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守护黄冈记忆绽放兰台芳华——我市以档案之力服务黄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黄冈

2024-06-06 09:14 来源: 黄冈日报
【字体:

  档案无声,记录黄冈探索现代化的铿锵步伐;兰台有情,鉴证老区高质量发展的辉煌印记。

  全市档案馆藏总量达387.2万卷(件)!每一份档案,都蕴含着一段记忆,连接着黄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每年接待档案查阅和使用者2.3万人次!每一次服务,都肩负着一份责任,诠释着兰台人的初心和使命。

  举办档案文化宣传活动21场次!每一场活动,都承载着一段传承,发挥着档案存史、资政和育人的作用。

  “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近年来,全市档案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聚焦“四个好”“两个服务”的要求,改革创新,砥砺前行,推动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黄冈实践贡献档案力量。

  市委书记李军杰在市档案专题报告上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我市档案工作取得的成果成效,要求在文化资源整理挖掘上,继续走在前列。

  资源建档——紧跟发展脉搏,织密“四重”档案收集网

  “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为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黄冈见行动。

  “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档案服务就覆盖到哪里。”市委办公室班子成员、市档案局局长吴文庆说,市档案部门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中心大局,织密重大战略、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和重大项目等“四重”档案收集网,建立起覆盖全市的档案资源体系,彰显档案工作的价值。

  去年9月,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吹响“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现代化建设路径”的号角。黄冈大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产业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市档案部门闻风而动,第一时间召开强县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工作专班档案归集业务培训会,密集跟进,全面记录,留存黄冈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成就。

  武汉新港唐家渡一类水运口岸项目,是湖北省第三个一类水运口岸,是我市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也是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先导性项目,对黄冈意义重大。

  2023年,唐家渡一类水运口岸项目验收之际,市档案部门先后7次组织业务人员上门指导,推动顺利通过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

  为记录好、留存好中国式现代化奋进历程中黄冈的生动实践,黄冈档案人主动作为,多方收集,推动档案资源集成。

  聚焦战疫、战贫、战洪等重大事件,坚持局馆协同、县市联动,分工协作、分步实施,全市共接收疫情防控档案目录11.74万条、精准扶贫档案目录61.6万条,建立了“两类档案”全文数据库;

  聚焦东坡庙会、市六运会、高质量发展大讲堂等重大活动,提前介入,上门指导,收集重大活动档案16项;

  聚焦团风牛车河片区流域治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等21个重点项目,坚持全市一盘棋,对外开放对内整合双向发力,高效完成项目档案专项验收。

  紧跟时代脉搏和城市发展步伐,2023年,全年综合档案馆馆藏新增27.72万卷(件)。近几年来,在黄冈发展坐标轴上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能在市县档案馆里找到痕迹。

  治理兴档——做实数字赋能,推进档案治理现代化

  5月29日,全省档案馆业务骨干技能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培训班在浠水县举行,推介我市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经验。

  点击“云上浠水”APP,进入浠水县档案馆的平台,可一键完成数字档案的收、管、存、用等一条龙服务。

  据介绍,在省市档案部门指导下,浠水县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新档案馆,并对馆藏文书档案、专业档案进行全面数字化整理,推动档案资源数字化、管理规范化、利用便捷化,被列为全省第二批50家数字档案馆建设试点单位。截至目前,馆藏196个全宗,46万卷,已全部建立目录数据库,馆藏档案数字化率从创建前的62.7%提升至93.6%。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必须迈出的关键一步,数字档案馆是档案信息化整体水平的集中体现。”市档案馆馆长罗伟表示,近年来,我市把建设数字档案馆作为重要抓手,与时俱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信息化与档案工作融合发展,加快实现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

  2023年,市县两级11家档案馆全部建成,9家投入使用,市、区新馆进入装修阶段;全市新增档案数字化1032万幅,平均数字化率达90.72%。

  团风县档案馆被国家档案局批准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成为全省首家荣获“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称号的县级档案馆。

  蕲春县、黄梅县、浠水县、红安县档案馆被评为省级或省示范级数字档案馆。麻城市、武穴市、罗田县、英山县、市税务局被列入全省第三批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试点,市县同步、实体馆库与信息化建设同步,数字赋能档案事业,为黄冈探索现代化档案治理体系装上“加速器”。

  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我市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推动档案工作整体智治。

  率先在全省开展立档单位“三合一”制度修订工作,通过一对一上门指导,难点问题集中研讨等方式,逐一帮助立档单位科学精准编制更新“三合一”制度655个,实现档案资源应归尽归、科学分类,受到省局馆肯定。

  全市档案部门全面贯彻新修订的档案法,严格落实“九防”措施,通过局馆联合执法,对全市402家单位进行安全风险排查和档案执法检查,排查整改隐患问题68个,“软”工作有了“硬”保障。全市纳入档案目标管理考评单位约1100家,省一级及以上占比达99%。

  服务立档——厚植为民情怀,创优档案利用新体验

  “您好。我想查询1984年工作报到证,用来办理退休手续,但找遍相关单位都没找到……”今年3月,家住黄冈市区的潘先生在湖北省档案资源共享利用平台留言,想查找当年从黄冈师院毕业分配到荆州沙市一中的派遣证。

  收到信息的黄冈市档案馆,将信息发到荆州档案馆,寻求异地查档支持。

  “没想到,我足不出户,黄冈市档案馆的同志就把派遣证扫描件发我了。”第二天,收到凭证的潘先生对黄冈市档案馆的贴心服务赞不绝口。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页一档”总关情。近年来,我市档案部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需求,整合档案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用心用情服务,带来群众档案利用“新体验”。

  建立民生档案数据库,推动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就业、教育、医疗等29万余条民生档案目录深度融入全国、全省民生档案共享利用平台;深化“武鄂黄黄”都市圈跨馆异地查档服务,市内外数十家档案馆实现线上档案资源跨层级、跨区域利用,越来越多的档案查阅实现“零门槛”。

  创新档案查阅多元模式,实现档案服务全覆盖。创新开展预约查档、电话查档、跨馆查询、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努力做到“为您服务,让您满意”。

  黄冈市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随着业务不断拓展,急需扩大规模。在成功竞拍到一家破产改制公司的厂房后,因找不到原车间水电气等管线的设计图纸,导致新车间改造一度搁浅。

  企业所急,档案所为。市档案馆发挥职能优势,先后辗转企业、园区、城建等4家立档单位,查阅百余本档案资料,终于在市自规局档案室找到一份当年的竣工图纸,帮助企业顺利完成车间改造,并及时投产,避免企业经济损失,赢得企业赞誉。

  存档期限、存档单位、存档方式……不漏掉一条、不放过一行、不错过一页,黄冈兰台人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

  与此同时,在黄冈,网上预约、网上查阅、远程利用等指尖上的“微档案”“微查询”正在加快推广,查档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023年,全市接待查档2.3万人次,提供利用档案4.05万件。

  开放活档——盘活特色资源,延长红色档案传播链

  前不久,红安县档案馆迎来一批中小学生参观团,孩子们步入展厅,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文献实物、一个个逼真场景,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在峥嵘岁月中穿行。

  红色档案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最为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近年来,我市档案部门转变“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在“活”字上做文章,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信息价值与文化内涵,用档案讲好党的奋斗故事、黄冈发展故事,形成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地方发展、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的良好局面。

  让沉睡的档案文化资源“活”起来——

  一部湖北史,半部黄冈书。为了“让一库档案活起来”,全市档案部门围绕革命老区、文化大市的资源禀赋,相继建设红色档案、抗洪档案、地方特色档案和地方文献4个专题数据库,汇集目录2.3万条。

  在全省率先探索非遗建档,制定操作指南、明确归档范围,贡献了黄冈智慧、兰台标准,获省文旅厅好评。对全市129项非遗档案进行规范建档,对100多件黄冈文艺名家书法作品、文艺作品等档案进行征集,为黄冈发展大文旅贡献档案智慧。

  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更好地资政育人——

  从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主题,积极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到举办“档案话百年、兰台咏黄冈”图片展和主题演讲比赛;从“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图文展”,到“黄冈市经济社会发展图片展”,再到“从档案中看高质量发展图片展”……一场场热气腾腾的活动,吸引1.3万余人观看,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档案价值更加凸显——

  我市《共产党宣言红色藏本》《李先念写给红安县委的信》《浠水洗马畈纪实》3件档案入选湖北省第二批档案文献遗产目录。

  全市档案系统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与党史部门、黄冈红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整理编辑《中国共产党黄冈历史大事记》《黄冈红色教育读本》《黄冈革命历史图志》等20本红色书刊,专题文稿共计600余万字,黄冈档案的“面貌”日益焕新。

  事业发展,人才为本。全市储备档案专业人才143人,高端引领、中青年梯次跟进的兰台队伍不断壮大。

  每一点成绩背后,都凝聚着黄冈兰台人的默默奉献。市档案馆干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的谆谆教诲,克服人手少、工作面广等问题,加班加点,用心用情用力践行档案人使命任务,书写新时代兰台新华章。

  档案无声,镜鉴沧海桑田;兰台有梦,徜徉星汉时空。

  一卷卷浩繁的档案、一组组刷新的数据,见证着黄冈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也见证着黄冈兰台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初心如炬、使命如磐!

  高光时刻

  ★团风县档案馆成功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是全省首家荣获“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称号的县级档案馆。

  ★红安县档案馆辛向阳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蕲春县档案馆詹青松入选国家档案局“工匠型”专家。

  ★《共产党宣言红色藏本》《李先念写给红安县委的信》《浠水洗马畈纪实》三件档案入选湖北省第二批档案文献遗产目录。

  ★蕲春县、黄梅县、浠水县、红安县档案馆被评为省级或省示范级数字档案馆。

  链接

  档案为何又称“兰台”

  档案,又称“兰台”,因汉代御史台、东汉史官的称呼而得名,是历史文化记忆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档案工作者也被称为“兰台人”。从司马迁、班固到周恩来、曾三,从龟甲竹帛到电子网络,档案穿越千年而来,兰台精神薪火相传,并以全新的姿态,触抵全新的未来。(

记者 沈红星 张金霞 通讯员 胡岚 肖媛 阮超

  责任编辑: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