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我市正式印发《黄冈市“消费提振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到2025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1800亿元”目标,推出八大行动、25项硬核举措,全面激活消费“主引擎”,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黄冈力量。
该方案是围绕黄冈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目标而出台的。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到“黄冈美食地图”,从“评选东坡美食推介官”到“培训‘楚大厨’1000名”,从“夜经济集聚区”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5%”,一个个跳动的数字、一项项创新的场景,勾勒出一幅“消费强市”的壮美画卷。
消费扩容——
让“烟火气”更旺、“幸福味”更浓
清晨,黄州赤壁街道建新社区的“早餐厨房”飘出热干面香气;正午,蕲春李时珍中药材市场直播间里艾草制品交易火热;傍晚,麻城孝感乡文化园非遗夜市点亮城市夜空……在黄冈,消费正从“基础型”向“品质型”跃升。
方案聚焦“衣食住行”基本盘,打出组合拳:2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将覆盖百万居民,3000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温暖民心,3600个新增婴幼儿托位缓解“带娃难”。更具新意的是,东坡美食大师工作室将制定黄冈菜标准,预制菜产业瞄准百亿赛道,“黄冈味道”将从街头巷尾走向全国餐桌。
“我们既要让‘菜篮子’装满幸福感,也要让‘钱袋子’鼓出获得感。”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肖红军介绍,通过培育4家50亿级、10家10亿级商贸龙头,黄冈将形成“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并存的消费矩阵。
业态创新——
以“年轻力”破题“新消费”
在罗田燕儿谷,研学少年触摸非遗竹编;在武穴希尔寨,电竞酒店吸引年轻人打卡;在红安帝王湖,房车营地生起篝火……新消费场景如雨后春笋,彰显着黄冈消费的“年轻态”。
方案剑指“创新型消费”,布局三大战场:数字经济方面,“i黄冈”平台将打通惠农服务“最后一公里”,70亿元网络零售额托起“云上消费”;绿色消费领域,4000个新充电桩织密新能源网络,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箱走进社区;健康消费赛道,50家新艾灸馆传承中医药文化,定制化体检套餐满足多元需求。
“年轻消费力是城市活力的晴雨表。”通过“文旅+音乐”“文旅+赛事”等跨界融合,7000万人次年游客量、560亿元旅游收入的目标,将把黄冈打造成长江中游文旅消费新高地。
体系重构——
构建“双循环”消费新格局
在黄梅小池滨江新区,裕丰农副产品市场车流如织;黄冈智慧物流园,统仓统配系统高效运转;从白莲河生态码头出发的货轮,正驶向长三角……流通体系的“筋骨”愈加强健,撑起消费升级的“血脉”。
方案着眼“大循环”,构建三级体系:商业体系上,1个市级商业中心、10个县级商业中心、N个社区网点形成“消费金字塔”;流通体系中,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实现100%覆盖,15个百亿级专业市场连点成链;网点布局上,核心商圈、区域中心、特色街区错位发展,让“买全球、卖全国”成为现实。
“既要‘梧桐树’,更要‘金凤凰’。”方案指出,通过引进15家首店、培育20个“国货潮品”、新增15家“老字号”,黄冈消费品牌矩阵加快成型。
环境护航——
把“流量”变“留量”
夜幕下的遗爱湖东坡广场,城管队员帮助商户规范外摆摊位;万达广场消费维权站内,ODR系统10分钟化解纠纷;黄商超市“七日无理由退货”标牌醒目……柔性执法与诚信经营交织,绘就最优消费生态。
方案创新监管模式:200家规范化维权服务站点构筑“放心消费”防线,100家“无理由退货”商户树立诚信标杆,以信用承诺制度推动行业自律。更值得期待的是,“4+10+N”(四季主题、10县联动、N场活动)促消费活动将贯穿全年,500场特色活动掀起“月月有惊喜”的消费热潮。
“消费提振既是经济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市提振消费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黄冈将以新需求倒逼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挖掘消费潜力,优化市场供给,大力培育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 邹德祥 何斌 通讯员 唐震 )
审核人:范学鳌
责任编辑: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