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车辆检测交警邓洪:再烫也得亲手摸了每台车才放心

新闻中心 > 城区频道 > 轮播图

2025-07-11 22:2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11日13时50分,交警邓洪按掉准时响起的闹钟,戴上防尘口罩,走出宿舍,迈步走入检测区。此时,他工作的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车管所沙湖总所的车辆检验区外,等候检测的车辆已经排好队。邓洪再次确认并整理好身上的装备,招手示意排在第一位的司机把车开进检测区。

  毛女士和丈夫打开车门,将资料递到邓洪手中,这台崭新的紫色小米新能源汽车是他们家刚买的第二台车。邓洪向二人简单讲解必要流程,然后熟练掏出手电筒,确认车架号、电机编号,又检查油漆、仪表盘、座椅和轮胎,车前和车后仔细查了约5分钟,并将结果与手里的购车资料一一比对,终于确认无误后,为夫妻俩办好检验手续,二人满意离开。

  图为交警邓洪正在车辆检验区掀开车辆前盖检查细节。通讯员高航 摄

  骄阳当空,检测区的三条检测队伍都有序排队,依次接受检验。邓洪的头上、脖子上、后背上很快布满汗水。记者问,出汗太多挡住眼睛怎么办,他笑呵呵抬起手臂抹了抹额头和眉毛上快要滴下的大颗汗珠,回道:“我们慢一秒,群众就得多等一秒,那可不行。平均每天都有几百台车在这等着我们检验,我们争取不让任何一名群众多等。”

  细看邓洪和他身旁正在工作的多位车辆检验民警和辅警,记者发现他们眼里都有不同程度的红血丝。见记者问起,邓洪解释,这是大家共同的“职业病”。汽车结构紧凑,检验时有很多细节必须拿着强光手电筒、探头贴近才能看清楚。而许多车辆前盖打开后,常有污垢、油垢或锈迹,车上灰尘也多,检验车辆时却免不了近距离接触,久而久之大家的眼珠就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

  图为交警邓洪正在检验车辆轮胎。通讯员李佳 摄

  “当检验车辆的交警,就必须细致,任何有疑虑的地方都要亲手确认。”棚内气温实测已经超过38摄氏度,邓洪伸手擦了擦一台车的车架号上积攒的灰尘,核对每个字母和数字,哪怕每台车的前盖一打开都是迎面而来一股热烘烘的气流,他依然俯身打开手电筒,用手指摩挲着细细检查,“再烫也得亲手摸清楚才能放心。”

  2023年邓洪在受理一辆小轿车办理新车注册登记业务时,发现车主所提交《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情况异常,资料纸质特征不符、车身贴膜改色、内饰座椅等部件老旧积灰,发现这辆车有使用痕迹,他进一步仔细勘验,发现该车的风窗标牌和出厂标牌有重新粘贴痕迹、车辆识别代号打刻部位金属结构明显变动,发动机号标签存在明显擦拭变动等情形,邓洪和同事随即对车辆开展深入调查,该车涉嫌篡改、变造车辆识别代号、发动机号等一系列违法行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多年来邓洪和同事们在验车关口拦截了百余辆不合格车辆上牌行驶。

  图为11日下午,交警邓洪正在检查车辆信息,大颗汗珠挂满他的头和脖子。通讯员李佳 摄

  11日下午,见排队候检的车辆一台接一台,记者忍不住关心交警的身体,“有空喝水吗?我看你们每个人都没有什么空闲,想上厕所怎么办?”邓洪笑说,“水可不能猛喝,我有过教训。”也是一年夏天在检验过一大批车辆后,他猛灌了近一升凉白开,没想到却因喝水太快导致“水中毒”头痛难忍,不得不找医生紧急治疗。而谈到如厕问题,他则是低头一笑,“出这么多汗,其实也不太需要上厕所了。”

  据了解,今年来武汉市机动车登记量稳步上升,仅6月就有近2万辆车上牌。而邓洪所在的车管所沙湖总所的查验区日均查验车辆近200台,查验民警每天在查验区至少站立6小时,平均步数都在1万多步。为了让群众一次办结、少等待,查验民警们通常是提前上班,延时服务直到给最后一名车主验好车才下班。而在全市,有141位机动车查验民警都像邓洪这样,穿梭在热浪滚滚的机动车查验区,用辛勤和汗水守好车辆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口。

  烈日下,下一辆车驶入,邓洪又小跑着朝车门凑过去,“我多跑两步,再快一些,群众就能少热一会儿”。

  (长江日报记者夏奕 实习生顾雨晴 通讯员李佳 高航 廖立勋 张巍 张慧 邵琦)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