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车谷创新驱动发展观察:锻造“风火轮” 驰骋新赛道

新闻中心 > 城区频道 > 中国车谷

2023-08-17 17:05 来源: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刚刚结束的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猛士工业园本月开园、中国首款电动豪华越野车猛士917将下线,岚图汽车创立三年成为新能源汽车“独角兽”,东风最新纯电乘用车品牌“纳米”即将独立运营......

  作为武汉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主引擎、主支撑,武汉经开区是湖北省打造“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全国汽车产能基地的主要承载区。

  面对新能源汽车浪潮,武汉经开区以大产业带动大创新,以大创新引领大转型,锻造创新驱动“风火轮”,驰骋新赛道。今年上半年,武汉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小幅增长,增幅较一季度由负转正,工业经济展现了很强的韧性。

  一条马路边

  以新材料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塑造发展新动能

  8月3日,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窦砚鹏博士正在带队做测试。他介绍,锂电池充电,相当于锂离子在材料里快速奔跑,产业界一直在突破它的速度天花板。“有一种特殊材料叫‘黑磷’,有着比石墨高7倍的理论比容量,当锂离子在其间穿梭时,横扫所有快充材料。我们将其做成了电池用材料,且已实现公斤级制备,距离商业化应用,又进一步!”

  ▲武汉先进院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充电完成,15分钟!”当实验用锂电池样品显示已充满,团队一起喊了起来。回忆起这一幕,窦砚鹏博士将攻关过程比喻为“拔掉一个一个冲锋路上的碉堡”,而团队下一个要攻克的目标便是10分钟充满电池。

  “黑磷”材料要做成商用电池,必须解决长循环稳定性的世界级难题。如今,武汉先进院科研团队研制出纳米级导电薄膜包覆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未来,这一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大规模储能等领域。而这只是这一新型研发机构揭牌三年多来产生的又一国内领先成果。

  ▲资料图

  在车谷,从东风大道向左岸大道延伸,武汉经开区重构产业布局,以新材料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已集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武汉先进院、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武汉汽车工业研究院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中试基地。

  湖北电子信息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中科院在武汉设立的第一家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前沿新材料3大领域,在军山新城建设的中试基地,已完成先进电池材料研发实验室、检测与性能评价中心、小试中试生产线研发平台建设,相继投建5条中试线。

  今年内,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经开区共建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多条中试产线都将投用;武汉理工大与经开区共建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专注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融合,研究院与东风悦享共同打造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基础性计算平台,已进入产业化攻关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互联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申报的DTiip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 工 业和信息化部 2023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名单,成为武汉经开区首家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是全省本土培育的首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材料科学家马克·米奥多尼克在《迷人的材料》一书中曾讲到,文明时代就是材料时代。在车谷,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主导战略,新材料关键技术接连取得突破,在新赛道上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张智慧网

  以军山新城为起点

  无人驾驶车逐步实现全武汉开放

  8月14日,武汉市第七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已通过审批,正式对外公布。新开放东西湖、汉阳和硚口三区约651.35公里道路,“大汉阳”与“大汉口”实现了跨区连片。经过四年发展,以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为起点,武汉市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1462.9公里,覆盖1100平方公里区域,触达400万人口。

  ▲资料图

  4年前,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在军山新城建成一期28公里开放测试道路,是全国首个大规模5G和V2X全覆盖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也是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开放示范测试道路,公交车、环卫车、出租车、物流车等多种车型自动驾驶场景同时投入测试运行。

  4年来,工信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商务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住建部“智能网联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试点,交通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区”等国家创新使命在武汉经开区叠加,军山新城是主要承载区。

  ▲资料图

  8月16日,武汉经开人工智能科技园内,一位刚下班的员工打开“萝卜快跑”APP,输入目的地,价格很快出现在屏幕上。下单成功后不久,一台白色SUV自动在等候点停靠。上车、系好安全带、点击启动键,这台全无人自动驾驶车辆顺利上路。行驶过程中,车辆根据导航自动调整方向,如遇前方有车、行人,皆可自动减速避让,时速基本保持在40公里左右。

  自去年5月在武汉经开区率先“开跑”至今,“萝卜快跑”无人车队已突破100辆,可运营道路超过750公里,覆盖武汉市530平方公里区域,能为运营区域内近150万人提供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助力武汉经开区加速打造“无人驾驶之城”。

  半年时间,百度Apollo在武汉市的无人驾驶运营服务实现三级跨越,率先开启中国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出行服务。现在,萝卜快跑在武汉大规模拓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实现扩区、提量、增时三重突破,实现跨区通行。

  今年4月,东风悦享无人驾驶巴士亮相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取得雄安新区首张智能网联测试牌照“901公交路线”后,其成功成为该区城市公交的一员,也成为全国首例将自动驾驶车辆纳入大公交运营的案例。此时,距离东风悦享“春笋号”在军山新城范围内开展试运行,不过一年半的时间。

  ▲资料图

  2021年,“春笋号”开始为军山新城周围的15个小区提供短途出行服务。“无人驾驶”事业版图逐渐扩大,已驶入全国30多个城市。东风悦享首席执行官李凯预测,不出5年,东风悦享无人车会跑遍武汉每个角落,并与更多无人驾驶衍生品形成完整生态圈。

  从军山新城出发,建设智慧的路、行驶聪明的车、构建强大的云、打通信息的网、提供精准的图,武汉经开区在车联网新赛道上“狂飙”。

  一条产业链

  不断变长变宽 加速向上跃升

  7月27日,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是最早落户武汉经开区的国际知名外资企业之一,法雷奥在南太子湖创新谷启用中国技术中心三期项目。

  为抢占汽车产业智能化新赛道,法雷奥中国技术中心(武汉)经过三次扩容,已从单一的汽车照明系统产品研发企业,扩展为包括自动驾驶、人机界面、汽车互联等三大领域研发,拥有一大批专业研发人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采埃孚武汉安全气囊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效果图

  7月21日,采埃孚集团在武汉经开区追加投资1.5亿欧元,建设汽车安全气囊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这家全球排名前三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十年来三次追投、三次扩大业务,补上武汉汽车产业链在汽车安全领域的“短板”。

  在车谷,扩容、追投是常态,仅今年上半年,追投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7家,追投项目资金主要集中在汽车供应链、新能源、智能网联、新材料等领域,让汽车产业链不断变长变宽,加速向上跃升。

  ▲资料图

  两个月前,四次投资车谷的国家电投集团推出的“氢腾”燃料电池配套200辆氢能车辆在武汉经开区交付,创下湖北省氢能领域最大规模集中交付的纪录,其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全部实现“车谷造”。

  氢能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已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热点赛道。湖北省《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要以武汉经开区为核心,打造全国氢能产业示范核心区。

  武汉经开区开辟新领域、竞速新赛道,前瞻性布局氢能产业,聚集一批国内氢能产业的顶尖企业,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起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氢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态势初显。

  ▲搭载着雄韬氢雄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氢能公交车

  雄韬氢雄在汉研发的氢锂结合燃料电池发动机,能让一辆大巴车运行每100公里节省60多元;武汉理工氢电自主研发出CCM型膜电极,反向输出至海外,成本降至一半;众宇动力全面掌握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从事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电堆及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东风公司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交付投入示范运营。

  ▲资料图

  此外,在研发、试验方面,达安科技、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等已布局氢能源研发测试能力,正加速完善试验能力;康明斯氢动力大楼内,制氢装备、储氢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等一应俱全,具备从电堆、子系统到发动机的完整研发、验证能力。

  上个月,在2023军山新城城市推介会上,岚图汽车与军山新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建设企业总部,成为军山新城“合伙人”。“坚持科技研发是汽车产业的根本。武汉经开区完整的产业链、人才链和生态链,是我们选择在此扎根的根本原因。”岚图汽车CEO卢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