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黄石

2022-11-22 00:00 来源: 黄石日报
【字体: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大冶是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今年以来,大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以“大美大冶·共同缔造”活动为抓手,努力打好项目、党建、下沉、机制“四张牌”,大力推进37个试点工作,积极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项目支撑 共同缔造“干”起来

  项目是共同缔造活动的有效支撑,是引导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重要载体。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大冶以项目为抓手,建强项目“指挥部”,增设“资金保障组”,抽调精干力量,实行实体化运行。与此同时,大冶树立“想干事的给支持、行动快的给得早、干得好的给得多”的鲜明导向,出台了本级资金奖补方案,先建后补、有建才补,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出资出力,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在此基础上,分批分期组织试点村湾(小区)开展现场拉练,实地查看、现场打分、末位表态整改,有效推动了各试点争先创优。

  “点子群众出、设计专家提、用工本地找。”保安镇沼山村杨文昌湾在充分尊重群众的基础上,把项目建到了群众心坎上,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热情。该湾结合村庄规划设计方案(初稿),就其中5大类25个项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明确建设具体项目,得到了村民一致认可。据介绍,在拆危拆旧专项行动中,该湾通过“记工分”的方式,激发群众“投工投劳”积极性,村民自发组织拆除厨房、旱厕、破旧房屋13处,拆除面积达560平方米,4户村民承诺无偿拆除自家房屋……

  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立”起来

  在共同缔造活动中,大冶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织密基层组织网络,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在符合条件的村湾(小区)成立党支部,进一步完善农村四级组织体系和城区五级组织架构,创新建立了“关系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党员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大冶建强用好农民合作社、产业协会、文艺队、理论宣讲队等经济组织和功能性社会组织,努力将每一个村(居)民,纳入到一个或多个社群组织。在此基础上,大冶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幸福小区)”改革,压实各方责任,组织和发动群众,抓好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目前,37个试点共收集问题1146个,形成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项目765个,群众投工投劳2万余工时、捐资达750余万元。

  东风路街道康乐社区船机厂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围绕小区“怎么建、怎么拆、怎么管”,该小区充分发挥小区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了五级联动组织架构,加强工作调度,强化各方协同,老党员带头拆违、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凝聚共建正能量。同时,该小区选聘了9名有意愿、有能力、有担当的居民,担任邻里协解员和质量监督员,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居民出资筹资90余万元、投工投劳100余人次,主动拆违拆旧400平方米,捐让地块150平方米,确保了小区改造顺利推进。

  应下尽下 共同缔造“沉”下去

  按照“应下尽下、能下快下”的原则,大冶全力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村湾(小区),积极推动省、黄石市、大冶市三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镇村,同步推广线上线下“帮代办”服务。到目前,湖北省规定的镇级184个和村级66个政务服务事项已100%进驻,实现“指尖办、就地办”。同时,大冶着力推动“两房”清理工作,努力把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建到群众家门口,积极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协商在一线”“星星典灯”等活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婚俗改革等试点,努力推动更多的资源下沉村湾(小区),助力共同缔造活动纵深发展。

  机制创新 共同缔造“稳”向前

  为了确保共同缔造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大冶牢牢抓住体制机制创新“牛鼻子”,广泛发动群众共谋村湾产业发展规划、村庄治理规划、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系统推进村湾和小区建设。同时,大冶进一步优化了“两会三公开一报告”、“1346”议事协商、“三方联动、四方协商”等运行机制,推动村湾事务在阳光下运行。在此基础上,大冶以“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试点为抓手,以“小积分”推进“微治理”、“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目前,省级试点村湾均实现“一湾一品”“一湾一业”,并广泛建立了“村集体+市场主体+基地+农户”“村庄理事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制定了“联户分红”等收益分红制度,共享产业发展收益。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大冶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统筹各方力量,加快推动共同缔造活动工作思路从“开展活动”向“体制机制创新”转变、解决问题范围从“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向“基层社会治理的各方面”转变、工作重心从“城乡基本单元”向“县级层面”转变,积极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样板,努力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落地见效。(殷珂 程良友 邹艳 卫学平)

  

一周热门