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市区“有路无名、一路多名、一名多路”等问题,出台街路巷名称命名更名规范,依法完成31条主次干道、170条背街小巷规范命名;针对门牌缺失、多头管理等问题,建立门楼牌编制管理工作规范,补编门牌号9366个,明确由公安部门对门牌进行管理……
“我们在建设‘数公基’平台过程中,始终坚持着眼实用、谋划长远,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持续建立和健全制度机制,将示范性、长效化贯穿全程,探索建立了一批县市可借鉴的工作机制,出台实施了一批补短板管长远的制度规范,解决了一批困扰基层治理的长期性问题。”7月5日,市“数公基”建设专班相关负责人徐知说。
为解决白模、地址、人口、网格、道路、坑塘等数据不全不准问题,专班通过统一制定市级数据建设标准、开发核查工具、建立数据模型,会同相关部门逐一核实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比如,由市专班、民政、自规等部门逐条核对,先后补全黄州区江滩无人区的网格数据,完成网格数据702条,实现综治网格数据全覆盖。针对城市部分道路分类难问题,结合道路环卫保洁收费标准,倒推道路“分类分级”。针对商事主体注册地址和实际经营地址不一致问题,通过网格员核查,更新实有单位数据源,打破网格界限,实现城区数据一盘棋。
截至目前,已先后出台街路巷名称命名更名规范、统一标准地址生产管理工作规范、门楼牌编制管理办法,建立市直单位首席数据官制度、线上线下数据核查机制、全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安全管理办法等,为“数公基”平台稳健运行夯实基础。(记者汪欢 通讯员江若萱 卓军)
审核人:范学鳌
责任编辑: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