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汪集:一罐鸡汤“煨”出十亿元产业

新闻中心 > 城区频道 > 头条新闻

2024-07-11 08:3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一罐鸡汤,香飘武汉。

  地处武汉之东、新洲腹地的汪集,汉新公路、问津大道穿境而过。武英高速汪集匝道打通了新洲链接全国的东大门。

  坐拥倒水、举水两大河流水系,兑公咀、安仁湖、三宝湖三大湖泊,半山半水城中环绕。因一罐鸡汤闻名的汪集,素有“楚天汤城”的美称。

  在这里,一条美食文化历史名街,见证了百年沧桑;一个承载300多年传统文化的民间技艺,孕育出年产值10亿元的全新产业链。揭秘一罐鸡汤的传承与发展,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新洲汪集。

  一罐鸡汤,以文化之名起步

  汤馆后厨,炉架上密密排列的瓦罐里咕嘟嘟冒着气泡,鸡汤香味远远飘散。

  ——一代人花了十多年,将“一罐鸡汤”从街边小摊送到千家万户,由一道美食传递出的一种文化,塑造出武汉这座城市的“年代记忆”

  夏季的清晨,天亮得早,空气中飘荡着的鸡汤香气,唤醒着汪集街上沉睡的居民。

  汪集路上的“小瑶池”汤馆后厨,万方勇和一众厨师已开始忙碌:一排排煤炉早已呼呼吐着烈焰,炉架上密密排列的瓦罐里咕嘟嘟冒着气泡,香气四溢。一旁的案板前,厨师们忙着将一只只收拾干净的老母鸡剁块、炒制、装罐。他们在为下一批鸡汤准备食材。

  万方勇是小瑶池鸡汤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创办的“小瑶池”也是汪集最早一批鸡汤经营户之一。

  此刻,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汪集街50多家打着“汪集”旗号的汤馆里。

  作为一条百年古街,汪集的“汤食”文化可追溯到更早。汪集街文化站负责人叶志旺说,新洲汪集鸡汤传承300多年,不仅是武汉老字号、武汉市非遗技艺传承项目,还有“楚天第一汤”美称。相传,汪集人将每年除夕都要喝的汤称之为“团年汤”,而“团年汤”中最好的就是鸡汤。汪集煨鸡汤已有300多年历史。

  把汪集鸡汤盘成生意的,是一位名叫吴冬秀的新洲农妇。

  1983年,吴冬秀在她60岁那年,用自己攒下的20元钱做本,在离家3里远的汪集镇上搭个棚子煨鸡汤,开出了汪集镇第一家个体餐馆。11年后,年逾七旬的这位“吴太婆”正式租了门面、挂出牌子专做煨汤生意。此后,越来越多的汪集人开始从事煨汤生意,汪集人煨了数百年的“团年汤”成了品牌。

  1999年,“汪集”商标注册,由汪集40多家本地汤馆共同使用。到2000年前后,汪集鸡汤到达辉煌时期,煤炭炉+鼓风机一年能煨出450万罐,当时的销售收入就达到1.2亿元,逐渐形成以鸡汤为主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养殖、饲料、运输、屠宰等产业同步得到发展。

  在万方勇的记忆中,父辈们每天清早出摊,将蜂窝煤炉生着,用一个小鼓风机不断送风,随着火苗呼呼蹿起,瓦罐里鸡汤的香味伴随着咕嘟咕嘟声,让整条街都香气四溢。

  叶志旺说:“汪集鸡汤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形成以茅棚、泥瓦灶为雏形的个体经济,并开始走出汪集,很快名声大振。90年代初期,汪集街上就开出100多家鸡汤店铺。”

  武汉非遗代表项目制作技艺传承人汪汉生,1988年开始进入煨汤行业。在他的印象里,“从传统的‘团年汤’到现在走进千家万户的‘那罐汤’,汪集鸡汤制作的传统元素一直被传承着”。

  2000年,汪集鸡汤启用了自己的注册商标——“汪集汤”,那一年,这罐鸡汤不仅获得了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还被媒体称誉为“楚天第一汤”。

  上个月,汪集街道举行的2024年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大会上,规划面积120亩的汪集汤食文化产业园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眼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汪集汤年产量可达3000万罐以上,年产值可望达15亿元。

  一个产业,以科技创新突破

  商户通过直播平台推销汪集鸡汤。

  ——从瓦罐到易拉罐,改变的除了容器,还有创业者的发展思路,突破工艺的限制,让产品也打破了销售地域限制,品牌“插上翅膀”飞向远方

  置身于临街一字排开的众多汤馆中,汪集汤业食品有限公司的门脸不算打眼。移步店内,有别于相邻店家柜台加餐桌的摆设,这家店子里陈列的却是摆满鸡汤礼盒的一排排货架。

  进得后厨,一台台工业化设备向人们展示着鸡汤煨制的“现代化流程”:在走完剁块、炒制等传统工序后,接下来的流程则充满科技感:原材料被“请”进铁皮易拉罐,在流水线上完成罐体密封后,依次被送入大型压力容器进行高温杀菌并完成烹制。

  汪集汤业创始人程先利说:“走上工业生产线的这个传统加工工艺,让一罐罐锁鲜的鸡汤走得更远。”

  “不解决运输保存问题,传统文化永远无法形成品牌。”程先利说,在研发的过程中,他们与华中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合作建立研发团队,实现产品自动化、标准化生产。

  程先利回忆,2000年前后,汪集本地一批“70后”经营户把鸡汤产业带入“2.0版本时代”——他们借助“汪集汤”品牌效应,将店铺开到武汉三镇,顶峰时期全市“汪集汤馆”超过1700家。

  在程先利看来,以易拉罐为代表的汪集鸡汤,是汪集鸡汤产业发展的“3.0版本时代”。2013年前后,土鸡汤、肚片汤、老鸭汤等系列产品随易拉罐产品越来越红火。

  “这是用科技‘煨’出来的全新产业模式。”汪集街道办事处主任王静说,当第一罐易拉罐装“汪集鸡汤”问世,汪集的汤业发展开始派生出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一条是坚持传统,以手工技艺烹饪,以“前店后厨”模式形成汤食文化路线;另一条是走工业化生产路线,以品牌化战略打开多种销售渠道的产业化路线。

  “两条路线我们都支持、鼓励。”王静表示,针对传统文化路线,政府出资建设“特色美食街区”,并配合休闲娱乐、文化旅游、服务性消费等多种业态,形成农文旅一体化产业链条;而对产业化路线,政府则致力培育上下游,链接水产养殖、畜牧种植、运输物流、精深加工、电商销售等企业与平台资源,形成产业链,“两条路线最终在‘美食文化小镇’这个点上形成汇合”。

  “汪集汤”的火爆形成产业化集群效应,产生的经济效益明显。新洲区已经建成投产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易拉罐汤品厂家5家,餐饮商户57家,年销售量约1200万罐,年销售额为5亿元,上下游全产业链产值约10亿元。

  一个街区,在融合发展中蝶变

  生产线加工和电商销售让汪集汤走进千家万户

  ——主打“健康饮食文化”的“特色美食街区”,让农文旅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前景越来越清晰

  汪集街道的档案室里贴有一幅宣传画,画上的两句话这样描述汪集片区的旧景——“风雨里路泥泞,苍穹下房低矮”。

  万方勇说:“以前这里的路不好走,从汪集街到新洲城关的15公里路程,开车差不多要1个小时。”

  随着新洲大规模修路建桥,推进交通建设,交通状况显著改善。

  家住武昌的罗阿姨体验了一次交通改善后的“美食文化之旅”。6月15日,她带领社区20人的文艺团队专程来到汪集,“70公里的路,1个小时就到了”。

  汪集街道城建规划负责人王建华介绍,以汪集为轴心,半小时交通圈覆盖武汉天河机场、阳逻港及多条高速公路,“交通的便利缩短了空间的距离,吸引了大量游客”。

  王建华说,从当年搭棚摆摊卖鸡汤,到建设中的汤食文化产业园,汪集过去“2小时的餐饮经济”变成“12小时的餐饮+休闲消费+农文旅经济”。

  与此同时,一罐鸡汤也带动起相关产业:1000万只家禽集中屠宰交易项目产业落户,汪集汤业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玉如意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高龙科技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聚集,从“一罐汤”这条主链,延伸出“一条鱼”“一桌菜”等十条子链,汪集的汤食产业串联起全街的上千个小微市场,带动着近万人就业。

  汪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桂清华以“一条鱼”举例:从饲料、鱼苗,到成鱼、初加工、深加工,最后运输、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全部由汪集企业一条龙完成:鱼头做成剁椒鱼头;鱼骨做成香辣鱼排、蒜香鱼尾;鱼肉做成鱼丸、鱼糕、鱼面;鱼籽、鱼皮做成了腌菜鱼杂;鱼鳞则制成鱼骨粉,从而实现价值全面提升。

  “‘汪集汤’现在已通过电商渠道通达全国。”今年5月23日,在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武汉加快‘三个优势转化’”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新洲区的发言人说,三年后,汪集汤可望为汪集带来15亿元的年产值。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主任何可教授认为,新洲区通过建设特色美食街区和汤食文化产业园,将汪集鸡汤打造成吸引游客的重要美食文化标志,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兴盛。这种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学者叶青认为,用有着悠久文化渊源的汪集鸡汤,去开启农文旅融合模式,这可成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一个重要思路。

  (文/长江日报记者蔡爽 通讯员程书雄 杨帆 袁晓西 周英勇 图/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统筹/蒋立青)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