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新黄冈】黄冈多层次社保体系基本形成



编者按 十年奋斗结硕果,砥砺前行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冈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踔厉奋发,面对战疫战洪战贫等严峻考验,咬定发展不放松,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加快振兴崛起,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了黄冈力量,镌刻非凡印记。
黄冈日报全媒体推出 “喜迎二十大·数说新黄冈” 专栏,以数字巨变讲述我市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敬请关注。
覆盖全民 城乡统筹 权责清晰 保障适度 黄冈多层次社保体系基本形成


“我今年78岁,是黄冈市铝厂的企业退休人员,2012年每月养老金为629元,经过10年养老待遇的调整,现在已经增加到每月3242元。我爱人的养老金也从2012年每月736元增加到现在的每月3108元。”每当聊起养老金,市铝厂退休人员陈国志会一股脑地把过往抖出来比较,持续提升的养老金给他和老伴的晚年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入快车道,一个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
这十年,我们见证了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全面覆盖保障参保职工——
通过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黄冈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通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通过形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平台,填补了部分群体缺乏保障的制度空白。
全市工伤保险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推进。2021年,我市建立人社、经信、财政、住建等八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印发《黄冈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我市工伤预防工作水平。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开展精准扩面,积极推动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参保,推动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继续开展退捕渔民和被征地农民参保,不断推进法定参保人员全覆盖。从2012年到2021年,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54.47万人增加到88.55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317.68万人增加到388.66万人;从2017年到2022年,全市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14.06万人增加到21.07万人。2021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94%,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9.5万人。
这十年,我们见证了社保保障能力持续增加,民生保障网更牢更密——
连续十年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建立健全基本养老金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10年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月人均1272元提升到2169元,增幅达70.51%;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月55元增加到115元,增幅达109.09%。
一些改革率先突破,其他改革循序渐进,社会保险统筹层次逐渐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经历了县级、市级、省级统筹的发展过程后,2022年正式进入全国统筹。工伤保险2020年开始市级统筹,2021年进入省级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统筹层次的不断提高,提高了社保基金使用效率,增强了保障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力资源大规模流动背景下区域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问题。
这十年,我们见证了社保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线上线下服务齐头并进——
在线下,全市社保对外服务业务全部入驻当地政务服务中心,按照23℃人社服务窗口建设要求,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让参保人“进一扇门,取一个号,排一次队”即可实现社保业务通收经办;在线上,梳理社保政务服务高频事项,纳入湖北省政务服务网及鄂汇办APP,推广“异地办”“就近办”“线上办”,方便群众办事。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惠民的着力点就在哪里。2020年,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市实施了力度空前的“减免缓降”政策,2020年全市共减免社保费10.12亿元,2021年全市共减免社保费15811万元。今年我市积极落实助企纾困政策,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等三项社会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社会保险服务我市经济运行“减震器”作用凸显。

《黄冈日报》10月9日1版


END


责编:李奕漫|初审:叶涵莹|终审:钱芳
来源:黄冈日报全媒体(记者 瞿玲 通讯员 何丹生 蔡喜余)
欢迎关注黄冈日报官方视频号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