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昔日机场变身美好家园,十万南湖居民共造“幸福之城”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规划同编

2022-09-13 06:3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1995年4月14日晚,一架香港至武汉的波音737客机,成为降落在武汉南湖机场的最后一架班机。
沉寂了数月之后,人们发现,喧嚣了59年的南湖机场原址上,一座座住宅楼“破土而出”。
这里,开始建设武汉当时规模最大的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南湖安居小区。
20多年后,昔日机场变身美好家园——占地2.67平方公里的武昌南湖片区,“党员带着群众干、党员群众一起干”,10万“了不起的居民”以党建为引领,共同打造出一座“幸福之城”。
“找到人”“凝聚人”“用好人”“幸福人”


杨晓青(中)带着“南湖大妈”在巡查。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武昌南湖,一个见证新中国民航发展史的坐标原点。
1950年8月1日,新中国民用航空正式开通两条国内航线,史称“八一开航”:“北京号”飞机从广州起飞,“139号”飞机自天津起航。中午时分,两架飞机先后降落在武汉南湖机场。
从这天开始,这座投用于1936年的军用机场变身为民航机场。
若干年后,在这个坐标原点上,退出历史舞台的南湖机场上,“长出”武汉最早一批商品房小区。
若干年后,在这个坐标原点上,10万南湖居民共建美好家园、同享幸福生活。
杨晓青是首批迁入这里的居民,也是开启这段美好生活的一名践行者。
满头银发的杨晓青,虽已年近八旬,声音依然洪亮。
这位退休多年仍在“发挥余热”的老人,带出了一支在武汉响当当的“南湖大妈”志愿服务队。
“过去的南湖片区,环境脏乱,没有看相。”都市桃源社区党委书记甘利蓉回忆,为改变面貌,2018年,社区开始组建参与基层治理的志愿者队伍。


杨晓青(右三)与“南湖大妈”在商议社区事宜。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甘利蓉找到杨晓青,看中的是她南湖居民之外的另外两个身份:中共党员、退休教师。
从一个置物箱里抱出一摞装订成册的台账,杨晓青如宝贝般捧在手中,这是“南湖大妈”成立以来志愿服务的全记录。
一千多天的“小区巡查记录”,一页页在指间翻过,长江日报记者发现了一个细节:2018年3月至6月的记录中,很多页面留白,或者只是在纸面上画了一道道长长的横杠。
为何留白?横杠又代表什么?
杨晓青解释,志愿者们刚开始巡逻时,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该注意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记录,“这一道道横杠就表示没有什么事可记。”
“要做好志愿服务,学会记录台账是第一步。”教书育人一辈子的杨晓青从词句组织、段落划分开始,进行团队培训,教每一位成员记录发现的问题、听到的言论以及自身感受。
台账记录开始变得丰富。
南湖的居民发现,街头志愿服务的“红马甲”多起来了,社区环境也在悄然变化,“走在路上,找到一片纸屑都不太容易”。
如今的“南湖大妈”已从最初的队员7人、党员2人,发展到现在的队员16人、党员7人,另外还有176名外围队员。
如“南湖大妈”一样,“银发先锋”“五心志愿者”“老格子”“巧姐姐”等一批家喻户晓的志愿服务队伍领头人,也都是共产党员。
甘利蓉感慨,“基层治理,找对人很重要。”
南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郑丽霞将南湖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经验,归纳为调动“人”的资源:“找到人”“凝聚人”“用好人”“幸福人”,以此来激励带动群众共同参与。
水域天际小区业委会主任李庆文,是南湖街道“找到”并“用好”的另一位党员带头人。
从中共武昌区委党校退休后,李庆文每天仍准点出门,如大夫坐诊一般去业委会上班,接待上门反映问题的每一位居民。
因为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复,李庆文发现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参与社区治理,之前很多“事不关己”的问题被居民们提出并得以解决。
2020年,都市桃源社区将战疫期间成立的小区临时党支部固化为邻里党支部,“零距离”服务小区居民。“我们真正把党旗插在了邻里之间。”甘利蓉说。
漫步南湖片区的大街小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学习强国学习小站”“红色议事厅”等党群服务阵地,遍布各个角落。
今年5月,湖北省第一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在南湖街道建成。驿站开放之初,11名党员成立了流动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郭飞说:“我们成立党支部,就是要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组织大家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郑丽霞说,南湖街道通过党员带动居民群众,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更多“旁观的你”变成“行动的我”


武汉机场指挥中心变身为宝安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通讯员梅雪 摄
一座亮黄色的两层小楼,在周边一众住宅楼的包围之中,不太显眼。
这座建成于1936年的建筑,前身是当时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空军基地的武汉机场指挥中心。
1994年南湖机场搬迁后,小楼被当作历史建筑保留下来。如今,这座经历了86年风雨的小楼,成为宝安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在南湖,被保留下来的不仅仅是这座见证历史的小楼。
每次看到自家卧室窗外的那根大烟囱,宝安社区居民程红总会生发出一种自豪感。
老旧小区改造前,作为社区“居民规划师”的程红,提出“保留烟囱”的建议被社区采纳。


大烟囱被保留下来,它所在的区域被改造成社区的“初心小院”。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保留烟囱的呼声在居民中颇具代表性:虽然烟囱已荒废多年,但它却见证着小区的变化。“这座烟囱作为社区独有的文化保存下来很有意义。”程红说。
通过“票决”,大烟囱被保留下来,它所在的区域被改造成社区的“初心小院”,烟囱下还新建了供居民休息的座椅。
“在南湖,居民们拥有着‘了不起’的地位。”在程红看来,街道和社区作出的很多决策,每一位居民都有投票权。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南湖街道的各个社区。
华锦社区涵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商品房,人员构成复杂、居民需求多样。社区党委书记周林说:“基层治理要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得先让居民有话语权。”
周林说,社区的大小事项都会充分尊重居民意见,在协调处理过程中,社区产生了基层协商民主机制——“社区睦邻议事会”,“议事会已成为社区常态化的管理机制”。
南湖片区大大小小的改造中,通过议事会产生的一批“居民规划师”“居民监理师”,自发出谋划策、出工出力。
华锦社区的邻里休闲广场之前是一个喷泉,因为长期停用,喷泉成了积水池。卫生堪忧,居民头疼。
周林说,在“我的社区我设计”活动中,“居民规划师”提出把喷泉改造为休闲广场,并与设计公司联手制定改造方案。
广场改造时,“居民监理师”钟立为每天都会骑车去“盯工地”,“有一次,我看到广场廊架填平施工与原设计不一致,我马上找到施工方,他们核对图纸后重新施工。”
“推开门就有志愿者,走出门都是志愿者。”郑丽霞说,南湖10万居民中拥有1.2万名志愿者,“‘了不起的居民’发挥着‘了不起的作用’。”
郑丽霞说,居民们热心参与社区治理已成为南湖片区的一大特色。
沿建安街进入华锦社区三期小区,经过改造,小区道路焕然一新。


经过改造,华锦社区三期小区道路焕然一新。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后,周林提出翻新改造小区破损道路的建议和方案,在“社区睦邻议事会”上通过“票决”。
8月20日上午10时,社区志愿者赖朝宪又准时出现在道路施工现场。
道路改造开工后,作为“居民监理师”的赖朝宪,经常会带着一把卷尺“泡”在工地。
因为丈夫和儿子都从事工程检验工作,赖朝宪的“监理工作”也“相当专业”,“老公告诉我要看水泥的标号和厚度。看见他们在铺水泥,我就拿个卷尺过去量水泥的厚度”。
发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宝安社区党委书记刘海芳也颇有心得: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社区充分联合政府、开发商、居委会、居民等多方主体,制定社区公共空间改造项目。项目完结后,还会通过党员、群众双评议机制,对项目满意度进行评估。“社区现在已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治理、人人奉献的治理格局。”刘海芳说。
因为更多“旁观的你”变成“行动的我”,南湖街道下辖的6个社区,其中5个荣获全国、市、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花园城”里,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宝安社区幸福长廊。 通讯员梅雪 摄
如果不是一个个“机场×楼”的住宅楼号码,很多人可能意识不到这里曾经是一座机场。
生活在“南湖花园城”里的居民,已经很少有人能描述出当年机场的模样。
“这就是当年的跑道。”“东方莱茵小区的原址是机场候机厅。”“这里是机场的大门。”……“老机场”残留的一丝丝印迹,只是星星点点地埋藏于“老南湖人”的记忆深处。
在越来越多南湖人的感受中,“老机场”已渐行渐远,“花园城”里的幸福却触手可及。
8月19日下午,宝安社区党群共享空间里,聚集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朋友,他们在这里参加暑期托管班结业仪式。
除了小朋友,居民们也喜欢光顾这个去年6月投入使用的休闲之所。
共享空间上下两层近1000平方米,设有邻里议事厅、剪纸工作室、科普活动室、共享书屋等多功能空间。
一年前,这个党群共享空间还是一个荒废了20多年的锅炉房。
锅炉房的重生,同样经历了一次居民“票决”。
社区干事左文婷说,1998年,宝安社区刚交房一年多,由于运营费用高,用于集中供暖的锅炉房难以为继,“因为长期荒废,锅炉房内外堆满了各种垃圾”。
在街道和社区的组织下,锅炉房的改造计划被提上日程。
时任小区业委会主任的老党员潘国梁回忆,社区通过微信群开展问卷调查,网格员也入户征求意见。社区还多次召开居民大会、部门联席会,听取居民和专家的意见。
最终的“居民议事会”上,把锅炉房改建成党群共享空间的方案赢得了绝大多数居民的认可。
党群共享空间二楼130多平方米的共享书屋,由居民袁和平出资13万元打造,“我是党员,就要起带头作用,党群共享空间是属于大家的文化空间,我作为居民应该出力。”


居民在宝安社区党群共享空间里参观。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如今的共享书屋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7000多册图书中,不少是由居民自发捐赠的。
宝安社区居民邢变枝的一个提议,让居民们享受到“不用预约、无需挂号就能请专家免费看病”的便利。
邢变枝是省人民医院医生,也是一名下沉党员。2020年疫情之后,她提议联合社区医务工作者,组建小区医疗队,定期在家门口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这个建议得到20多名从事医务工作的居民支持。
两年后,这个被街坊们亲切称作“邻里医疗队”的志愿服务队,成员已扩充到30多人,服务内容涉及居家健康的方方面面。
在共建共享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南湖居民,“饿了么”南湖站外卖小哥王勇同样感受到“特别的温暖”。
9月8日下午3时,趁着外卖单不多,王勇来到南湖街道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接了一杯冰镇酸梅汤为自己降温。
这个服务驿站投用后,王勇忙碌之余就会进来歇歇脚。
驿站临时党支部书记郭飞介绍,这里除具备停车充电、歇脚休闲、生活补给等八大功能外,每周还会开展活动,“上周,街道还组织‘爱之翼’志愿理发队的师傅们给我们免费理发”。
“我们小哥也会通过‘云上小哥议事会’参与驿站建设,门口加装的电动车换电柜就是我们的建议。”王勇常会以南湖人自居,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他也会搭手助力。
“这里的每一块公共绿地、每一个公共空间都由居民认养和管理。”郑丽霞说,南湖片区的每一次更新、每一处改造,都凝聚着每一位居民的心血,每一位南湖人也都倍加呵护,“大家在这个自己共同打造的‘花园城’里共享幸福”。
身着“红马甲”的杨晓青,每天依然带领着“南湖大妈”在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她们每天仍会在“小区巡查记录”本上写写记记,“只不过可记录的内容越来越少。”
“这不是好事吗?”杨晓青把幸福写在脸上,叠在一起的皱纹如花一般灿烂。
(长江日报记者蒋立青 杨蔚 覃柳玮 通讯员吴迪 梅雪)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