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人从小吃到大的美食,我在这条巷子里找到了!
来蔡甸玩,兼具味道与故事的大集绿豆包子一定要打卡。
对蔡甸人来说,绿豆包子是从小的记忆。
上学时买两个当早餐,中午饿了可以当主食,还是逢年过节的酒席必备。
2015年,大集豆盘包子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大集绿豆包子的官方名称是“大集豆盘包子”。豆盘包子的得名,相传是明末清初时,由乾隆皇帝的金口御笔提名,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大集街上做绿豆包子的店不少,想要吃到最正宗的,还要去冯氏包子店。
这一次,我们探访了这家百年大集包子店。
走街串巷,寻觅老味道。
冯氏绿豆包子店开在一个不起眼的狭小巷子里,稍不注意就错过了。
提前做好攻略,循着醒目的参照物『兄弟理发店』,走进旁边的财神殿巷,一眼瞧见冯氏包子店的指示语。
静谧的小巷,一户户人家,路上趴着的小狗,于细微处,感受人间烟火气。
往前走不过300米就到了店门口。一栋普通3层小楼,侧边搭出一个小平房,水泥墙面,木窗户旁挂着一个简单的招牌『冯氏绿豆包子』。
久负盛名的绿豆包子,就是从这里流传出来的。有些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与蔡甸人的生活共生共存,也就保留了更多的老味道。
来得很赶巧,老板正准备做包子。
一楼有客厅,旁边是做包子的操作间,以及蒸包子的厨房。住宿区和包子制作区分开,空间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坐等美食出炉的期间,我和同事充分感受到了他家包子的魅力。一会功夫,外面已经好几拨人在打听买包子了。
老板冯启彪告诉我们,冯氏祖祖辈辈都只做制包子这一件事,到他已经是第八代。
冯启彪从小跟着父亲做绿豆包子,一直做到现在。家里儿子开公交车,儿媳上班,平时休息都会来帮忙。
一家人勤勤恳恳做包子,全年无休。平时开门歇业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卖完了就休息。有时候上午11点就卖完了,有时候到下午三四点。春节时会更忙,每天要做5000-6000个包子。
操作间的案板上摆好了面粉、面团、馅料以及简单的面点工具,冯启彪和陈金玉夫妻两人协作配合,手法娴熟。
手起手落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打下的扎实基本功。
老面发酵的面团,撒上少许面粉,搓成长条,利落地分成一个个小面团。往案板上一拍一压,包子皮就成了,再加上清早就调配好的绿豆馅。
包子做法并不特别,但馅料组合十分清奇。煮熟的绿豆加入熟菜油、盐、生姜末、胡椒一起搅拌均匀就行了。
让冯氏包子在一众绿豆包子间出挑的,是原料的选材和制作工艺的讲究。
左手往里压面皮,右手捏褶收边,花纹若菊。做好的包子,圆滚滚,白胖胖,十分可人。
包到够数了,老板搬来蒸笼,50个包子摆满一笼。集齐五笼,再一起搬到外面蒸。
蒸锅的水烧开,不到十分钟,包子就出锅喽~
掀开盖子,一锅圆滚滚的包子呈现在眼前,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十分诱人。包子被倒进厨房的两个大筲箕里,自然放凉。
问到包子的价格,老板表示七毛一个。出乎意料的实惠!
在早餐动辄四五块钱的现在,还有这样便宜又好吃的包子,真的不多见了。果断买了一袋回家。
其实跨越片区专程前来买冯氏绿豆包子的客人不少,一次性买走几百个也很常见。还有人买了拿回去自己卖。
即使这样受欢迎,多年来他家的包子也只涨了一毛钱。
包子皮略微泛黄,入嘴松软,绿豆的清香,略带咸味,还有丝丝生姜的辛辣,碰撞出舌尖上的奇特感觉。
有人对它一吃难忘,有人初试不喜,后来就爱上了,也有不喜欢生姜味的朋友,怎么也吃不惯。
其实绿豆包子更地道的吃法,是将蒸好的包子放凉,再下油锅炸,炸得金黄油亮后再吃。炸过的包子吃起来酥脆咸香,味道更好。
现在大集的绿豆包子制作工艺已经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小包子承载着劳动人民代代相传的智慧成果。
当问到有没有想过搬到市区开店时,老板娘告诉我们,想过,但租金贵就放弃了。前几年加入外卖,后面没弄了,因为供应不过来。但不会放弃手工制作,因为机器做出来的不好吃。
简单 纯粹的话语间,尽显一代老手艺人求发展而不改初心的坚持。
咸味的绿豆包子并非人人都吃得惯,但比起食物本身的滋味,匠心造物的手艺精神更值得珍藏与传承。
/
即使远在天南地北,只要回到大集,蔡甸人都愿意特意买上许多绿豆包子回去,放进冰箱,慢慢炸着吃。
小时候满足口腹之欲的食物,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牵绊。
来源:蔡甸融媒通讯员 叶晶瑞
制作:万轶 | 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