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致敬追光者,让“光棒精神”传承不息

新闻中心 > 城区频道 > 家在光谷

2022-12-21 13:01 来源: 烽火通信
【字体:

  ——纪念“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

  斯人已逝,但赵梓森院士不朽的“光棒精神”依然像灯塔一样,照亮和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坚定接棒奔跑,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更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继续在世界领跑。

  “

  赵梓森是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和公认的开拓者。他“拉出”我国第一根实用型石英光纤;他起草了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规划和总体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填补了一系列空白;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条实用化8Mb/s光缆市话通信工程、第一条34Mb/s 长途光缆工程、世界最长的架空光缆线路等一系列实用化光通信工程,为我国光纤通信在高新技术领域中成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他还是“中国光谷”的主要倡导者,更是“中国光谷”的推动者,为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经战火洗礼

  少年的心中萌发科学报国的种子

  1932年,赵梓森出生于上海市一个普通家庭,尽管生活异常贫困,不识字的母亲仍然坚持让孩子们读书。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幼小的赵梓森目睹了上海被日军占领的过程,他家受到战争影响,这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家国沦陷之苦。孩提时代的战火洗礼,培养了他敢于吃苦和坚毅执著的性格,也让他幼小的心中萌生了科技报国的种子。

  1949年赵梓森考入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因为对农业不感兴趣,一年后转入大同大学机电系。在一次全国院系调整时,该校被合并到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而赵梓森在学校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学科——电子通信,这个专业把个人的爱好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这也为他日后启绘中国光通信自主崛起的蓝图奠定了基础。

  从0到1

  “土法上马”拉出中国第一根光纤

  1953年,赵梓森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武汉邮电学院任教。随着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成立,他成为该院一名普通的科技人员。

  1972年底,赵梓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美国正在研究“光纤通信”——利用玻璃丝进行通信。当时由于内外阻隔、信息不通,只有一个赴美科技考察团到过美国。赵梓森专程赶到北京,找到随团访美归来的钱伟长教授,得知美国光纤通信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石英光纤衰减已降到每公里4分贝以下。

  赵梓森敏锐地意识到,光纤通信极有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能会引发一场通信技术革命。于是,赵梓森通过邮电部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开发光纤通信。一时间,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但赵梓森坚信自己的判断,他顶住各方压力,说服领导,争取到了一些资金,开始踏上了一条自力更生的“追光之旅”。

  当时,世界光纤通信刚刚起步,还没有展开实际应用。单就研制光纤来说,原料提纯、熔炼车床、拉丝机,还包括光纤的测试仪表和接续工具全都需要自己开发,困难极大。在一无技术积累、二无实验设备的困难条件下,赵梓森带着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开始了土法制光纤的探索之路。

  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1976年3月,一根长度为17米的玻璃细丝从赵梓森院士和团队手中诞生。经过检测,这跟光纤短波长为0.85微米,衰耗为300db0/km,这一技术突破宣告中国的第一根光纤诞生。1979年,赵梓森团队又拉制出中国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每公里衰耗只有4分贝的光纤,由此拉开了中国光纤通信事业飞速发展的序幕。

  此后,赵梓森和他的同事们又首创了我国实用化光纤的制作方法和全套装备(光纤、光通信机、光测试仪表、原材料——九个九的超纯石英等),开发出我国第一批符合ITU标准的实用化光纤(包括多模、单模、长波长光纤等),建立了光纤、光缆技术研究和工艺体系。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推动我国光通信产业迈上快车道

  在第一根光纤诞生后不久,1977年,邮电部举办“邮电工业学大庆”展览会,赵梓森携带若干米的玻璃丝光纤连通黑白电视信号,当时邮电部钟夫翔部长看到后大为欣赏,两个星期后,武汉邮科院收到邮电部的文件,光纤通信被列为邮电部“科研重点攻关项目”,即国家科研项目。1978年,武汉邮科院对科研安排做了大调整,下马了其它研究项目,成立了激光通信研究所、光纤光缆研究所、固体器件研究所、合资的武汉电信器件公司等。这更加坚定了赵梓森投身光纤事业的决心。

  1981年12月28日,赵梓森负责的中国第一个实用化光纤通信工程——“八二工程”在武汉开通。“八二”工程的成功,开创了中国光纤通信工程应用的历史新篇章,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数字通信时代。

  “八二工程”建成后,时任邮电部领导和专家都认识到光纤通信的优越性,光纤通信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这给了赵梓森及团队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赵梓森及团队又先后完成了数十项由短及长的光纤通信架设工程。其中,1987年完成的全长244.86公里的“汉荆沙工程”(武汉—荆州—沙市),被作为全国同类行业的示范;1993年完成的全长3046公里的“京汉广工程”(北京—武汉—广州),跨越北京、湖北、湖南、广东等6省市,是当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架空光缆通信线路。

  科技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但是赵梓森并不满足。为了跟踪世界光纤通信的科研水平和商用水平,打破先进国家对我国实行的技术垄断和价格垄断,他又投身到更加艰苦的科研项目。“八五”期间,由于“巴统”技术封锁,国家将565Mb/s技术列入“八五”科技攻关的重大项目。该项目在赵梓森率领的武汉邮科院科技人员的努力拼搏下,终于在1993年5月开通了我国第一条“上海-无锡”五次群光缆通信实用工程。在验收会上,鉴定委员一直认为:“该系统达到了80年代末同类系统的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1994年我国首次开发出PCVD光纤制造设备和技术;1996年在以上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国内首次开发出155M、622M、2.5Gb/s全系列SDH系统;1999年国产首条DWDM干线“济南-青岛”工程投入运营。

  在十多年的光阴里,赵梓森及团队将大容量高传速的光纤通信线路连通到天南海北,推动了我国光通信产业不断迈上发展快车道。

  步履不歇

  永远在追光路上

  天道酬勤,赵院士在光通信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中国光通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也使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他先后多次被评为省、部特级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同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众多称号,当然,众多赞誉中,“中国光纤之父”无疑是最合适的评价,浓缩了他对事业的执著热爱和巨大贡献。他曾说:“既然国家给予我院士的荣誉,那么我会用毕生的精力为祖国的光通信事业服务。”这就是一个科学家伟大而崇高的使命。

  2000年5月7日,他领衔26位院士和专家在《关于加快技术创新,发展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议》上签名,呼吁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同年5月31日,他被“中国光谷”聘为首席科学家。2001年2月28日,在他的倡导推动下,科技部正式批准在武汉建立国家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命名为“中国光谷”。如今,“中国光谷”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和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

  赵院士的一生是追光的一生,也是奉献的一生,即便到了耄耋之年,仍然步履不歇,追光前行。作为湖北省科委副主席、“中国光谷”首席科学家,每年都会不遗余力地为湖北省的信息发展给予指导;作为国内的光纤之父,曾为广东、长春、上海等地方的光纤到户建设提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建设方案;作为中国光通信的拓荒者,承担了繁重的讲学任务,为光通信的普及应用奔走于祖国的各个省市。他还非常重视光通信事业的人才培养,每年都会抽出时间,通过讲学报告,将他的知识及经验与广大青少年分享,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帮助,培养光通信的火种。

  从上世纪70年代踏上追光之旅的那一刻,赵梓森便怀着振兴民族通信事业的梦想,在“追光之路”上五十年如一日,将一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光通信事业,为我国光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我们站在新征程上,应接续奋斗,做新时代的追光者,让“光棒精神”传承不息,推动光通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