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甬黄文旅协作引十万客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黄冈

2025-08-04 11:12 来源: 黄冈日报
【字体:

  情越千里路 山海共潮生

  公元1078年,苏轼曾上书申请赴明州(今宁波)任职。在反复申请未果后,他留下“不到雪窦(宁波溪口雪窦山),为生平大恨”的感慨。

  900多年后,来自宁波惠贞书院的老师刘圣霞站在黄州东坡赤壁景区石矶上,望向惊涛拍岸后的平静江面,与苏轼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黄冈和宁波虽然相隔千里,但重视文化、崇尚教育的风气一脉相承,都非常有名。此行来黄冈,感觉特别亲切,就像在荆楚大地上看到了家乡熟悉的文化气息。”刘圣霞说。

  7月21日,大别山麓迎来阵阵清凉。来自宁波惠贞书院的暑期疗休养团队刚下高速,便感受到清爽的空气裹挟着湿润的草木气息扑面而来。刘圣霞顿感神清气爽:“听同事说黄冈的康养基地特别舒心,这次特意选了‘历史文化线’和‘绿色生态线’,就想在青山绿水间充电蓄能。”与此同时,品宋餐厅里飘出东坡肉的醇厚香气,负责人周永生一边招呼刚落座的宁波游客,一边说:“今年暑期宁波来的团队特别多,东坡肘子都成‘爆款’了!”

  自甬黄两地文旅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以来,一幅以机制创新为笔、资源互补为墨的合作画卷渐次展开。协议内容触及疗休养基地深度互动、游客便利护送、研学互鉴交流等关键领域。

  “合作协议不是一纸空文,它让资源流动有了通行证。”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晓燕介绍。双方合力构建的“文旅+”互鉴共进宣传机制成效斐然:从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的聚光灯下,到杭州文旅博览会的热闹展台,甬黄文旅形象频频携手亮相;更在黄冈本地精心策划了“甬黄相照、山海情深”文旅推介会、四地男子篮球友谊赛等10余场活动,让“山海协作”从抽象概念化作可触可感的鲜活场景。

  精品生辉,山海文旅线“叫好又叫座”。依托黄冈丰厚的红绿资源底蕴,甬黄两地聚焦“红色研学+绿色生态”双核驱动,匠心打磨出12条主题线路与30余项特色文旅产品。这些精心编织的“山海情缘”迅速赢得市场青睐。

  红色基因的深度唤醒。“红色大别山”与“红安七里坪”线路,以革命文物旧址为课堂,让历史风云激荡心灵。

  宁波某中学研学团领队陈洁带领学生重走红军路后感叹:“在七里坪长胜街革命遗址群,孩子们触摸弹痕累累的墙壁,那种震撼远超课本。”

  生态康养的绿色邀约。以“蕲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的康养线路,将李时珍故里的千年药香融入现代疗愈体验。宁波职工疗休养团队在体验艾灸、辨识百草后反馈:“身心在大自然的怀抱和中医药智慧中得到了双重滋养。”

  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黄梅黄梅戏”线路则让婉转黄梅调萦绕耳畔。宁波戏迷方宇在黄梅戏剧院后台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唱经典选段,兴奋不已:“原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这么一板一眼学下来,韵味十足!”

  口碑效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客流。对口合作启动至今,黄冈已累计接待宁波游客逾8万人次,两地双向互访规模更突破10万大关。今年1月至7月,宁波赴黄冈团队达200多批次、游客超6500人次,显著带动当地消费——半岛、纽宾凯等酒店常现宁波乡音,品宋、大东方等餐厅因地道风味成为宁波游客的“打卡”热点。黄冈山水源旅行社导游涂磊观察:“宁波游客消费理性但注重品质,对特色餐饮和舒适住宿需求旺盛,直接提升了我们服务业的营收水平。”

  面向更具潜力的市场,甬黄文旅合作已锚定深化之路。两地文旅部门正积极筹划,欲将“暑期档”的火热势头延伸至色彩斑斓的“金秋档”,联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主题文旅活动。尤其令人期待的是“甬黄山海情”红色研学活动的深化,旨在通过更具互动性和沉浸感的设计,让两地青少年在共同追寻红色足迹中厚植家国情怀。

  更务实的举措是两地游客互惠政策的积极酝酿。“我们正探索包含景区门票折扣、酒店住宿优惠、团队地接便利等在内的‘政策礼包’,目标是让甬黄互为更便利、更经济的‘后花园’,真正实现近悦远来。”市文旅局宁波挂职干部励孟挺展望道。( 记者 汪秀玲 通讯员 黄骋 邵郑彬 高贤 )

  审核人:范学鳌

  责任编辑: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