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燃尽生命的坚守——追记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鄂州市拘留所所长陈晋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鄂州

2025-02-19 17:23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字体:

  长江日报-长江网通讯员杨保华 黄勤 记者高喜明

  8:20,接到鄂州市中心医院医生的电话,湖北省鄂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支队长柯玉卿以为是有关专家会诊的事情要和他商量。

  非常意外!电话那头,医生告诉他“你们拘留所的陈所长已经脑死亡”。

  “这怎么可能?昨天下午,我们还在一起讨论工作。”柯玉卿浑身一震。

  “陈所,你醒醒……”他赶到医院,用力掐陈晋的身体,对方却再也无法回应他的呼喊。

  2024年12月31日早上,鄂州市拘留所所长陈晋前往医院商谈医护人员来所会诊事宜,路上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47岁。

  2月13日,记者来到了陈晋的办公室:待办工作还贴在电脑桌面上。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鄂州市拘留所所长陈晋。通讯员供图

  “他总是想把工作做得最完美”

  说起老战友陈晋,共事14年的鄂州市戒毒所副所长杨志勇很是佩服他,因为“他做工作太认真、太追求完美”。

  “2001年,他刚到看守所工作不久,我俩就‘掐’上了,就为抢活干。”杨志勇回忆,当时陈晋管着7个监室,还嫌不够,主动揽活。

  那时,杨志勇来鄂州市第一看守所工作两年,陈晋是新人。两个年轻人在工作上你追我赶。

  管教民警为方便工作都习惯做一张工作图。杨志勇记得,为了快速熟悉监所情况,陈晋白天总拿着一个工作本转悠,晚上还加班研究。

  很快,本子里多了他自己总结的监区情况图,大到巡查路线,小到每一名被监管人员的性格特点,都一一标注。

  “我俩私下里一比较,还是他画的图更细致,标注信息也更全。”杨志勇说。

  2014年,公安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出台保外就医新规。

  新要求如何迅速落实?

  陈晋率先找突破,查资料、学文件,找当医生的同学咨询。他总结了“三十八条”收押注意事项和上百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在病残人员进入监所前开出“病情诊断建议书”。

  陈晋。通讯员供图

  “慢慢地,他成了看守所的‘百事通’。我们遇到‘疑难杂症’就找他。”看守所副所长方翠琴说。

  2017年,因业务精湛,陈晋入选湖北省监管系统专家人才库首批成员。

  2021年9月,陈晋从看守所教导员调任拘留所所长。

  “他深感责任重大,工作更拼了。家离所仅十几分钟车程,他却整天泡在所里。”拘留所带班负责人李琼说,“他几乎没请过假,却多次为同事代班。”

  2024年9月,李琼因家庭原因请假一周,陈晋主动为她顶了3个通宵班。

  2024年10月,鄂州市拘留所为争创一级拘留所开始改造。12月,改造工作到了冲刺阶段,陈晋连续半个月没回家。

  12月30日17时,柯玉卿到监所巡查。“每次巡查他都在。”

  两人就请医疗专家来所会诊做了探讨,商定第二天上午由陈晋前往医院具体商谈。没想到,一别竟成永别。

  在陈晋和监管民警努力下,鄂州市第一看守所实现连续28年安全无事故,拘留所实现连续11年安全无事故。

  陈晋走了,把事业追求写在监所长期平安的年轮里,立起一种精神:心中有责,敬业精业。

  “他总有办法解决棘手的难题”

  “2012年,陈晋感觉自己在深挖余罪上遇到了瓶颈,就利用业余时间钻研,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拘留所副所长吴康之前在看守所就和陈晋是同事,他记得,陈晋还带动看守所16名民警通过了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他们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日常管理,攻破被监管人员的心理防线,屡破大案。

  2007年,陈晋在工作中察觉到以李某为首的盗抢团伙有其他罪行没有交代。

  陈晋从关心李某的生活入手,逐渐打动了李某。

  李某先后交代近百起案件的线索。警方据此打掉一个涉案28人的特大“盗抢”团伙,消除了社会隐患。

  在监所,陈晋累计获取案件线索1183条,协助破案975起,其中包括70起命案积案。

  陈晋到任拘留所所长后,遇到区法院执行局和拘留所就收押流程问题意见不一。

  他积极协调,成立以“陈晋工作室”为阵地的“信息互通、流程优化、专业帮教、协同化解”执拘联动新模式,明确收押标准,缩短办事流程;组织民警帮教普法,化解纠纷,促进案解心结。

  陈晋和被监管人员谈心。通讯员供图

  2023年7月,曹某因拒不履行法院的债务清还判决裁定,被法院决定拘留15日。

  入拘留所后,陈晋引导曹某正视问题;同时联系曹某的债权人和家属,提出免息和分期付款的合理建议。

  3天后,在“陈晋工作室”,曹某的亲属现场偿还了50万元欠款,就余下的70万元欠款达成分期支付协议,一起拖欠5年多的债务纠纷顺利化解。

  2021年以来,“陈晋工作室”调解被监管人员社会矛盾纠纷265起,收到群众致谢锦旗16面、感谢信10封。

  今年1月,“陈晋工作室”成功调解了新年的第一起债务纠纷。他首创的办法还在继续解决监所内外的难题……

  陈晋走了,却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践行着人民警察的一个追求:排“雷”除患,防患未然。

  “他总把被监管人员挂在心上”

  姜某,2010年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收押在看守所,不配合管教。一个多月,姜某没理过陈晋。

  “有一次,陈警官故意用言语激我。我反驳说‘我担心家里的老娘,不想说话,关你什么事’,没想到陈警官记下了这句话。”姜某回忆。

  当晚,陈晋就找到姜某家。

  “你母亲身体没问题,你哥哥已经把她接走一起生活。”一周后,陈晋将母亲得到妥善安置的信息带给姜某。

  男儿的眼泪很金贵。但是这一次,姜某面对陈晋,眼泪夺眶而出。此后,两人无话不谈。

  姜某到监狱服刑后,陈晋给他写了两封信,让他安心服刑。

  后来,姜某表现优异,减刑一年,2016年出狱。

  陈晋得知姜某在社会上“漂着”,主动帮他找了一份工作,又督促他考了证书,以便在职场有上升空间。

  “我想告诉他,我没有辜负他。我现在有固定工作,有家室。”姜某说。

  陈晋觉得自己“有责任关心每一名被监管人员”,对他们坚持人文关怀、亲情帮教。

  “每次和他去超市,不是买奶粉米粉,就是买衣服袜子,一问就是给家里无人管的被监管人员买的。”陈晋的妻子杨慧回忆。

  陈晋摸索出“管教工作有公心、谈话教育有诚心、个别施教有耐心、日常管理有细心、文明管理有爱心”的“五心”工作法,教育感化被监管人员10000余名。

  “有些被监管人员回归社会后称呼我爸爸为‘老师’,他们觉得爸爸就像警灯一样照亮了他们人生的路。那一瞬间,我觉得爸爸的工作很有价值。”陈晋的女儿陈安琪说。

  陈晋追悼会。通讯员供图

  1月11日,陈晋的骨灰被运到老家安置,有4批曾经的被监管人员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空闲的时候,姜某会回忆陈晋的好。

  但是,陈晋不会回来了。

  监所里,再也不会有那个苦口婆心劝诫的身影了。

  他走了,把对被监管人员的教育转化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为我们诠释一种情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从警26年,陈晋先后在基层派出所、看守所、拘留所工作,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2次,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这么多荣誉,或许是对“人民的好警察”的生动注脚。

  (值班总编辑 王雪 值班主任 熊展平 值班编辑 代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