,处于长江、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江汉平原末端,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和318国道交汇于此,形成全国唯一的“金十字”经济地理中心,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1949年2月,川汉沔县委分为沔东县委和川汉县委,川汉县委辖4个区,其中有汉阳一区和四区;1949年4月撤销川汉县委、县 政府;1949年5月16日汉阳县全境解放,1949年5月,湖北省 人民 政府成立,恢复汉阳县建制;1949年7月,正式建立汉阳县 人民 民主 政府;1949年8月,改为汉阳县 人民 政府,隶属沔阳专区。1951年,汉阳县改属孝感专区。1959年,划属武汉市。1960年,复属孝感专区。1975年,被划归武汉市为武汉市四个郊县之一。1992年9月12日,经 国务院批准撤销汉阳县,设立武汉市蔡甸区。
全区版图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0万人。十三五以来,我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综合实力稳步攀升。除开2020年因疫情影响的因素,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5亿元。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15项、市级以上项目125项,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十三五”末,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日用轻工等四个百亿级产业链。市场主体达63373户、企业主体达15558户,分别是“十二五”末的2.8倍、2.4倍。获评湖北省隐形冠军示范企业3家,“四上”企业达到606家,高质量发展家底更加厚实。202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亿元,增幅排名均居全市前三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70亿元,增长9.0%,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增长10.2%,均超过市级预期目标。服务业增加值增幅排名全市前列。
截至2020年,蔡甸区下辖:蔡甸街、永安街、侏儒山街、大集街、张湾街、索河街、玉贤街,消泗乡,桐湖办事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和蔡甸经济 开发区、奓山街。全区共有村288个,村民小组2005个,社区居委会28个。
历史沿革
蔡甸区前身为汉阳县。商末周初,先隶南国,后属郧国。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国。秦统一中原时,属南郡。西汉时,北部属安陆县,南部滨长江一带属沙羡县,同属江夏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沌阳县。东汉末建安初年,复为安陆县。三国时,魏、吴分据江夏郡,置石阳县(又名石梵)、沙羡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石阳为曲阳;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改曲阳为曲陵,复置沌阳县。南北朝时属郢州江夏郡、司州汉阳郡,置沌阳、滠阳县(后废)。隋属沔阳郡,置沌阳、汉津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因汉津县位于汉水北岸,依“山北为阴,水北为阳”的旧例,改名为汉阳县。唐先后隶沔州汉阳郡、鄂州江夏郡。五代十国时,先后属吴和南唐,仍隶鄂州,为汉阳军(领汉阳、汉川)治所。宋初,属荆湖北路汉阳军。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27年),改汉阳军为汉阳府,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撤汉阳府,县属湖广布政使司武昌府;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恢复汉阳府。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北、湖南两省分治,汉阳府隶属湖北布政使司,仍辖汉阳、汉川两县。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湖北布政使司将德安府孝感县和黄州府黄陂县划为汉阳府的辖地。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又将安陆府沔阳州列入汉阳府管辖,从此汉阳县成为附郭首县。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准汉阳、汉口分治(阳夏分治),汉口镇及周围数乡从汉阳县分出,另立夏口厅,同属汉阳府。 民国元年(1912年),改夏口厅为夏口县,废汉阳府,汉阳县属湖北省江汉道。 民国十年(1926年)秋,北伐军攻克武汉,汉阳县城区并入新设的汉口市。次年1月, 国民 政府迁至武汉,置京兆区,辖夏口、武昌、汉阳城区,同年8月废京兆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设汉口特别市,汉阳城区划归该市,所属乡、区仍隶属汉阳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行政 督察区蒲圻专员公署。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以后,改属第一和第三 督察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 抗战胜利, 国民 政府恢复汉阳县 政权,仍属湖北省第三行政 督察区。1949年5月17日,汉阳解放,隶属沔阳专署。1950年8月26日,汉阳县 人民 政府从原汉阳城区显正街迁至蔡甸。1951年改属孝感专署。1959年汉阳随同整个孝感专署划归武汉市领导,次年恢复原体制,汉阳县仍属孝感专署。1975年汉阳县从孝感专署中分出,划归武汉市领导,为武汉市4个郊县之一。1992年9月12日,经 国务院批准撤销汉阳县,设立武汉市蔡甸区。
点击进入: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政府官网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