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中国车谷集链成势向“新”前行

新闻中心 > 城区频道 > 中国车谷

2025-01-17 11:23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下线中国新能源汽车首个年产第1000万辆整车,发布首颗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微控制单元)芯片,本田全球首个新能源工厂正式投产,国内首款7纳米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芯片冲刺量产……

  岁末年初,走进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处处升腾着创新发展的强大气场。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1月4日至6日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

  牢记嘱托,武汉经开区向“新”发力、向“质”前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持续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创新的发展模式。

  砥砺奋进的2024年,武汉经开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的增速、总量超过22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汽车出海突破12万辆,在车规级芯片、三电系统、柔性显示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展现了国家级经开区的责任担当,为巩固湖北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底盘”贡献车谷力量。

  “油电并举、整零协同”

  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

  “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这些重大成果,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也点滴闪耀着中国车谷科技创新的光芒。

  2024年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第1000万辆在东风岚图云峰工厂下线,这是武汉经开区3年来投产的新能源整车工厂之一,岚图知音车型成为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同样在武汉经开区,2024年最后一天,全新岚图梦想家12月第1万辆交付仪式举行,岚图汽车再迎销量里程碑。2024年,岚图汽车全年累计交付85697辆,同比增长70%,连续4个月跻身“万辆俱乐部”。

  岚图起宏图,离不开武汉经开区全力以赴的“助东风、挺东风”。

  武汉经开区是东风汽车总部、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所在地,东风汽车在此布局了岚图汽车、猛士科技、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神龙汽车、智新科技等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为支持东风创新发展,武汉经开区舍得投入,拿出管委会原办公大楼“红柱子”,移交东风汽车设立全球创新中心,打造创新策源地;同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携“东风车”品牌驶入西北兰州、中部南阳,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还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助力东风汽车成功打开西班牙、意大利等16个空白市场。

  汽车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为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武汉经开区把零部件摆在了和整车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提升”“零部件产业发展”两大行动。主要负责人亲自上阵,与东风汽车等链主企业深度对接,“地毯式扫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针对薄弱环节“点对点招商”。先后引入东风科技一体化压铸、东风鸿泰固态动力电池中试基地、东软睿驰车载硬件生产基地等30余个核心零部件项目,落户天猫、途虎、优信二手车、苏试试验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业项目,实现汽车产业全链向新、集群成势。

  如今,武汉经开区已形成“油电并举、整零协同”的产业格局,汽车产业“零整比”提升至0.66∶1。去年9月,该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引入,为车企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动能。岚图FREE 318、岚图知音、全新岚图梦想家、灵悉L、东风奕派eπ007、东风奕派eπ008、路特斯“繁花”、猛士917蛟龙战甲等新能源车型接踵上市,平均每月就有一款新车投放。岚图梦想家登顶高端新能源MPV销量冠军,东风本田CR-V国内终端销量近18万辆,在同级别的细分领域中持续领跑合资品牌。2024年,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达到30万辆,汽车出海突破12万辆,同比实现翻番。

  “首款、首次、首创”频出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

  1月6日,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举行。大会发布湖北“61020”全链条攻关成果,武汉经开区企业芯擎科技独立研发的“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AD1000”,填补7纳米车规级高性能智能驾驶芯片的国内空白,成功入选“首款、首次、首创”重大实物成果。

  ▲芯擎科技独立研发的“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AD1000”,填补7纳米车规级高性能智能驾驶芯片的国内空白。

  “这是目前国内算力最大的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芯片,已完成工程验证,预计今年9月量产,明年上半年大规模上车应用。”芯擎科技副总裁蒋汉平介绍,“星辰一号”对标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智驾产品,在CPU性能、AI算力、ISP处理能力以及NPU本地存储容量等关键指标上,全面超越国际先进主流产品。

  智能汽车的运行离不开“大脑”指挥,这个“大脑”就是芯片。汽车越“聪明”,就要求“大脑”反应越快、芯片算力越高。我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生产大国,新能源汽车智驾渗透率已超过66%,但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却严重依赖进口。

  为抢占新赛道,2018年,武汉经开区引入芯擎科技,并通过基金引导等方式,全力支持企业以“国内急需”为使命,专注高性能车规级芯片及模组的设计和研发。如今,芯擎科技已成长为“独角兽”,除“星辰一号”外,还自主研发了国内首款7纳米高性能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累计出货量达百万片,为30余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装上“中国芯”。

  汽车行业竞争,上半场比拼“电动化”,下半场比拼“智能化”。武汉经开区抢先布局,拿出风水宝地,设立500亿元车谷产业发展基金,已培育出5家“独角兽”,在车规级芯片、智能驾驶等领域产出多个“首款、首次、首创”成果。

  去年11月,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发布首颗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微控制单元)芯片DF30,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一联合体于2022年在武汉经开区组建,由东风汽车牵头,联合中国信科、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8家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合力攻关“中国芯”。发布的DF30芯片,由联合体全流程闭环研发,突破了汽车芯片定义、设计、工艺等核心技术,形成了50项专利,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

  在“AI赋能+软件定义汽车”领域,武汉经开区携手百度、吉利、东软睿驰等头部企业,重点发展无人驾驶大模型、跨平台操作系统、汽车嵌入式系统。其中,携手吉利、星纪魅族推出跨手机和汽车操作系统Flyme Auto,实现了车机无感互联。

  在智能驾驶推广应用领域,武汉经开区建成全国首个车城网平台,汇聚100多家智能网联核心企业,基本形成了“研发+测试+应用”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闭环。

  2024年,武汉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3年增长4倍,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5%。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内,20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通过创新突围,实现在车规级芯片、三电系统、柔性显示等领域国产替代。

  打造专业化园中园

  五大新兴产业聚链成势

  测试飞行、产品组装、研发试制……尽管已是寒冬时节,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内,却是热火朝天的景象。自去年10月开园,这里先后引入旭日蓝天、旻太航空、海直通航等多个飞行器项目,开通武汉至十堰、荆州短途客运航线,带动低空经济“乘风而上”。

  ▲ 武汉经开区 低空经济产业园

  “预计2024年营收规模将接近1个亿,真正实现在全国市场的突围。”旭日蓝天董事长王重霄说。得益于低空产业园的高效服务与集聚效应,这家企业仅用了2个月,就建成1万平方米的无人机产业基地,产品由以轻、小型无人机为主转向中大型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去年11月,旭日蓝天开通两条无人机低空物流航线,X160高效吊运无人机、X480大载重特种吊运无人机等多款新品同步推出,发展进入快车道。

  “武汉经开区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在机翼、机壳、电池等领域可与无人机实现共享。”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积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产业项目、打造应用场景,力争到2030年低空飞行相关企业突破120家,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集聚区和示范区。

  低空经济的蓄势待发,正是武汉经开区发力新兴产业的缩影。作为全国汽车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武汉经开区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构建“135”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该区先后揭牌氢能产业园、泛半导体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专业化园中园,推动氢能、新材料、集成电路、低空经济、大健康及生物技术5大新兴产业聚链成势。

  氢能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武汉经开区抢先布局,已集聚国电投氢能、理工氢电、康明斯等近20家氢能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基础部件—燃料电池—整车—示范运营”的产业链和创新链。今年,该区将加快建设氢能科技产业园,重点布局燃料电池、氢能装备,推动国电投氢燃料电堆投产,打造中部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

  新材料是武汉市六大未来产业之一,也是车谷万亿级“车能软芯材”汽车生态的基础产业。武汉经开区持续发力,在新能源汽车用气凝胶、IGBT芯片、集成电路CMP核心原材料和后清洗材料、CPI膜、膜电极等多项关键技术方面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去年10月,武汉经开区揭牌新材料产业园,以3万平方米面积,重点布局汽车轻量化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关键材料,打造全国新材料创新及应用策源地。

  1月6日,臻想智慧医疗展示中心在武汉经开区启用,展示AI人工智能在医疗和大健康领域的新场景、新应用。目前,武汉经开区已拥有同济医院军山院区、协和医院车谷院区、武汉儿童医院西院区等高水平医疗机构,汇集海特生物、同济医药等130余家大健康企业。今年,该区还将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基因检测、医疗设备制造等领域技术研发,发展大健康产业。

  围绕加快培育五大新兴产业,今年,武汉经开区将打造8个集中式、专业化“园中园”,培育壮大一批新“千亿产业”,助力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能级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