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蔡甸区:落好党员先锋“关键子” 下活乡村振兴“一盘棋”

新闻中心 > 城区频道 > 生态蔡甸

2024-06-18 20:07 来源: 蔡甸融媒
【字体:

  6月18日

  武汉市委组织部

  “武汉组工”微信公众号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专栏

  刊发文章

  《蔡甸区:落好党员先锋“关键子”

  下活乡村振兴“一盘棋”》

  报道蔡甸区聚焦关键问题

  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引导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主战场

  走在前、做示范、当先锋

  成果和经验

  供各地学习借鉴、交流提升

  全文如下:

  一

  事由

  农村党员长期处于农村建设、治理和发展的前沿,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先锋力量。近年来,随着农村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也逐渐产生质量参差不齐、作用发挥不明显、参与乡村治理不积极等问题。蔡甸区聚焦关键问题,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自觉把加强教育管理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把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主战场走在前、做示范、当先锋。

  二

  主要做法

  严把关口提质量

  01

  严把党员“入口关”。实行“一号、一册、一表、一图、一库”全过程管理,明确发展党员负面清单,严格区级政审联审和党员档案提级审查,加大在青年农民尤其是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力度。2023年,全区培训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1400人次,新发展农村党员134人,35岁以下的占比58%,进一步补充投身乡村振兴新生力量。严把党员“教育关”。针对农村党员“白天忙晚上闲、平时忙节日闲、农忙农闲看节气”的特点,用好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吴运铎纪念馆、百年报刊馆等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分层分类、线上线下开展农村党员全覆盖教育培训,增强政治素养、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水平。坚持培训增能,组织1300余名村干部同台比拼竞技,选树25名“红色头雁”,组织赴“长三角”地区沉浸式学习集训,淬炼乡村振兴骨干力量。严把党员“廉洁关”。建立健全违纪违法党员联动处理机制,与纪检、公安、法院等部门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及时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重点关注村干部管理,对受处分的村干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适时调整,始终保证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

  用好吴运铎纪念馆等本地红色资源,严把党员“教育关”。

  设岗定责亮身份

  02

  合理设岗。对党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体能特长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以村为单位分析研判各自村情实际,差异化设置政策宣传、创富致富、帮办代办、纠纷调解、安全巡逻等10个岗位,逐一明确岗位职责和责任区域。精准定岗。按照“就近便利、公平择优、均衡协调”原则,采取“党员认领+民主推荐+支部调配”三向选择模式,结合党员所长和乡村发展所需,5113名党员主动认岗定岗,经党员大会通过后,向党员群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力求把党员放到最适合、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确保人岗相适、积极作为。按职履岗。认岗党员根据岗位要求,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乡村振兴服务站、红色驿站等阵地,开展技能培训、项目推介、人才招引等,主动为发展乡村产业、优化乡村治理“发声”“发力”,促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服务站“驻点办公”,帮助村民“直播带货”,销售农副产品。

  创先争优增动力

  03

  健全参与机制。全域全面执行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四议两公开”和党务公开等制度,搭建“咵天亭”“荷里议事厅”“树下议事会”等议事平台,让农村党员就近就地就便带头议事协商,增强参与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创新包保制度。推行“党员在身边·服务邻居里”制度,动员农村党员家庭统一悬挂“共产党员户”标牌,实行“1+N”联系包保,4050名党员中心户包保12193户农户,着力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年底结合组织生活会,组织上岗党员对照职责清单开展述职,接受党员群众评议和星级评定,督促党员在乡村振兴中树形象、作表率、立标杆。强化正向引导。修订288个村村规民约,将党员履责情况与村规民约积分制以及“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相结合;广泛开展“四大比拼·先锋有我”创建活动,组织拍摄100余部《比·拼》系列微视频,激励农村党员争当乡村振兴先锋。

  健全党员群众参与机制,搭建“咵天亭”“荷里议事厅”“树下议事会”等议事平台,让农村党员就近就地就便带头议事协商。

  三

  主要成效

  建强了乡村队伍“主心骨”

  农村党员带领村民自发组建了玉兰花巾帼志愿服务队等服务队伍628支,主动在15个乡村振兴服务站“驻点办公”,开展移风易俗、纠纷调解、政策宣传等服务,解决道路维修、村民晾晒等问题693个,化解矛盾纠纷2407件,让群众从“当配角”转变为“唱主角”。312名在外能人回乡投资投产投智,121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纳入湖北省“头雁”培育项目人选,进一步壮大了乡村振兴力量。

  农村党员在湾组红色驿站驻点服务,及时登记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打造了乡村产业“强引擎”

  能人党员把握“村企互联”“国企联村”等机遇,充分链接资金资源,积极致富带富,打造出花博汇、武汉野生动物王国、知音童谷等102个优质产业项目,服务助力侏儒山、永安、玉贤等6大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带动村民年均增收近2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近5万余元。“蔡甸莲藕”“新农牛肉”等农业品牌价值提升,五大特色农业产业链集群效应凸显;乡村振兴服务站电商直播销售农产品300余万元,初步形成功能完善、高效便捷的乡村振兴服务体系。

  能人党员积极回村致富带富,打造花博汇等优质产业项目。

  吸引能人党员回乡,推进村企合作,打造武汉野生动物王国。

  激活了乡村治理“源动力”

  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格局,完成共享球场、共享花园、天然气进村入户等25个共同缔造小微项目,美化了乡村环境,完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蔡甸区入选国家美丽乡村重点县试点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武汉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会议在蔡甸召开。蔡甸区玉贤街道农力村的做法入选湖北省“一约四会”典型案例。

  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格局,完成共享花园等共同缔造小微项目。

  

  来 源 :武汉组工

  制作:汪千 | 编辑: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