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速滑冰面“世界最快”,应用了光谷企业这项技术
目前,2022北京冬奥会赛程已过半,已有 13项奥运会纪录和2项世界纪录被打破 。
其中,相当一部分成绩 是在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最快的冰”上创造的 。在这一场馆打造世界上“最快的冰”,设计、建设过程中 应用了光谷企业——汉宁轨道的“三维激光测量技术” ,使得冰面精度大幅提升。

国家速滑馆也叫“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 其冰场是一整块大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环保二氧化碳直冷制冰技术。

2月13日,中国队选手在比赛中
冰想“最快”,就需要精确控制冰面温度和厚度等参数, 温差越小、厚度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 ,“打造最平的冰才能最快”。经测算,要确保 400米冰道温差不超过0.5℃,冰的厚度控制在2.5厘米左右 。
要想达到如此目标,关键1.2万平方米的冰面下层混凝土中 埋装密密麻麻的制冰排管,且这些制冰排管的全场高度差不超过5毫米 ,管道之间的平行度要优于1/1000,即1米长度的连根管子的平行误差不超过1毫米。

汉宁轨道创始人毛庆洲(右一)和员工讨论
怎样保证这样的精度? 汉宁轨道公司创始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毛庆洲带领的高分辨激光雷达团队,应国家速滑馆建设单位——北京城建集团邀请, 利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技术,于2020年秋季对国家速滑馆制冰排管安装现场进行了全面测量 。

冰场下的制冰排管
他们先 采集整个冰场的制冰排管全图 ,然后分析得到一根一根排管的具体参数,点面结合,定位出每一根排管的坐标,这样 每一根排管在施工过程中的高度、平行度一目了然 ,建设单位根据坐标轻松施工、校准、调整。

国家速滑馆制冰排管整体点云图
毛庆洲介绍,经过28天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共获得2TB的现场点云数据, 测量精度优于2毫米 ,满足施工要求, 有效指导了制冰排管的现场安装布置 ,为建造“最快的冰”提供了有力保障。
1.2万平方米不锈钢排管顺利布设,毛庆洲自豪地表示,时间短、任务重、精度高,武汉大学高分激光雷达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任务。依托本技术成果,武汉大学与北京城建集团、深圳大学等单位共同申报的“国家速滑馆动态高精度施工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获2021年度测绘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据悉,毛庆洲团队的三维激光测量技术之前已经大量运用于地铁隧道结构变形测量。

汉宁轨道研发的快速巡检设备,可对铁路隧道进行检测
“武汉市的 地铁隧道结构测量,大部分用的就是我们的技术和装备 。”毛庆洲表示,“成熟的技术从地面之下运用到了冰面之下,也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广阔前景。”

更多阅读
(点击图片可查看) ▼

创新现场 | 将铁路“体检”效率提升300倍?这家光谷企业做到了

厉害!这些光谷科技服务北京冬奥会

©中国光谷 投稿邮箱:1070452594@qq.com
出品 | 光谷融媒体中心
来源 | 长江日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 | 张希祉
编审 | 张珊妮 康鹏
审核 | 翟磊
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击! 让更多人看 到 ▼
其中,相当一部分成绩 是在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最快的冰”上创造的 。在这一场馆打造世界上“最快的冰”,设计、建设过程中 应用了光谷企业——汉宁轨道的“三维激光测量技术” ,使得冰面精度大幅提升。

国家速滑馆也叫“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 其冰场是一整块大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环保二氧化碳直冷制冰技术。

2月13日,中国队选手在比赛中
冰想“最快”,就需要精确控制冰面温度和厚度等参数, 温差越小、厚度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 ,“打造最平的冰才能最快”。经测算,要确保 400米冰道温差不超过0.5℃,冰的厚度控制在2.5厘米左右 。
要想达到如此目标,关键1.2万平方米的冰面下层混凝土中 埋装密密麻麻的制冰排管,且这些制冰排管的全场高度差不超过5毫米 ,管道之间的平行度要优于1/1000,即1米长度的连根管子的平行误差不超过1毫米。

汉宁轨道创始人毛庆洲(右一)和员工讨论
怎样保证这样的精度? 汉宁轨道公司创始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毛庆洲带领的高分辨激光雷达团队,应国家速滑馆建设单位——北京城建集团邀请, 利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技术,于2020年秋季对国家速滑馆制冰排管安装现场进行了全面测量 。

冰场下的制冰排管
他们先 采集整个冰场的制冰排管全图 ,然后分析得到一根一根排管的具体参数,点面结合,定位出每一根排管的坐标,这样 每一根排管在施工过程中的高度、平行度一目了然 ,建设单位根据坐标轻松施工、校准、调整。

国家速滑馆制冰排管整体点云图
毛庆洲介绍,经过28天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共获得2TB的现场点云数据, 测量精度优于2毫米 ,满足施工要求, 有效指导了制冰排管的现场安装布置 ,为建造“最快的冰”提供了有力保障。
1.2万平方米不锈钢排管顺利布设,毛庆洲自豪地表示,时间短、任务重、精度高,武汉大学高分激光雷达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任务。依托本技术成果,武汉大学与北京城建集团、深圳大学等单位共同申报的“国家速滑馆动态高精度施工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获2021年度测绘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据悉,毛庆洲团队的三维激光测量技术之前已经大量运用于地铁隧道结构变形测量。

汉宁轨道研发的快速巡检设备,可对铁路隧道进行检测
“武汉市的 地铁隧道结构测量,大部分用的就是我们的技术和装备 。”毛庆洲表示,“成熟的技术从地面之下运用到了冰面之下,也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广阔前景。”

更多阅读
(点击图片可查看) ▼

创新现场 | 将铁路“体检”效率提升300倍?这家光谷企业做到了

厉害!这些光谷科技服务北京冬奥会

©中国光谷 投稿邮箱:1070452594@qq.com
出品 | 光谷融媒体中心
来源 | 长江日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 | 张希祉
编审 | 张珊妮 康鹏
审核 | 翟磊
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击! 让更多人看 到 ▼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