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你知道吗?鄂州有个“胡家班”,他们的故事很传奇!

新闻中心 > 城市圈频道 > 鄂州

2022-02-23 12:18 来源: 鄂州融媒
【字体:
  新朋友请点击“鄂州融媒”关注


  一段传奇


  SUIYUE LIUJIN
  那些记忆那些唱腔
  那些身影
  过往岁月中的寻找沉淀在
  鄂州是湖北省京剧艺术重镇
  省内地位仅次于省城武汉
  在七十余年
  鄂州京剧艺术发展之路上
  活跃着一个京剧艺术世家
  正是这一家人
  长期矢志于弘扬京剧国粹
  为鄂州京剧事业发展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岁月流金,艺苑流芳
  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
  寻找沉淀在鄂州京剧舞台上
  那些身影
  那些唱腔
  那些美好的回忆
  ……
  01一家五口到鄂州
  1957年,是鄂城县京剧团成立的第七个年头。鄂城自古是“吴头楚尾"之地,地方戏以楚剧为主,间有黄梅戏演出,京剧氛围并不浓厚,京剧人才也十分匮乏。 时任京剧团团长的魏亚英神色焦虑,她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京剧人才不是说有就有的,可没有一个“角儿”的京剧团怎么发展呢? “天赐良机”说来就来!在江浙一带和上海滩打拼的浙江萧山人胡月珊顺长江而上,在沿江各大“码头”表演京剧,无意中来到了“小码头”鄂城 。 魏亚英被胡月珊精湛的表演艺术深深折服,心中暗喜,立即向胡月珊发出了 “求贤”邀请。胡月珊为魏团长的诚心所感,还真决定留下来了,同时留下的还有他的长子胡志超。这一决定,改变了胡家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鄂城京剧的发展方向。 1958年,胡月珊担任京剧团副团长,为了壮大表演团队,他进行“全家总动员”,从沈阳引来二子胡志强,从杭州招来三子胡志斌,从湖南唤来四子胡志明,胡家两代五人加盟鄂城县京剧团! 由此, “胡家班“成为京剧团的台柱子。 为了培养京剧表演后备力量,从 1958年到1962年,胡月珊举办了三期京剧训练班。他认真办班,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训练班优秀学员输送到京剧团成为演员,并逐渐成长为京剧团的中坚力量。
  胡月珊指导学员练功
  当时,京剧团不仅缺人,而且缺物,连表演用的行头都缺,胡月珊把自己的私房行头也捐给了京剧团,京剧团还缺保留 “剧目”,胡月珊一方面挖掘传统戏,一方面改编《送伞》等新戏,充实京剧团表演剧目。 胡月珊是一位表演风格丰富多彩、戏路子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早年表演,以文武老生见长,很多侠肝义胆、驱恶除霸的人物形象经他一演绎,淋漓尽致,如《小五义》中的白玉堂、展昭,《水浒传》中的武松,《野猪林》中的林冲。而且经常是前文后武,串演几个角色,如《岳飞传》中,先演陆登,后演王佐。及至中年,他逐渐掌握 “ 麒派 ”(周信芳)艺术的精髓,常演《清风亭》《四进士》《徐策跑城》《追韩信》《打严嵩》等。到中年鼎盛时期,常演关羽,如《古城会》《白马坡》《水淹七军》《走麦城》等剧目。他还擅演喜剧,如《济公传》中的济公,《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猪 八戒。
  胡月珊带妆照
  1959年,胡月珊被鄂城县授予文教红旗先进工作者称号。1960年,湖北省政府特发嘉奖令,授予胡月珊红旗教师光荣称号,同年他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大会,被授予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后来,全国文联主席田汉和省文联主席龚焕然慧眼识珠,两人成了胡月珊的入党介绍人。就这样,胡月珊从一位 颠沛流离 的旧时代艺人,蜕变为有先进思想的党的文艺工作者,他成了鄂州京剧事业步入 “星光大道”的引路人。
  02薪火相传续精彩
  胡志超,是胡月珊的长子,国家一级演员。胡志超专攻京剧武生兼文武老生。演出的代表剧目有《挑滑车》《周瑜归天》《长坂坡》《夜奔》《八大锤》《闹天宫》《金钱豹》《古城会》《单刀会》,现代戏代表剧目有《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在以上剧目中,他全部担任主演。 1999年,省京剧二团创作的大型童话京剧《小凤》获得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九届文华奖,负责《小凤》武打设计的就是胡志超。 黎正清,是胡志超的夫人,国家二级演员。专攻京剧唱功老生兼老旦。表演的代表剧目有《辕门斩子》《四郎探母》《逍遥津》《借东风》《飞犬奇案》《赤桑镇》《对花枪》等,主演现代剧目《沙家浜》《红灯记》。 胡志强,是胡月珊的二子,国家一级演员,长期担任京剧团团长职务。1958年应父亲之命,从沈阳京剧院调来鄂州,不久进入中国戏曲学院青年演员进修班深造,毕业后一直在京剧团工作。表演了《石秀探庄》《八大锤》《骆马湖》《三岔口》《火烧裴元庆》《一箭仇》《伐子都》《长坂坡》《挑滑车》《艳阳楼》《状元印》《挡马》等剧目。还在《蜈蚣岭》《乾元山》及现代戏《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平原作战》《磐石湾》等剧目中担任主演。 1970年、1971年,胡志强两次被省京剧院邀请主演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和《奇袭白虎团》中的严伟才,并参加接待朝鲜、苏丹等国使节外事演出。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专注于京剧教学工作。1993年获省第二届“桃李杯”比赛优秀园丁奖。1995年荣获文化部、人事部颁发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他辅导的学生丁慧在第十届中国少儿戏曲艺术小梅花比赛中,获得小梅花金奖。 2021年7月12日,市演艺公司,省京剧二团启动鄂州戏曲“像音像“工程,为刘兰秋、秦湘麟、胡志超、黎正清、胡志强等鄂州的京剧老艺术家们录制京剧影像,并进行名家访谈。鄂州戏曲“像音像“工程采取口述、示范、表演、访谈等形式,旨在保留鄂州当代名家的名作,抢救、保护和传承鄂州优秀戏曲艺术。 目前,省京剧二团正由胡志超和黎正清夫妇的儿子、国家一级演员胡建铭团长领衔前行,接续京剧世家“胡家班”的艺苑传奇。


  图左起:黎正清、胡志超、秦湘麟、刘兰秋、胡志强
  03天妒英才
  胡志斌是胡月珊的三子,长得高大英俊,天生一副好嗓子。1961年,进入鄂城县京剧团训练班学习京剧,他天资聪颖,在这里练就了一身“童子功”。 1963年底,江西省九江市 越剧 团来鄂城演出。剧团团长见胡志斌模样英俊,还会唱绍兴戏,于是邀请他参加九江市越剧团。在九江市越剧团,胡志斌担纲越剧《阮文追》和几个折子戏的一号主演,大获成功。越剧团曾在武汉民众乐园连演一个月,胡志斌担纲五个 越剧 的主演,在武汉掀起了一股越剧热。 1966年,九江市越剧团解散,胡志斌被抽调到新成立的九江歌舞团工作,他跨界成为一名民歌手。随着京剧样板戏的普及,他又转身成为样板戏的演员。1967年,九江歌舞团演出歌剧《井冈山道路通天》,当时出演“党代表”的演员嗓音条件出现 问题 ,高音老上不去,团里就让胡志斌紧急出演,没想到他圆满完成 高音度 的演出,一鸣惊人! 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54集团军来鄂城县征兵。胡志斌和弟弟胡志明同时被应征入伍。54集团军不仅作战英勇,文体活动在全军也名列前茅。到部队两个月后,部队排演京剧《智取威虎山》,胡志斌主演杨子荣。 不久,胡志斌被调到武汉军区胜利京剧团。参加全军会演时,他担任《红云岗》一号主演。此后,他相继主演了《苗岭风云》《刑场上的婚礼》《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李自成》《峥嵘岁月》《杜鹃山》《断桥》《铡美案》《冼夫人》等剧目。随着军旅舞台上一个个艺术角色的成功塑造,他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 可惜天妒英才,正值艺术生涯鼎盛期的胡志斌突发疾病,年仅 39岁就永别了他珍爱的艺术舞台。
  编后:
  故事精彩的背后必有精彩的故事。多年以来,鄂州京剧事业的发展有目共睹,无论是作品创作,还是新人培养,都为鄂州文化事业添了精彩一笔,故事的书写者“胡家班”却鲜为人知。
  “胡家班”的精彩在于,“班主”胡月珊为鄂州京剧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全家总动员齐聚鄂州,将他乡当故乡,还把自己的私房行头捐献给了京剧团。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一副好的行头对于游走各地的戏班子来说,意味着什么?说是“门面”、家当,应该不过分。
  然而,胡月珊却将家当捐了出来,也就将自己的根扎在了鄂州,并且发芽、开花、结果、直至今天。
  其实,任何一种精彩的背后,必有其感人的故事。当事人在努力,“粉丝”们在支持,只是在背后不易被人察觉。反过来看,曾经红火的事业如果渐失色彩,其背后必有所缺失,缺少了一种支撑。对“胡家班”来说,这种支撑已延续了60余年。坚信,它还会持续下去,这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与执著。
   鄂州融媒微信送福利了!
  《鄂州日报》出版第10000期,我们送福利!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精心准备了一批“鄂州日报纪念版笔记本”,作为奖品送给广大读者。 获得福利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给鄂州融媒微信本期推送的稿件留言,点赞排名(点赞数量需超过10)前五位的读者,即可获得高颜值鄂州日报笔记本(如下图)。


  领奖规则:1.中奖人需同时满足关注鄂州融媒微信公众号;留言点赞数超过10;留言点赞数排名前五位。2.集赞统计截至留言次日中午12:00,届时小编将回复您具体领奖方式。3.每人限领一本,数量有限,赶紧参与哦~
  往期回顾


  别眨眼!这些数字是解锁鄂州2022密码


  含金量极高!这些信息关系着鄂州人的生活


  一图读懂 | 2022年鄂州政府工作报告传递重要信号! 出品: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夏阳 通讯员:周立明 编辑:梁怡青 责校:何芬 值班主任:郑博 监制:刘莲珍








  支持我们,请点击“点赞”+“在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