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6日《长江日报》第11版
撰文 高喜明 李瑞 陈稳定
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花湖国际机场,让鄂州得“天”独厚;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几何中心,让鄂州得“中”独厚;位于武鄂黄黄核心圈的武汉都市圈中心地位,令鄂州得“圈”独厚。
抢抓历史机遇,鄂州其风正劲。图为鄂州莲花山。
筚路蓝缕40年,鄂州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抢抓武汉新城和花湖国际机场两大历史机遇,鄂州正全力建设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
花湖国际机场枢纽功能持续释放
一秒钟,眨眼的工夫,能发生什么?
花湖国际机场给出的答案是,完成77.8件快件的分拣、42.9千克货物运达全球、3.2千克国际包裹组板上机……
天上星光,地上灯光。每天凌晨,花湖国际机场进入繁忙时刻,一架架全货机陆续在这里落地和起飞。
出港区,一批中国制造的电商产品和电子产品正搬运装箱,目的地是夏威夷、芝加哥等国际都市。进港区,孟加拉湾大青蟹、泰国榴梿、智利车厘子等生鲜产品装箱待发……
1月9日下午1时47分,在轰鸣的引擎声中,一架B777全货机满载100吨货物,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飞往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这标志着“鄂州—马斯特里赫特”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凌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停机坪一片繁忙,工作人员有序装卸、转运货物。
新年起步即冲刺。1月3日至8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新开“鄂州—巴黎”“鄂州—墨西哥城”“鄂州—菲律宾克拉克”“鄂州—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和“鄂州—格鲁吉亚第比利斯”5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密“鄂州—布达佩斯”“鄂州—列日”和“鄂州—法兰克福”3条国际货运航线,华中地区的空中出海口进一步拓展。
花湖国际机场是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也是省委赋予鄂州的重要历史使命。为了推动花湖国际机场建设运营迈上新台阶,鄂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推动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建设。
2024年,花湖国际机场对外开放按下“快进键”——国务院批复同意鄂州花湖机场对外开放;获批设立鄂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境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肉类4类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相继获批;花湖机场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民航局批准鄂州花湖机场更名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口岸获准进口全球药品;累计货邮吞吐量突破120万吨……
如今,花湖国际机场进港货物种类日益丰富,涵盖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及冰鲜水产品。其中,水果货物种类繁多且来源广泛,如榴梿、柚子、椰子、山竹和车厘子等,丰富国内市场的供应,并有效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
目前,花湖国际机场已有35家航司入驻,累计开通国内货运航线55条,建成覆盖全国31个省级区域、50个城市的“轴辐式”国内货运航线网络;累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36条,覆盖欧美、亚非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点40个,通达27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辐射五大洲、服务全世界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
随着花湖国际机场货运枢纽功能的持续释放,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航空偏好型产业在周边落户。目前,中国物流、中国邮政、东航物流等超80家物流企业入驻,嘉里物流、丝路国际等50家国际货代公司开展业务,苹果、卡尔蔡司、施耐德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了中国区中心仓,联想(武汉)等12家重点企业通过花湖国际机场开展外贸业务,希音、抖音、拼多多等电商龙头纷纷落户,特斯联人工智能、德玛克半导体、芯创半导体等项目开工,度边电子、佰圣特、中康众盛、明理医疗等项目投产。
高标准建设武汉新城按下加速键
2024年12月8日,武汉新城中建“葛店之星”星级酒店项目开工。“葛店之星”星级酒店项目位于高新大道以南、发展大道以东,总投资额约10亿元。酒店以“城市灯塔”为概念,寓意点亮武汉新城、助力葛店腾飞。塔楼共18层、高88米,地上酒店建筑面积2.87万平方米,地下车库1.64万平方米。酒店集住宿、餐饮、会议、健身、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规划建设260间国际标准高端客房和可容纳千人的国际会议中心。该项目将与周边佛罗伦萨小镇、武城古村、葛店图书馆、希尔顿欢朋酒店等资源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共同打造葛店南部地铁商务区,让消费者能够一站式享受购物、休闲、娱乐等多元服务体验。
2024年,武汉新城鄂州片区建设全面提速。制定《鄂州市战略规划》,编制完成武汉新城《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开工2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0亿元。武鄂黄黄“三横三纵”鄂州段10个品质提升工程、3个重要节点工程如期完工,光谷葛店无感通过,建成葛店综合交通枢纽。清理批而未供、闲置土地1.3万亩。华夏理工新校区封顶。颁发首张无人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开通全国首条跨市自动驾驶公交线路。“新城快线”公交化运营。葛店经开区在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升至第34名。葛店镇上榜全国百强镇,庙岭镇入围全国乡镇500强。武汉新城鄂州片区人口年均增长11.3%。
武汉新城鄂州片区开通自动驾驶公交车。
以“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为牵引,围绕电子信息、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强化补链延链,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银商云数据中心、圆通湖北总部、极兔快运中心、博进生物、亿玛在线等项目签约落户,高效融入武汉新城产业链、供应链。
其中,葛店国家级经开区精准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携手光谷共建100平方公里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对标光谷生物城建设大健康产业区,共享“药谷”品牌,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起步在高校、发展在光谷、壮大在葛店”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体系,实现光谷、葛店产业深度融合,并与东湖高新区共同申报国家级工业母机产业园。
刚刚结束的鄂州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将继续加快建设武汉新城鄂州片区。推进“双集中”发展,开展城市提档升级行动,提升整体形象。实施林待秋学校二期、鸭儿湖输变电工程等22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6亿元。加力建设“三横三纵”,建成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鄂州段、S257葛店南站葛店至樊家庄段改扩建。建成梧桐湖水厂。协同建设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园、工业母机产业园。支持葛店经开区加快建成国家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重要节点。加快梧桐湖片区科技创新园区建设,争取华夏理工年内开学。
创新驱动发展武鄂实现科技同兴
鄂州市融合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武鄂科技同兴为主线,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创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产业创新力。发挥毗邻武汉高水平科研院所集聚区的优势,以“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探索“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鄂州”模式,50余家企业与武汉高校院所开展共建科创平台、共谋科研项目、共用科技人才等产学研活动。
加强科创企业培育孵化。围绕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鄂州大健康企业与武汉创新资源深度对接,加速融入光谷国际医学创新中心建设。葛店经开区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年产值分别超过340亿元、140亿元。
鄂州深度链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链,图为湖北光安伦芯片有限公司。
2024年,鄂州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工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鄂州功能区12个重点科创项目全部开工,获批省级激光智能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2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入驻省科创供应链平台企业1107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05亿元、增长40%。与武汉高校共建省级创新平台9家,转化落地成果106项。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400家。鄂钢、容百锂电、虹润高科入选省百强高企,新增省科创“新物种”企业16家,8家企业荣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华工科技、华工法利莱获得国家重大装备核心技术攻关专项。花湖国际机场申报知识产权62项,主编、参编民航行业标准4部。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96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57件、全省第3。承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VEX机器人大赛。
科技创新带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鄂州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5.5%、20.3%、8.8%。圆通湖北总部、彤诺电子二期、泽石科技、亿玛在线、中国供销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华工法利莱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市占率全国第一。杜肯新材料柔性复合风管市占率达70%。鄂钢自发电二期并网、三期试运行。小铂生物药品持证文号达35个。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引进中建三局云采供应链公司和湖北联投九州医药供应链公司,交投致远公司获评国家最高级5A级物流企业。
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跨区‘一照多址’备案登记太方便了,不用另设分支机构,不需要提交纸质资料,全程有人协助网办,为这样的好政策点赞!”2024年9月29日,陈先生在葛店经开区综合服务中心“市场准入—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领取《一照多址备案通知书》时高兴地说道。
陈先生的企业注册地在华容区,因业务拓展,需在葛店经开区开展经营活动,得知企业情况后,鄂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葛店分局工作人员全程协助企业网上申请“一照多址”备案,同时,积极对接华容区强化审批流程,通过跨区协同联动,企业当场便拿到了“一照多址”跨区域备案通知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鄂州市锚定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目标,聚焦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法治化建设,提升国际化水平,形成了具有鄂州特色的营商环境发展之路。
三江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连续4年年增长10%以上,是正在崛起中的物流枢纽。
深入市场化改革,经营主体活力迸发。严格执行“全国一张清单”,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一视同仁对待各类经营主体。全面推行企业开办“1050”标准,实行“15+30”分钟内办结。深化“一业一证”“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创造更加便利的准入条件。着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用能成本、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资成本等各类成本,累计为企业减免各类费用超4亿元。
健全法治化体系,多元化解涉企纠纷。建立“府检联动”“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在湖北率先成立市政府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推进涉企矛盾化解。开展检察护企服务,对涉市场主体案件逐案开展社会调查。对接引进涉外法律服务,在全省首次将法律人才纳入鄂州市人才政策服务范围。开发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智慧监督系统,通过“事前数字化报备、事中数字化留痕、事后网上评价”精简、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出台《鄂州市2024年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工作要点》《法律服务护航花湖机场、武汉新城建设十条举措》《鄂州市检察机关关于保护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创新的十条措施》等制度文件,强化优质法律服务供给。
迈向国际化轨道,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执行7×24小时预约通关,保证货到即查、即查即放。通关全程实施无纸化作业、数据化管理、智能化联通,高效衔接申报、运抵、查验、放行等各环节。创新海关“顺势监管”快件智能监管模式,实现快件全自动化作业。逐步搭建完善辐射欧洲、北美、中东、亚洲、非洲的国际航线网络,推动空中丝路由“串点连线”向“组网成面”转变。上线花湖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平台,实现出口运单管理、集货补贴即审即享、服务集市等多场景应用,助力打造具有鄂州特色的航空物流供应链体系,国际航空贸易物流效率进入全国前列。
打造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鄂州是湖北省最小的地级市,具有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小、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高、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创新超前等典型特征,是全省首个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鄂州市战略规划》明确将“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双集中”为抓手,增强城镇对乡村辐射带动作用、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促进作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着力优化人口分布与城镇布局,全力打造东翼航空都市主城,群力协同建设西翼武汉新城鄂州片区。
落实“双集中”理念,构建城乡融合的新发展格局。鄂州落实全省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以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市域城镇体系,加快构建适应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和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两翼齐飞、城乡融合”城镇化格局。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特色农业。积极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物流”的都市特色农业体系。基于鄂州铁、水、公、空交通优势,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农产品交易流通体系。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促进城乡公共资源统筹联动。以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核心,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关注“一老一小”人群,推动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统筹规划城乡市政公用设施,推动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向乡村延伸。
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新模式。建立人才返乡入乡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健全涉农财政金融政策,推动公共财政投入向“三农”倾斜。健全农业科技常下乡、常在乡的服务长效机制,鼓励科技成果入乡转化。
2024年,鄂州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85万亩。鄂州武昌鱼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泛亚香料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新开维高楼养猪增产达效,生猪存栏量达25.6万头。杜山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沼山镇入选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增“二品一标”农产品13个,省“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获“优秀”等次。中央支持梁子湖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顺利实施,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完成建改户厕8399座,村湾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全面完成村级寄递物流网点升级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路156.68公里。
鄂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强区工程为抓手,积极参与全省农业农村供应链搭建,重点打造现代种业、武昌鱼、生猪等优势产业链。提档升级武昌鱼原种场,建设武昌鱼生态养殖基地和加工园区,打造长港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加快中新开维现代农业产业园、七妙食品蛋品加工等项目建设,实施畜产品精深加工专项工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96%、80.6%、50%以上。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深化供销综合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策划:中共鄂州市委宣传部 长江日报武汉都市圈新闻中心
图片由中共鄂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值班编辑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