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健康管理、安全监控、应急呼叫……开在社区的医养结合站可提供这些服务

新闻中心 > 城区频道 > 轮播图

2023-11-15 22:0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5日讯(记者刘晨玮)在家即可完成自行检测,数据异常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将主动联系,必要时家庭医生会上门查看。此外,还可实现应急呼叫、生活照料等应用场景。

  今年,硚口区六角亭街荣东社区等10个社区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智慧养老”模式下居民如何受益?记者来到社区现场探访。

  荣东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 记者刘晨玮 摄

  康复治疗团队进驻,站点提供康复服务

  15日,记者来到硚口区六角亭街荣东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这里摆放着十张治疗床及相关康复设备,由四位康复治疗师和一位护士组成的团队在这里为居民们提供家门口的康养服务。

  “去医院路程有点远,家人还要专门陪着,但在社区里就方便多了。”前不久,居民李爷爷因长期劳累导致腰部劳损,发作时直接影响日常生活,听说服务站提供中医推拿、康复理疗等服务,他连续多天来到这里接受康复治疗,目前疼痛症状大大缓解,李爷爷为正在为其推拿的郭军利医生点赞:“这些年轻医生技术水平过硬,服务态度也很好。”

  康复治疗师在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推拿服务。  记者刘晨玮 摄

  以主管治疗师张静牵头的康复治疗团队已收到数十面居民送来的锦旗。团队成员均是中医康复等相关专业毕业的专技人才。张静介绍,站点提供手法治疗、术后康复等服务,也可提供艾灸、推拿等中医保健服务,周一至周六对外开放,每天约服务30多位老人。

  今年4月,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街道共同打造的荣东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落成。这个湖北省首家医养结合服务站,将医院的优质医疗、康复保健和家庭医生项目结合在一起,基本做到“医疗不出小区,康养就在家门口”。

  考虑到患有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的社区老年人出行不便,这里还提供便民带药服务,每周一,家庭医生团队会上门为高龄独居老人、特困群体提供健康体检。

  在家一键可检测,有需求也可呼叫

  荣东社区居民陈福珍将手指放在AI智能检测遥控器的功能键上,就可测出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这套智慧养老系统同步把数据传回医养结合服务站的后台,以便做好慢病管理。记者在站点管理人员后台小程序上看到,检测数据都会被实时回传。

  陈福珍老人在家中进行健康检测。 记者刘晨玮 摄

  如果老人未按时进行健康检测,医养结合服务站将主动联系或上门提醒。如果老人自觉身体不适,也可到医养结合站咨询医生。数据平台自动监测老人健康数据,并根据这些信息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记者在85岁周萍老人家看到,如老人不慎摔倒,可与站点视频通话,AI云眼摄像头发现异常后也会主动报警。医养结合服务站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人员上门查看,确保老人可尽早得到救治。这正是试点社区的应急呼叫场景。

  医养结合服务站内,还摆放着护理床、手杖、助行器等康复辅具,可按天租赁,价格分别为4元/天、0.4元/天、1元/天,有需要者也可购买,就短期租赁价格来说,十分划算。记者了解到,这是站点链接区残联、社会爱心人士等资源而来的,针对独居老人、重度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社区提供相应证明可免交押金。

  “搭建智能社区场景,也能让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更加智能化,提升了管理服务效能。”荣东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负责人刘辉介绍,作为养老站点的运营方,他们派驻了三名工作人员,可上门提供助餐、助医、助洁等养老服务。

  社区目前正在安装入户设备,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试点社区基本可提供健康管理、安全监控、应急呼叫、生活照料等老年人需要的服务。

  硚口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解决老人急难愁盼问题,以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及康复服务为抓手,依靠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可线下为老人提供医养服务,也可通过居家智能设备与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满足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和生活照料融合,让居家养老服务尽可能覆盖辖区居民。

  【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